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106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13
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设于地面结构中的预留地漏洞中,地面结构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找坡层、防水层、粘结层和饰面层,双层地漏包括上层常规地漏层、中部篦子层和下部集水漏斗层,上层常规地漏层包括常规地漏管,地漏管顶部盖设有顶部篦子,底部设有连接管一,中部篦子层包括中部篦子和设于中部篦子上的连接管二,下部集水漏斗层包括集水漏斗和设于集水漏斗底部的排水管,排水管与底部与埋设于结构层的排水管道连通,中部篦子盖设在集水漏斗上,防水层铺设至中部篦子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A socket double floor drain

A socket double-layer floor drain is located in the reserved ground loopholes in the ground structure. The ground structure includes the structural layer, slope-finding layer, waterproof layer, bonding layer and decorative layer arranged from bottom to top. The double-layer floor drain includes the upper conventional floor drain layer, the middle grate sublayer and the lower collecting funnel layer, and the upper conventional floor drain layer includes the conventional floor drain layer. The top cover of the ground funne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grat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The middle grate layer includes a middle grate and a connecting pipe on the middle grate. The lower water collecting funnel layer includes a water collecting funnel and a drainage pipe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funnel.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and the drainage pipe buried in the structural layer. The middle grat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collecting funnel, and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laid on the edge of the middle gr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and applicability,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and will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fter extensiv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
技术介绍
卫生间渗漏问题,一直是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难点。传统地漏的结构及施工方式,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安装高度不易把控。卫生间地面施工前,需要对地漏进行安装封堵,由于存在多道工序,难以保证顶部与地面实际完成高度平齐,且固定后又难以进行调整。二是容易造成地漏周边存在积水区,从地砖缝等部位下渗的水聚集在防水层上,无法及时排出,长期以后就容易形成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聚集在防水区,无法及时排出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漏安装高度不易把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设于地面结构中的预留地漏洞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结构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找坡层、防水层、粘结层和饰面层,所述双层地漏包括上层常规地漏层、中部篦子层和下部集水漏斗层,所述上层常规地漏层包括常规地漏管,所述地漏管顶部盖设有顶部篦子,底部设有连接管一,所述中部篦子层包括中部篦子和设于中部篦子上的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与连接管二螺纹连接,所述下部集水漏斗层包括集水漏斗和设于集水漏斗底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底部与埋设于结构层的排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漏斗上表面与结构层上表面持平,所述中部篦子盖设在集水漏斗上,所述防水层铺设至中部篦子边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地漏管管径大于连接管一的管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一外径小于连接管二内径。此外,所述顶部篦子上表面与饰面层上表面持平。更加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外径等于排水管道内径,管道间互相承插连接后并用PVC专用胶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承插式双层地漏,通过上下层间的螺纹连接,可在施工过程调整顶部高度最终与完成面平齐,更加快捷简便,同时能够及时引导下渗水通过地漏篦子排入下水管道中,减少积水产生的渗漏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比传统地漏的一次性安装固定,双层承插式地漏通过上下层间的螺纹连接,可在施工过程调整顶部高度最终与完成面平齐,更加快捷简便,其次具有更好防渗效果,通过砖缝下渗的存水,能沿防水层汇入地漏下层篦子并排除,又解决用水房间地面饰面层与防水层之间存水排泄问题。本技术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结构层;2-找坡层;3-防水层;4-粘结层;5-饰面层;6-地漏管;7-顶部篦子;8-中部篦子;9-连接管二;10-集水漏斗;11-排水管;12-排水管道;13-连接管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设于地面结构中的预留地漏洞中,如图1所示,地面结构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1、找坡层2、防水层3、粘结层4和饰面层5,如图2所示,双层地漏包括上层常规地漏层、中部篦子层和下部集水漏斗层,上层常规地漏层包括常规地漏管6,地漏管6顶部盖设有顶部篦子7,底部设有连接管一13,中部篦子层包括中部篦子8和设于中部篦子8上的连接管二9,连接管一13与连接管二9螺纹连接,下部集水漏斗层包括集水漏斗10和设于集水漏斗10底部的排水管11,排水管11与底部与埋设于结构层1的排水管道12连通;集水漏斗10上表面与结构层1上表面持平,中部篦子8盖设在集水漏斗10上,防水层3铺设至中部篦子8边缘,地漏管6管径大于连接管一13的管径,连接管一13外径小于连接管二9内径,顶部篦子7上表面与饰面层5上表面持平,排水管11外径等于排水管道12内径,管道间互相承插连接后并用PVC专用胶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设于地面结构中的预留地漏洞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结构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1)、找坡层(2)、防水层(3)、粘结层(4)和饰面层(5),所述双层地漏包括上层常规地漏层、中部篦子层和下部集水漏斗层,所述上层常规地漏层包括常规地漏管(6),所述地漏管(6)顶部盖设有顶部篦子(7),底部设有连接管一(13),所述中部篦子层包括中部篦子(8)和设于中部篦子(8)上的连接管二(9),所述连接管一(13)与连接管二(9)螺纹连接,所述下部集水漏斗层包括集水漏斗(10)和设于集水漏斗(10)底部的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底部与埋设于结构层(1)的排水管道(12)连通;所述集水漏斗(10)上表面与结构层(1)上表面持平,所述中部篦子(8)盖设在集水漏斗(10)上,所述防水层(3)铺设至中部篦子(8)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式双层地漏,设于地面结构中的预留地漏洞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结构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1)、找坡层(2)、防水层(3)、粘结层(4)和饰面层(5),所述双层地漏包括上层常规地漏层、中部篦子层和下部集水漏斗层,所述上层常规地漏层包括常规地漏管(6),所述地漏管(6)顶部盖设有顶部篦子(7),底部设有连接管一(13),所述中部篦子层包括中部篦子(8)和设于中部篦子(8)上的连接管二(9),所述连接管一(13)与连接管二(9)螺纹连接,所述下部集水漏斗层包括集水漏斗(10)和设于集水漏斗(10)底部的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底部与埋设于结构层(1)的排水管道(1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文黄亚平张龙玉张佳男陈彦新宋建吴雪川时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