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安礼专利>正文

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042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施工方法,以硅酸铝纤维、珍珠岩、轻质碳酸钙等为主料,加入适量粘接剂、渗透剂、防腐剂和阻燃剂,按比例经浸泡、搅拌而成一种无分层的粘稠纤维膏体。采用双组分施工方法,绝热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上作为底层,再在绝热材料中加进建筑胶粉涂于底层表面修整压光。具有导热系数低、涂层薄、抗压抗拉强度高、保存期长、防虫蛀、阻燃、表面光滑平整、装饰效果好等优点,适于建筑物墙体绝热保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及其施工方法,属于保温绝热材料的生产及应用
现有的墙体复合绝热保温材料,主要是以粉煤灰、石膏粉、轻钙、珍珠岩等耐热材料加入添加剂与水混合搅拌而成的膏状颗粒混合物,施工时将其直接涂抹在墙体表面,涂层表面再修整压光。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0105842.4号申请的“复合隔热保温材料”,采用多种无机轻质耐热材料作为主辅料,加入粘接剂、渗透剂及其它添加剂等与水混合搅拌制成膏料,导热系数小,节能效果好。但该类复合绝热保温材料耐压、耐拉强度较低,涂层表面不平整,涂抹后的墙面再进行钉、钻等施工作业时易掉块、影响美观;且该类涂料贮存时间短、易霉变,不阻燃,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该方法生产的复合绝热材料贮存时间长,抗拉、抗压强度高,防水、防虫、阻燃,施工后形成的绝热层表面平整,装饰效果好,涂抹后进行钉、钻等施工作业时不掉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仍选用硅酸铝纤维、珍珠岩、轻质碳酸钙等耐热材料作为主料,选用聚丙烯酰胺、8123胶作为粘接剂,同时加入适量阻燃剂和防腐剂。以1m3成品材料计算,本专利技术材料各组分的重量分别是硅酸铝纤维8~30kg;珍珠岩50~70kg;轻质碳酸钙18~35kg;聚丙烯酰胺4~10kg;高效渗透剂6~10kg;8123胶5~20kg;磷酸二氢胺2~5kg;丙酸钙1~3kg;其余为水。其中轻质碳酸钙也可以用膨润土代替,用量相同。丙酸钙是防腐剂,磷酸二氢胺是阻燃剂。其制造工艺采用公知的浸泡、搅拌工艺。为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绝热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双组分施工方法。将本绝热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上至需要的厚度作为底层,再在所余绝热材料中加进多功能建筑胶粉,其重量比是绝热材料∶建筑胶粉=10∶1~3,充分搅拌10分钟后涂抹在绝热材料底层表面进行修整压光。为提高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绝热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还可以在本绝热材料的组分中增加石灰膏,石灰膏是由生石灰用水浸泡、沉淀48小时后得到的膏体,其用量是石灰膏干重量∶绝热材料中其余所有物质干重量=1∶4,与聚丙烯酰胺等同时加入本绝热材料各组分内一起搅拌。由于聚丙烯酰胺、8123胶粘接力强,建筑胶粉是高强度防水粘接剂,憎水性好,其剪切强度为2.1MPa,均匀扯离强度为0.84MPa,从而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绝热材料的干密度,大大提高其抗拉、抗压强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材料组分中增加了防腐剂和阻燃剂,有效地起到防腐、阻燃作用,贮存期延长至7个月,且可防虫。因而本专利技术除了具有一般墙体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低、节能效果显著、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涂层薄、成本低等优点外,还具有抗拉、抗压强度高、贮存时间长、防水、防虫、阻燃、涂层表面平整、钉、钻等作业时不损坏涂层表面等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四,每1m3成品绝热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是(单位kg) 上述各种组分配比实施例的生产工艺均相同,即1.硅酸铝纤维和高级渗透剂一起加入100kg左右的水内,在常温下浸泡24小时后再搅拌1小时,搅拌速度为600~800转/分钟;2.按聚丙烯酰胺∶水=1∶7的重量比例,将聚丙烯酰胺加入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3.将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珍珠岩、轻质碳酸钙、磷酸二氢胺、丙酸钙、8123胶和余量的水同时加入搅拌后的硅酸铝纤维内,继续搅拌30分钟,搅拌速度仍为600~800转/分钟;4.