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004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检验并确定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范围;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并根据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降解作用对石油烃污染物进行永久降解,防止和控制了石油烃污染物随土壤的二次迁移,控制了污染物的形态转变及对周边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染修复成本,提高了污染修复效果和修复效率,且工艺简单、材料普遍。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taminated s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 which includes: checking and determining the range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 analyzing the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 and remediating petroleum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 by plant-microorganism combined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e petroleum hydrocarbon pollutants are permanently degraded by the combined degrada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plants, the secondary migr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pollutants with soil is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the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and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of surrounding areas are controlled, the cost of pollution remediation is reduced, and the pollution remediation is improved. The effect and repair efficiency are simple and the materials are univers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资源之一。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壤对我国而言,更是尤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在石油生产、贮运、炼制加工过程中,由于事故或者不正常操作及检修等原因,都会有石油烃物质的溢出或排放,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去除难度大和残留时间长等特点,会对土壤的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危害,给污染地区的生态、作物以及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按污染处理方式,目前石油烃污染土壤常用的修复方式为原位修复。原位修复主要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此工艺简单、费用低,但是处理速度慢,修复方式比较单一,修复效果差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全程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的原位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降解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永久降解,防止和控制了石油烃污染物随土壤的二次迁移,控制了污染物的形态转变及对周边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染修复成本,提高了污染修复效果和修复效率,且工艺简单、材料普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检验并确定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范围;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并根据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污染特征分析包括: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根据所述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确定所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中需要投放的菌剂种类和菌剂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具体包括: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期将灌溉菌水灌溉于种植有所述修复植物的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浸泡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1500~1:8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所述灌溉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200~1:1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菌剂为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真菌菌剂和固氮蓝藻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具体为:将所述菌剂调制为浸泡菌水,以每千克黑麦草草籽使用0.4~0.8千克所述菌剂的比例将所述浸泡菌水与所述黑麦草草籽拌匀;将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场地以1.5~2米进行开墒;将浸泡后的所述黑麦草草籽以行距20~30厘米、播幅5厘米、每亩1.5~2千克的播种量种植于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并覆土1厘米左右;其中,所述修复植物为黑麦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灌溉菌水以每亩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使用40~200千克所述菌剂的比例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灌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还包括:在所述修复植物的植株高度达到20~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收割,收割时留下草头的高度不低于3厘米;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取样,并检测取样土壤的石油烃污染物的浓度;之后每间隔25天左右、所述修复植物的植株高度达到30~40厘米时再次对所述修复植物进行收割,以及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取样检测,直至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合格;其中,所述修复植物为黑麦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灌溉菌水在所述修复植物的育苗期以折射雾化微喷方式灌溉一次,在所述修复植物的成长期每收割一次则以十字雾化微喷方式灌溉一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每次收割后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取样检测结果,在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变低时,改变所述菌剂的投放比例和灌溉次数,直至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全程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的原位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降解作用对石油烃污染物进行永久降解,防止和控制了石油烃污染物随土壤的二次迁移,控制了污染物的形态转变及对周边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染修复成本,提高了污染修复效果和修复效率,且工艺简单、材料普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再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01,检验并确定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范围;步骤S102,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并根据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具体地,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际上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复合体系来共同降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被降解为代谢物(例如:酸、二氧化碳和水)过程中,植物和根区直接或间接起到作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根际效应)是修复的主要机制。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两者之间互相作用强化了根际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植物为微生物提供了场所,并可转移氧气使根区的好氧作用能够正常进行;根分泌物、脱落物可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营养,刺激根部各种种群的生长繁殖,增强微生物的联合降解作用。通过两者的作用,弥补了单一修复方式的种种不足:植物修复可以针对较广范围的污染浓度,再加上可以大面积种植,非常利于户外的生产实践;微生物修复可以充分利用植物带来的养料和氧气,与植物根系形成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使投加菌在良性环境中活性提高,利于污染物的降解。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污染特征分析包括: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根据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确定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中需要投放的菌剂种类和菌剂量。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具体包括: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期将灌溉菌水灌溉于种植有修复植物的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其中,优选地,浸泡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1500~1:8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灌溉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200~1:1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其中,优选地,菌剂为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如抗生菌类)、真菌菌剂(如菌根真菌类)和固氮蓝藻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具体为:步骤S203,以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将菌剂调制为浸泡菌水,以每千克黑麦草草籽使用0.4~0.8千克菌剂的比例将浸泡菌水与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验并确定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范围;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并根据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验并确定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范围;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并根据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特征分析包括: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采样并分析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根据所述石油烃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确定所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中需要投放的菌剂种类和菌剂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修复过程具体包括: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定期将灌溉菌水灌溉于种植有所述修复植物的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1500~1:8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所述灌溉菌水为重量份比例为1:200~1:100的菌剂与生理盐水或清水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为细菌菌剂、放线菌菌剂、真菌菌剂和固氮蓝藻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利用浸泡菌水浸泡过的修复植物种植于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具体为:将所述菌剂调制为浸泡菌水,以每千克黑麦草草籽使用0.4~0.8千克所述菌剂的比例将所述浸泡菌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婕吕正勇冯国杰苗竹朱湖地方英宋登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