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19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可脱离报警单元和报警按钮,其中可脱离报警单元与主体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主体上只设置有一个按钮,该按钮为报警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报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适应隐蔽报警,迅速报警的需求,且使用者能够及时隐蔽地获知报警信号是否成功发出,有效的维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A New Alar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alarm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 alarm unit and an alarm button, in which the alarm unit and the main body can be separately connected; only one button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button is an alarm button. The new alarm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needs of covert alarm and rapid alarm, and the user can timely and covertly know whether the alarm signal is successfully sent out, thus effectively maintaining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安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较为明显的是目前出现了一类适于老人、孩子佩戴的手环等报警设备,手环上设置有安全按钮,遇到危险、突发情况时,可以按下按钮,手环则向设的手机号码发送报警信息。这种设备可以满足一定的安全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然而手环类产品按钮较小,容易误按压到手环上的其它按钮,且按压按钮的动作隐蔽性较差,容易被人察觉,且按压后,并没有反馈信号,导致求救人无法准确获知报警信息是否已经成功发出。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报警装置,报警操作简单隐蔽,报警操作后有反馈信号,求救人能够隐蔽的求救以及隐蔽的获知报警信号是否已经成功发出,提高了报警成功率,极大地保障了求救人、报警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报警器,包括主体,可脱离报警单元和报警按钮,其中:可脱离报警单元与主体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一个按钮,该按钮为报警按钮。所述的报警器,其中:主体上仅设置有一个按钮。所述的报警器,其中:报警按钮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其所位于的主体表面的面积的1/4。所述的报警器,其中:主体上设置有插孔,可脱离报警单元一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插入在插孔中。所述的报警器,其中:可脱离报警单元另一端为拉环,连接端与拉环连接,二者一体成型。所述的报警器,其中:新型报警装置主体内设有电路,该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通信单元、电源、按钮开关和可脱离报警开关,其中电源为电路供电,主控芯片与通信单元连接,按钮开关以及可脱离报警开关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按钮开关与报警按钮连接,可脱离报警开关与可脱离报警单元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其中:该电路还包括振动单元,主控芯片与振动单元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其中:主体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矩形或椭圆形。所述的报警器,其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电阻,所述可脱离报警开关为常闭开关,其中电源正极与常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常闭开关的第二端与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连接,常闭开关的第二端与主控芯片的电压检测管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报警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报警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脱离报警单元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新型报警器包括主体1,可脱离报警单元3,可脱离报警单元3与主体之间可脱离的连接,如通过插拔的方式连接和脱落,具体来说,主体1上设置有插孔5,可脱离报警单元3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拉环4,连接端插入在插孔5中,连接端与拉环连接,二者一体成型。主体1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等,由塑料材料制成,主体1上还设置有一个报警按钮2,为防止误按,在主体上仅设置一个按钮,即上述报警按钮2,报警按钮2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其所位于的主体1表面的面积的1/4。由于仅在主体1上设置一个报警按钮2,且报警按钮2的表面积较大,因此,在发生危急情况时,报警人可以很方便的按下报警按钮2,且不会发生找不到报警按钮2或错按按钮的情况。报警人亦可以选择将可脱离报警单元3由主体1上拉出以进行报警。一旦拉出可脱离报警单元3或按下报警按钮2,主体1内的电路部分均会通过通信装置向外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先发送给报警人携带的手机,再由该手机向预设的电话号码发出求救、报警信号,亦可直接向预设的电话号码发出求救、报警信号。如图2所示,报警装置主体1内设有电路,该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例如ST17H26芯片)、通信单元(可为独立单元,亦可集成在主控芯片上)、电源、按钮开关、可脱离报警开关、振动单元(例如振动马达)。其中电源用于为电路供电,优选的电源是可充电电池或纽扣电池(例如CR2032纽扣电池)。主控芯片与通信单元和振动单元连接,按钮开关以及可脱离报警开关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按钮开关、可脱离报警开关分别与报警按钮2、可脱离报警单元3连接,主控芯片处于实时工作状态,当通过按钮开关或者可脱离报警开关检测到报警按钮2被按下,或者可脱离报警单元3与主体1分离时,主控芯片控制通信单元向报警人携带的手机发送报警、求救信号,再由该手机向预设的电话号码发出求救、报警信号。进一步的,还可以直接向预定的电话号码发送报警信号,发送成功后,主控芯片控制振动单元发出轻微震动,报警人通过主体1的振动,即可直接获知报警信号已经成功发送。如图3所示,可脱离报警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常闭开关K(即可脱离报警开关),电源,其中电源正极与常闭开关K的第一端K1连接,常闭开关K的第二端K2与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的阻值根据需要选取,例如可以是2K欧,电阻R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从K2端引导线L到主控芯片的电压检测管脚(例如ST17H26的管脚11)。由于常闭开关K处于常闭状态,可脱离报警开关电路导通,主控芯片检测到K2为正电压,不动作,一旦拉出可脱离报警单元3,则带动常闭开关K打开,主控芯片检测到K2电压为零,主控芯片控制通信单元进行如上所述的报警。本技术的报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适应隐蔽报警,迅速报警的需求,且使用者能够及时隐蔽地获知报警信号是否成功发出,有效的维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可脱离报警单元和报警按钮,其特征在于:可脱离报警单元与主体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一个按钮,该按钮为报警按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可脱离报警单元和报警按钮,其特征在于:可脱离报警单元与主体之间可分离地连接;主体上设置有一个按钮,该按钮为报警按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上仅设置有一个按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置有插孔,可脱离报警单元一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插入在插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脱离报警单元另一端为拉环,连接端与拉环连接,二者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报警装置主体内设有电路,该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通信单元、电源、按钮开关和可脱离报警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有我在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