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及其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81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由联锁元件制成的通用自支撑式结构.这种元件装配在一起,可任意拆卸.该结构的尺寸,可以从玩具变化到建筑物,在形式上这种结构由墙体元件与其两端的联锁元件围绕该结构的外围,交替排列而组成.这种墙体元件.具有通常为曲面的第一部分连接装置,与设在联锁元件上的互补的第二部分连接装置互锁,以便将二个元件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允许彼此有微小的相对运动.尽管每一元件至少有一个边或侧面是直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自支撑式结构有关,本身包含有许多连结元件。这种结构的尺寸可以是任意的,从很小的儿童玩具如巧环,建筑玩具之类,直到相当大建筑,如用于住许多人的宿舍这样的建筑。该结构的一个实例是这种形式的建筑可在某处制造成块或成组件,运送到远离制造的场所,就地建造和组装。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应用实例之一,是对人们提供一种临时住所,如假日旅馆,偏僻地区的建筑物或办公楼或营房,丛林小屋或相似物或野营或车队停放处,或在永久或半永久基础上提供低价房屋,又如在发展中国家里或者在内部动乱及在遭受水灾、火灾、地震等相类似的自然灾害情况下的一种特殊的设备。另一种应用就是体育场、体育中心、健身房、体育场的顶棚、游乐场或类似的建筑。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建筑构造,可用于蒸气浴室,游泳池的顶盖或矿泉浴池的顶盖,摄影棚或者带有遊廓的平房。按照本专利技术,建筑物的小模型可以作为儿童的玩具或者用作配合研制的教具。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由很多元件组成的自支撑式结构,以解决同类现存结构物有关的一些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看,是提供一个适宜于建造一个通用的自撑式结构的元件,它至少有一个直的侧面或边全体部分,具有一个基本上为曲面的接连装置,使用时用于连结另一个元件上互补的连接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看,能提供一个普通的自支撑式结构,根据任何前述的权项,自支撑式结构能用许多元件来建造,所述的元件之一是墙体元件,所述的另一种元件是一种互连元件;所述的墙体元件能在二个或更多的互连元件之间排列,同时这种互连元件能够在二个或更多的墙体元件之间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建造的一种结构形式,就是呈穹顶结构,而另一种形式基本上是球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取任何形状和外观。由于由这二种元件构成的墙体是结构的外边缘,所以构成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墙体元件和互连元件提供相当大的支撑力。本专利技术的墙体元件的一种形式实质上是一种平面的墙体元件,它有位于第一对对边的连接装置,和设于第二对对边的配合装置,不管怎样,连接装置或配合装置中总有一个是拱形或曲线形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墙体元件的连接装置能与互连元件中的互补连接装置相接。因此在使用中的墙体元件是与邻近的两个相同的互连元件相互连接的。另一实施例中,当二个墙体元件一个挨一个倚靠在所述的配合装置时,第一块墙体元件的配合装置与相同的第二块墙体元件的配合装置是互补的,第一个墙体元件的连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作为相似的第二个墙体部件的连结件的补充。一般地说,墙体部分是由许多相同的墙体元件组成,而墙体元件一个挨一个地倚靠在配合装置上。另一方面,每一个墙体元件都有一对连接装置,其中之一是位于一端而另一个位于相对的另一端面,另一对配合装置件,其中之一是位于一侧而另一配合装置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墙体元件的两侧可装有相同的连接装置而互连元件的两边可装有另一部分连接装置。从形状或外观上看,墙体元件实质是平面和直线,最好墙体元件的侧面比较长而墙体元件的两端较短。是连接装置位于短的两端,而配合装置位于二个长侧面。配合装置是一个“绞链”结构,包括一基本为凸形曲面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互补的基本为凹形曲面部分的第二部分,因此凸曲面体被纳入凹曲面体中,以使其绕轴相对转动。在使用中,墙体元件的上,下侧面或边各自形成凸形和互补凹曲面是可取的。另一方面,连接装置是互补的阴、阳构件,上述的阳性构件能滑动地被接纳于上述的阴性构件之中,因此联锁构件和墙体构件当在同一平面,同一方向拉动以使二者分开时,这二构件不可能被分离。典型地,互连元件的相对的二个侧面,都装备有相同的弧形凹槽,而墙体元件的二端可以装备有阳性凸出物,与弧形凹槽互补。一种形式的凹槽的截面呈曲线形,而另一种形式的凹槽当从元件一端观察时,基本上呈一种能放入燕尾状,或类似燕尾状的凸出物的形状。典型的墙体元件的连接装置,是一种类似燕尾状的凸椎结构或者是柱形芯体结构,它通过比芯体厚度小得多的腹部与构件连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当连结元件和墙体元件可靠地闩在一起时,例如芯体滑入相应形成的凹槽中,他们不可能由相对的拉力彼此被折开,即使二个相应的部件之间不甚严密或有空隙。典型的是,互连元件具有一纵长的弧形凹槽,在使用中沿着元件的长边引伸。具有代表性的是,凹槽里面的相应的侧边,沿着互连部件侧表面,至少有一部分被彼此分开成较大的宽度,相比起来,凹槽的外侧边则被彼此分开成较小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互连构件或拱肋包含了很多相同的细长的互连元件,这些元件能共同地按彼此头尾相接地放置。有代表性的是每一个互连元件在使用中被放在使用着的一对紧挨着的墙体元件中间,所述的互连元件和所述的墙体元件在使用中,确定一个交错的或横向移动的模式,在这横式中,头尾连接放置的相邻互连元件之间的接触,不与一个放在一个上的相邻墙体元件之间的接缝对成一直线。