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18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体、转轴、水道组件、水冷组件、散热组件、控制盒、支架、发热元件、滤网和制冷管,所述伺服电机主体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伺服电机主体的顶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水道组件,水道组件包括水箱、离心水泵、进水管和吸热水管,伺服电机主体的顶端外壁一侧螺栓固定有水箱,伺服电机主体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离心水泵,且离心水泵与转轴驱动连接;实现了水循环将伺服电机内产生的热量持续散出,该水冷散热结构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从电机发热的根本上进行散热全面了散热,对电机内部的线圈进行保护;使发热元件得到保护,对伺服电机的发热元件进行单独专项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伺服电机散热
,具体为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科技不断向前迈进,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工业用,伺服电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伺服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在线圈中的发热效应,会不断产生热量伺服电机温度过高,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因而电机散热问题是一直以来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伺服电机一般都采用在机壳上设置散热筋,来增加电机的散热面积,但这种散热结构只对电机的机壳外部散热,散热效果有限,对电机的外部先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有限,没有对伺服电机的发热元件进行单独专项的散热,使发热元件容易过热损坏,影响伺服电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体、转轴、水道组件、水冷组件、散热组件、控制盒、支架、发热元件、滤网和制冷管,所述伺服电机主体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伺服电机主体的顶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水道组件;所述水道组件包括水箱、离心水泵、进水管和吸热水管,所述伺服电机主体的顶端外壁一侧螺栓固定有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体(1)、转轴(2)、水道组件(3)、水冷组件(4)、散热组件(5)、控制盒(6)、支架(7)、发热元件(8)、滤网(9)和制冷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轴(2),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顶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水道组件(3);所述水道组件(3)包括水箱(31)、离心水泵(32)、进水管(33)和吸热水管(34),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顶端外壁一侧螺栓固定有水箱(31),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离心水泵(32),且离心水泵(32)与转轴(2)驱动连接,所述离心水泵(32)的入水端通过进水管(33)与水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伺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体(1)、转轴(2)、水道组件(3)、水冷组件(4)、散热组件(5)、控制盒(6)、支架(7)、发热元件(8)、滤网(9)和制冷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转轴(2),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顶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水道组件(3);所述水道组件(3)包括水箱(31)、离心水泵(32)、进水管(33)和吸热水管(34),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顶端外壁一侧螺栓固定有水箱(31),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离心水泵(32),且离心水泵(32)与转轴(2)驱动连接,所述离心水泵(32)的入水端通过进水管(33)与水箱(31)贯通连接,所述离心水泵(32)的泵水端连接有吸热水管(34),所述吸热水管(34)螺旋缠绕在伺服电机主体(1)内壁上,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水冷组件(4);所述水冷组件(4)包括安装架(41)、连接管(42)、散热管(43)、回水管(44)和散热扇(45),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一侧外壁中心处设置有散热扇(45),所述散热扇(45)与转轴(2)驱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主体(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支架(7)连接有安装架(41),所述安装架(4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43),所述散热管(4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42)与吸热水管(34)一端连接,所述散热管(43)的另一端连接有回水管(44),所述回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鑫德马克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