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070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50
一种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其步骤为:(1)播种前准备;(2)覆膜播种;(3)植保;(4)马铃薯的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使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薯块商品率显著提高、降低劳动力及成本投入。本发明专利技术马铃薯栽培方法是一种不仅能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起垄、镇压整形、全膜覆盖、提土坐土联合作业;而且能够继承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技术的优点,起到前期增温保湿作用,薯块膨大期的降温保湿作用,增强了马铃薯的田间长势,提高了产量。实现了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操作种植,实现了提高生产率商品率及有效节约成本的目的。

Mechanized Full Film Covering, Soil Covering and Ridge-furrow Cultivation of Potato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tato Mechanized whole film mulching, seed row mulching, ridge and furrow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The steps are: (1) preparation before sowing; (2) mulching sowing; (3) plant protection; (4) potato harvest. On the basis of realiz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potato planting,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yield of potatoes and the commodity rate of potato chips, and reduce labor and cost input. The potato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not only a combined operation of sowing, fertilizing, ridging, pressing and shaping, full film mulching, raising soil and sitting soil at one time, but also can inherit the advantages of the artificial planting technology of full film potato large ridge side hill sowing, and play the role of pre-heating and moisturizing, cooling and moisturizing during the expansion period of potato tubers. The potato field growth and yield were enhanced. The whole process of potato production in semi-arid area was planted by mechanical oper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productivity, commodity rate and saving cost wa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
,具体为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小麦、水稻、玉米是重要的四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致在8400万亩,然而如何应对当前大量农民涌向城市、涉农劳动力老龄化及严重不足的状况,保质保量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而马铃薯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分别为玉米、小麦、大米的2倍、1.3倍、1.2倍,且所含的蛋白质分子易被人体吸收。此外,马铃薯还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马铃薯营养丰富、成分结构合理,所含VB和VC分别是苹果的4倍和10倍,其它各种矿物质含量是苹果的10倍以上。在日常生活中,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的各种食品特别受欢迎。马铃薯一直是各种加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尤其是精制淀粉。因此,马铃薯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及优越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涉及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且经久不衰。世界马铃薯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近5年内马铃薯全球需求增加了20%,到2020年马铃薯同比增长超过水稻、小麦、玉米,将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马铃薯需求量逐年攀升催生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技术更是深受广大种植户的信赖。但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大部分仍是采用人工种植及收获,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种植地块较小且散的地形,生产效率低、抗旱保墒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马铃薯沟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于实现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使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薯块商品率显著提高、降低劳动力及成本投入。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其步骤为:(1)播种前准备:1)选地:选土地平整的地块,在入秋前后作物收获后的10-15天内深耕灭茬,耕翻深度为25-30厘米,耕翻后的土地在1-2天内耙耱平整;播种前浅耕,耕深为15-20厘米,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无残膜;2)消毒: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和环腐病,切块使用的刀具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将切割好的种薯块的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然后播种;或在种植前在种植垄沟中均匀的撒施草木灰做底肥直接播种切割好的种薯块;(2)覆膜播种:在4月下旬播种,种植前整地施肥一次,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kg,每亩施入马铃薯专用肥100kg,每亩施入尿素20kg;采用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开沟播种,播种时形成垄宽为800-900cm、垄高为150-200cm、行距为40-50cm、株距为50-60cm、种薯距垄面的播深为10-13cm,播种后对种沟进行覆土镇压;同时在膜上种植的两行种薯内侧施农家肥;种植机上的取土机构在垄行中间取土,同时使用地膜对已播种地进段进行覆盖;最后种植机将细碎土壤覆盖在地膜边缘及种行上膜顶坐土,全膜垄沟播种机下一趟作业时一半地轮压在已覆盖的10-15cm宽地膜边上,使两垄行地膜无间隙覆盖;(3)植保:在播种后15-20天喷药;种植时增施农家肥,生长期15天为一周期,分周期施化肥,每次施肥量为30-50kg,注意保墒、定期除草、除草时要掌握住墒情;(4)马铃薯的收获;1)收获期:在秋末霜后,叶色变黄转枯,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达到生理成熟;这时块茎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干物重最大,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厚,色泽正常,即可进行收获;2)收获:采用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行挖掘。所述种行上方覆土厚度为3-5cm.