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981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承屋面的张弦梁,包括上弦、下弦和中间撑杆,上弦为受压构件,上弦的两端分别焊设有一节点板,下弦为受拉构件,中间撑杆为受压构件,上弦与中间撑杆相铰接,下弦和中间撑杆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螺杆、高强螺栓和卡具,螺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螺纹孔,螺杆与中间撑杆相螺接,卡具由两块形状相同且中间具有通孔的夹板组成,夹板通孔两侧分别设有一相互平行和对称的圆弧形凹槽,下弦穿设于两夹板两端的凹槽内,高强螺栓穿过两夹板中间的通孔与螺杆相螺接并使两夹板夹持住下弦,下弦两端分别通过专用锚具与节点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张弦梁结构受力合理、材料用量经济、便于运输、拼装简单。(*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的承重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张弦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张弦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弦、下弦和垂直于所述上弦的中间撑杆,所述上弦为受压构件,所述上弦的两端分别焊设有一节点板,所述下弦为受拉构件,中间撑杆为受压构件,所述上弦与中间撑杆相铰接,所述下弦和中间撑杆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杆、高强螺栓和卡具,所述螺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中间撑杆相螺接,所述卡具由两块形状相同且中间具有通孔的夹板组成,所述夹板通孔两侧分别设有一相互平行和对称的圆弧形凹槽,所述下弦穿设于两所述夹板两端的凹槽内,所述高强螺栓穿过两所述夹板中间的通孔与所述螺杆螺纹孔相连接并使两所述夹板夹持住所述下弦,所述下弦两端分别通过专用锚具与所述节点板相连接。所述上弦为工字钢或钢管或桁架,所述中间撑杆为圆钢杆。所述下弦为钢棒,所述钢棒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专用锚具包括焊设在所述节点板上的承压钢管和螺帽,所述钢棒穿过所述承压钢管与所述螺帽相螺接,所述螺帽抵住所述承压钢管外侧面。所述钢棒为非预应力构件或为经张拉的预应力构件。所述下弦为高强度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弦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弦、下弦和垂直于所述上弦的中间撑杆,所述上弦为受压构件,所述上弦的两端分别焊设有一节点板,所述下弦为受拉构件,中间撑杆为受压构件,所述上弦与中间撑杆相铰接,所述下弦和中间撑杆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杆、高强螺栓和卡具,所述螺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中间撑杆相螺接,所述卡具由两块形状相同且中间具有通孔的夹板组成,所述夹板通孔两侧分别设有一相互平行和对称的圆弧形凹槽,所述下弦穿设于两所述夹板两端的凹槽内,所述高强螺栓穿过两所述夹板中间的通孔与所述螺杆螺纹孔相连接并使两所述夹板夹持住所述下弦,所述下弦两端分别通过专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勋束伟农张乃荣尚仁杰吴向东吴转琴张利军王跃文朱奕峰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李佩勋束伟农张乃荣尚仁杰吴向东吴转琴张利军王跃文朱奕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