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00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翅果菊,每1‑2天浇水和除草一次。所述翅果菊为菊科翅果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拉丁名为Pterocypsela indica(L.)Shih。种植方式为直播或者育苗移栽。直播为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撒播种子。育苗移栽为向镉污染土壤移栽幼苗前需提前在沙盘或营养土里育苗,待苗长高移栽至镉污染土壤。翅果菊生长2~3个月后,土壤中的镉有效态含量是未种植翅果菊镉污染土壤的2~8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能有效解决目前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工程时,由于土壤镉有效态含量低限制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镉淋洗效率等缺点。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Available Content of Cadmium in S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available content of cadmium in soil. Pterocarpus was planted on cadmium-contaminated soil and watered and weeded every 1.2 days. The pterygium is an annual or biennial herb of the genus Pterocypsela (L.) Shih of Compositae. The planting method is direct seeding or seedling transplanting. Direct seeding is the direct seeding of seeds into contaminated soil. In order to transplant seedlings into cadmium-contaminated soil, it is necessary to raise seedlings in sand table or nutrient soil in advance, and to transplant seedlings to cadmium-contaminated soil. After 2-3 months of growth, the available cadmium content in soil was 2-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soil contaminated by cadmium from non-planted samara.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and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low available cadmium content in soil, which limits the phytoremedi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cadmium in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即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植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淋洗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重要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指利用超富集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植物地上部,然后收获植物以达到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土壤淋洗技术主要指将可促进土壤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溶解、分离出来并进行处理的技术。重金属的活动性、生物有效性及毒害性等取决于它们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土壤的重金属有效态显著影响着植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淋洗技术的修复效率的高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升高将有利于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和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洗脱。但是未经调控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一般比较低而且是一个缓释过程,不能够满足植物短期内对重金属的快速吸收提取和淋洗剂对土壤重金属的快速淋洗,这些缺点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应用。因此,需要通过外源强化措施来提高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提升土壤修复效率。目前常见且有效的外源强化措施是向土壤添加活化剂,尤其以螯合剂的效果最好,但该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缺点。继续寻找高效、廉价、无二次污染的外源强化措施来提高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是当今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平整镉污染土地,清除杂草,灌溉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0~75%。(2)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翅果菊,每1-2天浇水和除草一次。(3)步骤(2)所述的翅果菊为菊科翅果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拉丁名为Pterocypselaindica(L.)Shih。(4)步骤(2)中所述的种植方式为直播或者育苗移栽。(5)步骤(4)中所述的直播为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撒播种子,每亩地撒播500g种子。(6)步骤(4)中所述育苗移栽为向镉污染土壤移栽幼苗前需提前在沙盘或营养土里育苗,待苗长至10~15cm高移栽至镉污染土壤,在镉污染土壤移栽的幼苗株行距为15cm×15cm。(7)翅果菊生长至10~15cm高时间苗,株行距为15cm×15cm。(8)翅果菊生长2~3个月后,土壤中的镉有效态含量得到有效提高,是未种植翅果菊镉污染土壤的2~8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镉污染土壤上种植翅果菊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进而提高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效率。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工程时,由于土壤镉有效态含量低限制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镉淋洗效率等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种植翅果菊、少花龙葵、串叶松香草后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注:平均值±标准误差(n=3),不同字母表示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选择已经报道的镉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和镉低积累植物串叶松香草作对比,探讨翅果菊对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影响。(1)平整镉污染土地,清除杂草,灌溉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为70%。(2)在镉污染土壤(5、10、30mg/kg)中播种翅果菊、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每亩地撒播500g种子,每天浇水和除草一次。所述的翅果菊为菊科翅果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拉丁名为Pterocypselaindica(L.)Shih(引自中国植物志)。(3)翅果菊生长至15cm高时间苗,株行距为15cm×15cm。(4)翅果菊生长2个月后,测定土壤镉有效态含量。具体结果见图1。随着镉浓度处理增加,有效态显著增加。在相同镉浓度处理下,种植翅果菊之后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远大于种植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的土壤。在土壤镉浓度为5mg/kg时,种植翅果菊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分别是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的2.27倍和3.67倍。在土壤镉浓度为10mg/kg时,种植翅果菊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分别是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的3.36倍和3.77倍。在土壤镉浓度为30mg/kg时,种植翅果菊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分别是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的8.46倍和5.92倍。以上结果表明在镉污染土壤上种植翅果菊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种植翅果菊的土壤镉有效态含量是种植少花龙葵和串叶松香草的2.27~8.46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平整镉污染土地,清除杂草,灌溉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0~75%;(2)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翅果菊,每1‑2天浇水和除草一次;(3)步骤(2)所述的翅果菊为菊科翅果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拉丁名为Pterocypsela indica (L.) Shih;(4)步骤(2)中所述的种植方式为直播或者育苗移栽;(5)步骤(4)中所述的直播为直接向污染土壤中撒播种子,每亩地撒播500g种子;(6)步骤(4)中所述育苗移栽为向镉污染土壤移栽幼苗前需提前在沙盘或营养土里育苗,待苗长至10~15cm高移栽至镉污染土壤;在镉污染土壤移栽的幼苗株行距为15cm×15cm;(7)翅果菊生长至10~15cm高时间苗,株行距为15cm×15cm;(8)翅果菊生长2~3个月后,土壤中的镉有效态含量得到有效提高,是未种植翅果菊镉污染土壤的2~8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土壤镉有效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平整镉污染土地,清除杂草,灌溉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0~75%;(2)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翅果菊,每1-2天浇水和除草一次;(3)步骤(2)所述的翅果菊为菊科翅果菊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拉丁名为Pterocypselaindica(L.)Shih;(4)步骤(2)中所述的种植方式为直播或者育苗移栽;(5)步骤(4)中所述的直播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杏锋高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