当互连元件,以头尾相接的方式一个紧挨着一个上排列,形成一个肋结构。工作中,它沿着结构的侧面延伸。另一方面,错开的模式与砖墙的顺砖模式是相似的,在这种模式中,当把一个元件放到另一个上面时,在二个互连元件之间的接缝实质上是出现在互连元件的两端墙体元件中间;同时二个相邻的边到边,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的墙体元件之间的接缝,基本上出现在墙体元件两端处的互连元件的中间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型式是结构装配的所有的接缝,一般与邻近接缝交错,以至于在超出墙板或肋延长的水平面上的接缝都不在一条直线上。一方面,建筑结构的形状,基本上类似于圆穹,由墙板和肋交替排列,形成结构的外围墙体。在垂直方向所述墙体基本上呈弧状,所以在接近地平线处,墙体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是比建筑物在中部处相同的对应部位之间的距离要短,同时随着圆穹的中部到顶部,圆穹高度的增加,从而,在同样相对部位之间的相应距离,从中部的最大距离逐渐减小到穹顶的最小距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结构可取为一个球形,或者圆穹,可以是一个完全的圆穹的任何一段,如可以是一个1/3的圆穹,或者是 1/2 的圆穹,或者是1/8圆穹,或其他。其他的形式包括一个直线型或者金字塔型,或任何别的合适的几何形状或外观。本专利技术通过带有插图的参考实例进一步地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连结元件装配的标准组件的建筑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其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互连元件与两块墙体元件联接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该图表示了墙体元件是怎样与互连元件联结的。图3与图1相似表示互连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图4是一个局部截面图,该图中相邻的两个墙体元件,其中一个靠在另一个之上。图5是互连元件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6是互连元件和墙体元件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一个互连元件和二个相邻的墙体元件相连在一起的断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一种地面和地面支撑布置的形式之一的部分平面图。图9是图8中沿A-A的剖面图。图10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制造的一种建筑结构的顶部形式之一的部分平面图。在图1中,显示了一个穹顶式的木建筑结构2,有14个独立的,形成墙体部分的墙板4,同时有14个独立的,由互连元件组成的肋6,围绕在结构的外围交替排列,以确定结构的墙。14个墙体板4的每一块墙体板都被放在居于二根肋的中间,而每一根肋被放在居于两块墙体板4的中间。值得注意的是,任一编号的墙板,例如“16”,“14”,“12”都可被装配,同时由墙板所确定的建筑面积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建造普通自支撑式结构的元件,包括一个主体部分,至少具有一个大致直线的边或棱边,该边或棱边具有一个事实上为曲线状的连接装置,使用中,用来与另一元件上的互补连接装置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建造普通自支撑式结构的元件,包括一个主体部分,至少具有一个大致直线的边或棱边,该边或棱边具有一个事实上为曲线状的连接装置,使用中,用来与另一元件上的互补连接装置相联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连接装置的一部分是阴的或是槽形部分,连接装置的另一部分是阳的或突状物,在使用时,所述的一个部件的阳部分是被放置在另一部件的所述阴部分内。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具有一对阴槽和一对阳突状物或者一个阳突状物和一个阴槽。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连接装置通过元件的全长,一般呈曲线形。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大致呈长方形的或平行六面体形状,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和相对较短的宽度。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其中,连接装置的阳的突状物部分是一个燕尾状的或类似燕尾状的或圆柱状的芯体装置。从一边延伸而阴槽是互补形的,为了可放进突状物。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连接装置位于或沿着主体部分的较短边或较长边。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另包括配合装置。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一部分配合件基本上是凸状曲面部分;另一部分基本上是凹状曲面部分。上述凸状部分与凹状部分是互补的。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芯体或舌形装置是可滑动地置入槽内。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其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元件可滑动地置入连接装置的另一元件中,这样两个元件在连接装置所在的平面内无法用拉力将其分离开,而配合装置允许两个元件相对移动。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维里克拉克
申请(专利权)人:特里欧迪维芳普门茨普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