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4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包括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及夹紧动力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左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放置编码器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夹紧装置包括呈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夹紧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动力齿轮、丝杠和传动链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通过夹紧装置与夹紧动力装置的设置,通过电机控制动力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控制丝杠的转动,丝杠的转动控制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相向运动夹紧编码器,或者控制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背向运动松开编码器,即实现了编码器双边夹紧的同步控制。

A Bidirectional Synchronized Adjustment Fixed Bracket for Enco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bracket for bidirectional synchronous adjustment of encoder, including a positioning device,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clamping power devic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 base, a left end of the base is vertically fixed to connect the positioning plate, a positioning hole for placing the encoder is arranged on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motor, a power gear, a lead screw and a transmission chain. The enco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bidirectionally synchronously adjusts the fixing bracket by setting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clamping power device, and controls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gear through the motor, thereby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en gear,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of the lead screw. The rotation of the lead screw controls the first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device to move towards the motion of the clamping encoder, or The first clamp and the second clamp are controlled to loosen the encoder by backward motion, which realizes the synchronous control of the two-sided clamping of the enco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编码器的安装需要特定的安装固定装置,目前所采用的的编码器安装装置均采用前端螺丝三角定位固定,这种结构受环境影响震动较大,当出现长时间的震动时会造成螺丝松动,从而导致编码器反馈数据不稳定或丢失;同时现有的编码器支架在拆卸编码器时需要先拆卸定位螺丝,过于麻烦;另外,现有的编码器支架不能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编码器安装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包括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及夹紧动力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放置编码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编码器的直径;所述定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孔的中心轴线相交;所述滑道贯穿滑动板的左、右端面;所述滑道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呈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呈弧形结构,第一夹紧件的夹紧板与第二夹紧件的夹紧板对称设置夹紧编码器;所述夹紧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块;所述滑动板与滑道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左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右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端部向下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垂直固定连接丝杠连接件,所述丝杠连接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动力齿轮、传动链条、丝杠,所述丝杠的中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动力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进行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内壁包覆弹性件。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呈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呈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定位板表面均涂有镀锌层。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连接孔。优选的,所述电机设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通过夹紧装置与夹紧动力装置的设置,通过电机控制动力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控制丝杠的转动,丝杠的转动控制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相向运动夹紧编码器,或者控制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背向运动松开编码器,即实现了编码器双边夹紧的同步控制;同时该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码器的安装稳固,不会有抖动现象,降低了编码器的损坏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前视图;图6是本技术夹紧装置和夹紧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夹紧装置和夹紧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8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与编码器的安装示意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与编码器的安装示意右视图;图10是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与编码器的安装示意前视图;其中0-编码器;1-底座,2-定位板,21-定位孔,22-连接板,23-弹性件,24-滑道,25-限位滑槽,3-第一夹紧件,31(41)-夹紧板,32(42)-滑动板,33(43)-限位滑块,34(44)–连接柱,35(45)–丝杠连接件,4-第二夹紧件,5-夹紧动力装置,51-电机,511-电机支座,52-动力齿轮,53-丝杠,531-从动齿轮,54-传动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包括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及夹紧动力装置;如图4-5所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左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上设有放置编码器0的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的直径大于编码器0的直径,因此能够安装若干不同尺寸的编码器0;所述定位孔21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滑道24,所述滑道24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孔21的中心轴线相交;所述滑道24贯穿滑动板22的左、右端面;所述滑道24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槽25;如图6-7所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呈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紧件3和第二夹紧件4;所述第一夹紧件3和第二夹紧件4均包括夹紧板31(41),所述夹紧板31呈弧形结构,第一夹紧件3的夹紧板31与第二夹紧件4的夹紧板41对称设置夹紧编码器0,如图8-10所示;所述夹紧板31(41)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滑动板32(42),所述滑动板32(42)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块33(43);所述滑动板32(42)与滑道24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滑块33(43)与限位滑槽25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紧件3通过滑动板32、限位滑块33与定位孔21左侧的滑道24、限位滑槽25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件4通过滑动板42、限位滑块43与定位孔21右侧的滑道24、限位滑槽25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32(42)的端部向下设有连接柱34(44),所述连接柱34(44)的端部垂直固定连接丝杠连接件35(45),所述丝杠连接件35(45)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夹紧件3的丝杠连接件35和第二夹紧件4的丝杠连接件45对称设置;如图6-7所示,所述夹紧动力装置5包括电机51、动力齿轮52、传动链条54、丝杠53,所述丝杠53的中部设有从动齿轮531;所述电机51的转轴与动力齿轮52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52与从动齿轮531通过传动链条54进行连接,所述丝杠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件3的丝杠连接件35和第二夹紧4件的丝杠连接件45进行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孔21内壁包覆弹性件23,对编码器0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25呈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滑块33(43)呈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1、定位板2表面均涂有镀锌层,镀锌可以防止氧化,延长编码器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编码器支架氧化腐蚀引起的松动。。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便于底座1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电机51设有电机支座511,所述电机支座511与底座1固定连接。本技术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通过夹紧装置与夹紧动力装置5的设置,通过电机51控制动力齿轮52的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531转动,进而控制丝杠53的转动,丝杠53的转动控制第一夹紧件3、第二夹紧件4相向运动夹紧编码器0,或者控制第一夹紧件3、第二夹紧件4背向运动松开编码器0,即实现了编码器0双边夹紧的同步控制;同时该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码器的安装稳固,不会有抖动现象,降低了编码器的损坏率。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及夹紧动力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放置编码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编码器的直径;所述定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孔的中心轴线相交;所述滑道贯穿滑动板的左、右端面;所述滑道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呈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呈弧形结构,第一夹紧件的夹紧板与第二夹紧件的夹紧板对称设置夹紧编码器;所述夹紧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块;所述滑动板与滑道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左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右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端部向下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垂直固定连接丝杠连接件,所述丝杠连接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夹紧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动力齿轮、传动链条、丝杠,所述丝杠的中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动力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进行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和第二夹紧件的丝杠连接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滑槽呈方形结构;所述限位滑块呈方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双向同步调整固定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及夹紧动力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端垂直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放置编码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编码器的直径;所述定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中心轴线与定位孔的中心轴线相交;所述滑道贯穿滑动板的左、右端面;所述滑道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呈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包括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呈弧形结构,第一夹紧件的夹紧板与第二夹紧件的夹紧板对称设置夹紧编码器;所述夹紧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下端面对称设置限位滑块;所述滑动板与滑道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左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件通过滑动板、限位滑块与定位孔右侧的滑道、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菲德青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