所述的地膜厚度为0.008-0.012mm,宽度为120cm。所述膜上种植的两行种薯内侧施农家肥的施肥量为30-70公斤/亩。所述(4)马铃薯的收获时进行杀秧,正常地块提前1天使用杀秧机把茎秧割除;田间湿度大或土湿粘重地块,收获前2-5天割除茎秧,以利土壤水分蒸发,便于机械行走易于收获。所述(2)覆膜播种时种植机上的取土机构在垄行中间取土后形成宽25-30cm、深10-15cm的沟槽。本专利技术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是一种不仅能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起垄、镇压整形、全膜覆盖、提土坐土联合作业;而且能够继承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技术的优点,起到前期增温保湿作用,薯块膨大期的降温保湿作用,增强了马铃薯的田间长势,提高了产量。实现了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操作种植,使马铃薯的生育期提前,促进植株生长、前期增温保湿、薯块膨大期的降温保湿作用显著,增强了马铃薯的田间长势,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同时机械操作能节约大量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民实际收益,实现了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操作种植,与露地种植相比亩平均增产703.9kg,可提高纯收益1451.31元,实现了提高生产率商品率及有效节约成本的目的。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技术是基于膜顶坐土促生机理的一种种植模式,机械化种植时在两行种行膜顶上覆盖一层3-5cm的土壤,使马铃薯茎芽自动破膜破土出苗。克服传统地膜覆盖马铃薯须放苗、封洞等程序费工费时、放苗不及时造成的烧苗以及人为的破坏地膜而影响地膜的压草保墒作用的弊端。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技术实现种植过程机械化,适应地形能力强,抗旱保墒效果明显,有效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降水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能充分接纳作物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二是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马铃薯生育期内的水分供应;三是能够提高地温,延长马铃薯生育期,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地膜宽度及种苗间距行距示意图;图2:为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的垄型及尺寸示意图。图中:1.种薯;2.出土后的秧苗;3.垄上两行种苗中间膜顶压土;4.垄上两行种苗上方膜顶坐土;5.沟底压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方法,其步骤为:(1)播前准备1)选地选地要求土地平整,以适合马铃薯的种植与收获。在伏秋前茬作物收获后10天内深耕灭茬,采用1LF-327液压翻转犁进行耕翻,耕深达到25厘米,耕后2天内耙耱;播种前要浅耕,平整地表,采用1GQ-140型旋耕机旋耕,耕深达到15厘米,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2)消毒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和环腐病,切块使用的刀具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将切割好的种薯块的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然后播种;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土豆种到地里后,一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避免细菌侵染伤口,减少烂种现象,达到苗全苗旺;二是草木灰属钾肥,是土豆生长、结块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在栽植的垄沟中撒施草木灰做种肥,且增产效果会更明显;(2)覆膜播种:在4月下旬播种,采用由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研制的2CM-2型全膜垄沟播种机进行播种,种植前整地施肥一次,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kg,每亩施入马铃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播种前准备:1)选地:选土地平整的地块,在入秋前后作物收获后的10‑15天内深耕灭茬,耕翻深度为25‑30厘米,耕翻后的土地在1‑2天内耙耱平整;播种前浅耕,耕深为15‑20厘米,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无残膜;2)消毒: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和环腐病,切块使用的刀具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将切割好的种薯块的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然后播种;或在种植前在种植垄沟中均匀的撒施草木灰做底肥直接播种切割好的种薯块;(2)覆膜播种:在4月下旬播种,种植前整地施肥一次,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kg,每亩施入马铃薯专用肥100kg,每亩施入尿素20kg;采用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开沟播种,播种时形成垄宽为800‑900cm、垄高为150‑200cm、行距为40‑50cm、株距为50‑60cm、种薯距垄面的播深为10‑13cm,播种后对种沟进行覆土镇压;同时在膜上种植的两行种薯内侧施农家肥;种植机上的取土机构在垄行中间取土,同时使用地膜对已播种地进段进行覆盖;最后种植机将细碎土壤覆盖在地膜边缘及种行上膜顶坐土,全膜垄沟播种机下一趟作业时一半地轮压在已覆盖的10‑15cm宽地膜边上,使两垄行地膜无间隙覆盖;(3)植保:在播种后15‑20天喷药;种植时增施农家肥,生长期15天为一周期,分周期施化肥,每次施肥量为30‑50kg,注意保墒、定期除草、除草时要掌握住墒情;(4)马铃薯的收获;1)收获期:在秋末霜后,叶色变黄转枯,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达到生理成熟;这时块茎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干物重最大,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厚,色泽正常,即可进行收获;2)收获:采用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行挖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机械化全膜覆盖、种行覆土、垄沟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播种前准备:1)选地:选土地平整的地块,在入秋前后作物收获后的10-15天内深耕灭茬,耕翻深度为25-30厘米,耕翻后的土地在1-2天内耙耱平整;播种前浅耕,耕深为15-20厘米,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无残膜;2)消毒: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和环腐病,切块使用的刀具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将切割好的种薯块的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然后播种;或在种植前在种植垄沟中均匀的撒施草木灰做底肥直接播种切割好的种薯块;(2)覆膜播种:在4月下旬播种,种植前整地施肥一次,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kg,每亩施入马铃薯专用肥100kg,每亩施入尿素20kg;采用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开沟播种,播种时形成垄宽为800-900cm、垄高为150-200cm、行距为40-50cm、株距为50-60cm、种薯距垄面的播深为10-13cm,播种后对种沟进行覆土镇压;同时在膜上种植的两行种薯内侧施农家肥;种植机上的取土机构在垄行中间取土,同时使用地膜对已播种地进段进行覆盖;最后种植机将细碎土壤覆盖在地膜边缘及种行上膜顶坐土,全膜垄沟播种机下一趟作业时一半地轮压在已覆盖的10-15cm宽地膜边上,使两垄行地膜无间隙覆盖;(3)植保:在播种后15-20天喷药;种植时增施农家肥,生长期15天为一周期,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张华刘小龙王虎存张旦主王军增孔祥东李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