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90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木梁和木柱,木柱包括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一端面上均加工有插槽,插槽内设有连接板,木柱的侧面设有木梁,木梁的端面设有凸起,凸起上套有相配合的端头连接板,端头连接板上设有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梁柱之间的铰接,木梁可绕节点自由转动,不产生弯矩;该铰接装置避免了对木构件截面的削弱,保证木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要求;本装置连接强度大,施工方便,可拆装重复使用,适合推广应用。

Beam column hinge device for wooden fram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am-column articulating device of a wooden frame struc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wooden beams and wooden columns. The wooden columns include the first and second wooden columns. The convex head and the convex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matching end e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end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ar plat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rticulation between beams and columns, and the wooden beams can rotate freely around the nodes without producing bending moments; the articulation device avoids the weakening of the section of the wooden components and guarantees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rigidity requirements of the wooden components;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connection strength,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used,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
技术介绍
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比具有保温节能性能好和设计布置灵活的特性。因此,现代木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低层或多层房屋建筑结构。目前,木结构的连接主要有榫卯连接、齿连接和螺栓连接,虽然能够起到连接作用,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榫卯连接对构件受力面积削弱较大,用料不经济,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齿连接由于在构件上刻槽,对构件截面削弱较大,齿槽同时承受压力和剪力,为保证连接质量,需要木工手工操作;螺栓连接主要用于板状构件之间的连接,不能直接用于梁柱之间的连接;且木框架的梁柱连接形式主要是刚性连接,导致木梁在节点处同时承受剪力和弯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包括木梁和木柱,所述木柱包括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一端面上均加工有插槽,插槽内设有连接板,木柱的侧面设有木梁,木梁的端面设有凸起,凸起上套有相配合的端头连接板,端头连接板上设有耳板,耳板有两块且平行分布。优选的,所述插槽呈“十”字形分布,连接板呈“十”字形,连接板与插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四个端部均加工成半圆弧形,耳板的端部加工成半圆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栓孔,连接板上靠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与连接板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端部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螺栓孔,耳板的端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螺栓孔,连接板位于耳板之间,连接板与耳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凸起和端头连接板上均设有第一螺栓孔,凸起与端头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插槽宽度比连接板厚度大0.5mm~1mm。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柱、第二木柱和木梁采用胶合木或方木制成。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端头连接板采用钢板或铝合金板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十字形连接板和端头连接板将第一木柱、第二木柱和木梁连接在一起的设计,实现梁柱之间的铰接,木梁可绕节点自由转动,不产生弯矩;该铰接装置避免了对木构件截面的削弱,保证木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要求;本装置连接强度大,施工方便,可拆装重复使用,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图。其中:1、木梁;2、第一螺栓孔;3、第一木柱;4、连接板;5、端头连接板;6、耳板;7、插槽;8、第二木柱;9、第二螺栓孔;10、凸起;11、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铰接装置包括木梁1和木柱,木柱包括第一木柱3和第二木柱8。第一木柱3和第二木柱8的一端面上均加工有插槽7,插槽7内设有连接板4。插槽7呈“十”字形分布,连接板4呈“十”字形,连接板4与插槽7相配合。插槽7的宽度比连接板4的厚度大0.5mm~1mm。第一木柱3和第二木柱8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栓孔2,连接板4上靠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螺栓孔2,第一木柱3和第二木柱8与连接板4均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连接。木柱的侧面设有木梁1,木梁1的端面设有凸起10,凸起10上套有相配合的端头连接板5。第一木柱3、第二木柱8和木梁1采用胶合木或方木制成。凸起10和端头连接板5上均设有第一螺栓孔2,凸起10与端头连接板5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连接。端头连接板5上设有耳板6,耳板6有两块且平行分布。连接板4的四个端部均加工成半圆弧形,耳板6的端部加工成半圆弧形。连接板4的端部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二螺栓孔9,耳板6的端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螺栓孔9,连接板4位于耳板6之间,连接板4与耳板6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连接板4和端头连接板5采用钢板或铝合金板制成。铝合金材料具有耐腐蚀的作用,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连接板4和端头连接板5采用一次性成型或焊接组装制成。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均为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且在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的表面涂有防腐层。当本铰接装置处于腐蚀性环境中时,比如沿海地区,端头连接板5和连接板4使用铝合金材料一次性成型,也可以采用焊接组装,采用焊接组装时应通过加大端头连接板5和连接板4的厚度来弥补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损失。安装时,将连接板4插装在第一木柱3和第二木柱8的插槽7内然后通过第一螺栓11连接固定住;木梁1的凸起10与端头连接板5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连接;端头连接板5上的耳板6与连接板4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实现木梁1和木柱之间的铰接连接。本专利技术装置制作简单,受力简明,铰接节点不需要承受弯矩作用,可以在节点处自由转动,安全系数高。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包括木梁和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包括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一端面上均加工有插槽,插槽内设有连接板,木柱的侧面设有木梁,木梁的端面设有凸起,凸起上套有相配合的端头连接板,端头连接板上设有耳板,耳板有两块且平行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包括木梁和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柱包括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一端面上均加工有插槽,插槽内设有连接板,木柱的侧面设有木梁,木梁的端面设有凸起,凸起上套有相配合的端头连接板,端头连接板上设有耳板,耳板有两块且平行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呈“十”字形分布,连接板呈“十”字形,连接板与插槽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四个端部均加工成半圆弧形,耳板的端部加工成半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框架结构梁柱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的侧面均设有第一螺栓孔,连接板上靠近中心位置均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一木柱和第二木柱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凤孙友富杨茹元刘明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