静置、消泡后得到没有分层的粘稠纤维膏体,包装出厂。施工时,先将墙体表面清除干净,将制得的膏状绝热材料直接涂抹在墙体表面至需要的厚度作为底层(垂直墙面需4~5mm,室内天花板需5~6mm,楼顶屋面外侧需8~10mm),再在所余绝热材料中按绝热材料∶建筑胶粉=10∶1~3的重量比例加进建筑胶粉,充分搅拌10分钟后,涂抹在绝热材料底层表面进行修整压光。因建筑胶粉固化时间较短,故搅拌均匀后的含胶粉绝热材料应控制在2.5小时内全部用完,超过控制使用时间后不能再利用。实施例五~八,在上述实施例一~四的各种组分配比中,绝热材料与建筑胶粉的重量比分别是10∶1,10∶1.3,10∶2,10∶3。实施例九~十二,在上述实施例一~四的各种组分配比中,分别加入石灰膏,其用量是石灰膏干重量∶绝热材料中其余所有干物质总重量=1∶4。这时,生产工艺同实施例一~四,但要增加一道工序生石灰用水浸泡、沉淀48小时后得到石灰膏,再将所得石灰膏与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等一起加入搅拌过的硅酸铝纤维内,继续搅拌。这时施工方法是墙面清理干净后,将含有石灰膏组分的绝热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表面至需要的厚度,表面修整压光。用上述配比生产的绝热材料经陕西省装饰装修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完全符合Q/XLF001-94《LFJC复合绝热材料》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具体指标如下浆体密度(kg/m3) ≤1000稠度(cm) 5~12PH值 7~8干密度(kg/m3) ≤350298K导热系数(w/m·k) ≤0.12抗压强度(KPa)≥392抗拉强度(KPa)≥100吸湿率(%) ≤10抗冻性(15次冻融循环)外观无破坏阻燃性(垂直燃烧2min)不燃烧、不变形经测试,贮存期七个月以上。按本实施例配比生产及施工的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节能显著。经试验,涂抹本产品后的房内,夏天可降温3~6℃,冬天可增温4~6℃,从而节省(冬)取暖(夏)降温等所耗的各种能源。且本绝热材料容量轻,成本低,施工简单,所选用的材料均无毒、无污染,制成的产品也无毒、无污染,因而适用于家庭居室、宾馆、饭店、体育馆、影剧院等各种建筑物的墙体保温。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绝热材料还可直接涂抹在平面上干燥后制成隔热板材,再用粘接剂粘贴在墙体上进行绝热保温。权利要求1.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按比例经浸泡、搅拌制成,其特征在于以1m3成品材料计算,各组分的重量分别是硅酸铝纤维8~30kg;珍珠岩50~70kg;轻质碳酸钙18~35kg;聚丙烯酰胺4~10kg;高效渗透剂6~10kg;8123胶5~20kg;磷酸二氢胺2~5kg;丙酸钙1~3kg;其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1m3成品材料计算,各组分的重量分别是硅酸铝纤维30kg;珍珠岩65kg;轻质碳酸钙35kg;聚丙烯酰胺6kg;高效渗透剂10kg;8123胶5kg;磷酸二氢胺3kg;丙酸钙1kg;其余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中增加石灰膏,石灰膏干重量与绝热材料中其余物质干重量之比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施工方法,将绝热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表面至需要厚度作为底层,其特征在于再在所余绝热材料中按绝热材料∶建筑胶粉=10∶1~3的重量比加入建筑胶粉,充分搅拌10分钟后涂抹在绝热材料底层表面进行修整压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热材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热材料∶建筑胶粉=10∶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施工方法,以硅酸铝纤维、珍珠岩、轻质碳酸钙等为主料,加入适量粘接剂、渗透剂、防腐剂和阻燃剂,按比例经浸泡、搅拌而成一种无分层的粘稠纤维膏体。采用双组分施工方法,绝热材料均匀涂抹在墙体上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按比例经浸泡、搅拌制成,其特征在于:以1m↑[3]成品材料计算,各组分的重量分别是:硅酸铝纤维8~30kg;珍珠岩50~70kg;轻质碳酸钙18~35kg;聚丙烯酰胺4~10kg;高效渗透剂6~10kg;8123胶5~20kg;磷酸二氢胺2~5kg;丙酸钙1~3kg;其余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安礼朱大欣
申请(专利权)人:樊安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