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57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47
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木构件一(1)、木构件二(2)、内填钢板(3)和金属连接件(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可以有效防止木构件二发生螺栓孔处的劈裂破坏,节点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都更为优秀,根据试验实测结果,相比没有外包钢板的普通木结构节点,承载力可提升70%以上,极限变形可提升150%以上,将其用于胶合木框架中,有助于提升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能够提高木结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现代多层木结构的发展,以胶合木框架结构的应用最为普遍。在胶合木框架中,一种常用的连接形式是钢填板螺栓连接,具有外形美观、安装便捷、传力清晰等特点。这类节点是将预开孔的钢填板嵌入胶合木梁柱构件开槽内,通过金属连接件实现胶合木梁-钢板-胶合木柱的连接与固定。钢填板螺栓节点发生转动时,螺栓孔壁处木材承压产生横纹拉应力,而木材横纹抗拉强度较低,因而易发生螺栓截面处木材劈裂脆性破坏,胶合木梁柱构件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防止节点区发生木材劈裂破坏,有必要通过技术措施适当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木结构节点强度和变形能力不强,节点区木材容易劈裂破坏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能够提升胶合木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木构件一、木构件二、内填钢板和金属连接件;所述木构件一和木构件二之间成垂直贴紧设置,所述木构件一的侧表面上开有槽一,所述木构件二的端面上开有与所述槽一对应的槽二,所述内填钢板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一中,另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二中,外包钢板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和木构件二装在一起的角部,所述外包钢板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木构件一和木构件二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内填钢板一端用金属连接件固定装在所述槽一中,另一端用金属连接件固定装在所述槽二中。进一步,所述述外包钢板对称的布置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和木构件二装在一起的上角部和下角部。进一步,所述外包钢板为7字形,一侧用金属连接件紧贴固定锁装在所述木构件一的侧面,另一侧用金属连接件紧贴固定锁装在所述木构件二侧面。进一步,所述外包钢板紧贴装在所述木构件二水平方向表面的一端的两侧还垂直伸出侧板,所述侧板用金属连接件紧贴装在所述木构件二竖直方向的侧面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可以有效防止木构件二发生螺栓孔处的劈裂破坏,节点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都更为优秀,根据试验实测结果,相比没有外包钢板的普通木结构节点,承载力可提升70%以上,极限变形可提升150%以上,将其用于胶合木框架中,有助于提升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附图3是附图2中A处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附图6是附图5中B处剖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外包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3所示,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它包括木构件一1、木构件二2、内填钢板3和金属连接件5;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之间成垂直贴紧设置,所述木构件一1的侧表面上开有槽一101,所述木构件二2的端面上开有与所述槽一101对应的槽二201,所述内填钢板3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一101中,另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二201中,外包钢板4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装在一起的角部,所述外包钢板4通过金属连接件5与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固定连接。所述内填钢板3一端用金属连接件5固定装在所述槽一101中,另一端用金属连接件5固定装在所述槽二201中。所述述外包钢板4对称的布置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装在一起的上角部和下角部。所述外包钢板4为7字形,一侧用金属连接件5紧贴固定锁装在所述木构件一1的侧面,另一侧用金属连接件5紧贴固定锁装在所述木构件二2侧面。实施2如附图4~7所示,所述外包钢板4的结构还能够是紧贴装在所述木构件二2水平方向表面的一端的两侧还垂直伸出侧板401,所述侧板401用金属连接件5紧贴装在所述木构件二2竖直方向的侧面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可以有效防止木构件二发生螺栓孔处的劈裂破坏,节点承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都更为优秀,根据试验实测结果,相比没有外包钢板的普通木结构节点,承载力可提升70%以上,极限变形可提升150%以上,将其用于胶合木框架中,有助于提升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节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推广。本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木构件一(1)、木构件二(2)、内填钢板(3)和金属连接件(5);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之间成垂直贴紧设置,所述木构件一(1)的侧表面上开有槽一(101),所述木构件二(2)的端面上开有与所述槽一(101)对应的槽二(201),所述内填钢板(3)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一(101)中,另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二(201)中,外包钢板(4)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装在一起的角部,所述外包钢板(4)通过金属连接件(5)与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木构件一(1)、木构件二(2)、内填钢板(3)和金属连接件(5);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之间成垂直贴紧设置,所述木构件一(1)的侧表面上开有槽一(101),所述木构件二(2)的端面上开有与所述槽一(101)对应的槽二(201),所述内填钢板(3)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一(101)中,另一端固定装在所述槽二(201)中,外包钢板(4)安装在所述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装在一起的角部,所述外包钢板(4)通过金属连接件(5)与木构件一(1)和木构件二(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包钢板的耗能木结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填钢板(3)一端用金属连接件(5)固定装在所述槽一(10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溪冷予冰许清风陈玲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