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113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涉及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与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在楼板层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方砖层、干细沙层、结构层和面层,干细沙层铺设在结构层上,干细沙层上铺设方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外观美观、不破坏古建筑的样貌,并且具有很好的防火能力;从技术上保护木结构建筑不被火灾侵害,同时在不改加强了木结构古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

A Fire-proof Structure for Ancient Wood-structured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ncient wooden building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 pro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ancient wooden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quare brick layer, a dry sand layer, a structural layer and a surface layer, a dry sand layer is laid on the structural layer, and a square brick layer is laid on the dry sand layer.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low in cost, beautiful in appearance, does not destroy the appearance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has good fire protection ability. It protects wooden buildings from fire damage technically,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s the fire safety performance of ancient wooden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
本技术涉及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与保护
,具体是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古建筑是大多以木结构为承重的建筑体系。除了砖墙和瓦顶是非燃烧体外,大量使用木质的梁、柱、屋架、楼板、隔墙等可燃构件。由于木构件长期受自然侵蚀和维护不当,且含水率较低,极易燃烧;而且以木柱、木梁、斗拱等支撑屋顶,其结构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失,整个结构如架满干柴的炉膛,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和分解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使古建筑易发生轰燃导致坍塌。另外,古建筑常组群布置,殿堂相连,廊道相接,容易蔓延扩大,火烧连营,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著名古城、古镇、古村落发生火灾的情况经常出现。频繁发生的古建筑火灾事件对木结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警示,要真正从技术上保护木结构建筑不被火灾侵害,采取适宜的消防技术与方法尤为重要。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消防措施即在古建筑周边安装地上式消火栓,设置消防控制室或在其内部装置自动喷淋系统等,然而这种措施不仅不利于构件装置的检修或更换,也不利于木构件的保护,且成本较高并影响了古建筑的美观,破坏了古建筑的原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包括在楼板层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方砖层、干细沙层、结构层和面层,干细沙层铺设在结构层上,干细沙层上铺设方砖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结构层为木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层为透明防火材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防火材料喷涂在结构层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细沙层的厚度为15-25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砖层由若干规格为200×200mm-350×350mm不等的小方砖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外观美观、不破坏古建筑的样貌,并且具有很好的防火能力;2、从技术上保护木结构建筑不被火灾侵害,同时在不改加强了木结构古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中方砖层、干细沙层、结构层和面层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方砖层、干细沙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包括在楼板层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方砖层1、干细沙层2、结构层3和面层,干细沙层2铺设在结构层3上,干细沙层2上铺设方砖层1。所述结构层3为木板。所述面层为透明防火材料4。所述透明防火材料4喷涂在结构层3上。所述干细沙层2的厚度为15-25mm。所述方砖层1由若干规格为200×200mm-350×350mm不等的小方砖组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木结构古建筑消防设计时,先在楼板的结构层3上喷涂透明防火材料4,在不影响古建筑木构件原貌的前提下提高木构件的耐火强度;其次在楼板的结构层3上铺设干细沙层2,之后在干细沙层上铺设方砖层1,可据楼层空间大小不同选择适合的规格样式,楼板各层依次按顺序规矩搭设,使各层的接面严实有序搭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外观美观、不破坏古建筑的样貌,并且具有很好的防火能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楼板层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方砖层、干细沙层、结构层和面层,干细沙层铺设在结构层上,干细沙层上铺设方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楼板层处从外至内依次设有方砖层、干细沙层、结构层和面层,干细沙层铺设在结构层上,干细沙层上铺设方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为木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古建筑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透明防火材料。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庄孙强张岚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