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水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07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有:一栽培槽、一养液循环水道,以及一水位管;其栽培槽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及一第二槽端盘;其养液循环水道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一回水管件及一回转管件;其水位管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第一槽端盘的排水孔处;从而获得一种可供快速组合安装使用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尤其,可在养液循环水道的作用下,使注入栽培槽的养液得以顺利进入栽培槽的每个角落,于栽培槽内产生循环水流。

Modular water tillage equipment

The modular water cultivation equip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ultivation tank, a nutrient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and a water level pipe; the cultivation tank has at least one first tank end plate and a second tank end plate which can be connected correspondingly; the nutrient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has at least one water inlet pipe fittings, one water return pipe fittings and one water level pipe fittings which can be connected correspondingly. Rotary pipe fittings; the water level pipe is set at the drainage hole of the first trough end plate in the form of relative displacement with the first trough end plate; thus a modular water tillage equipment can be quickly assembled and used; in particula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of nutrient solution, the nutrient solution injected into the cultivation trough can enter each of the cultivation troughs smoothly. In each corner, circulating water flow is generated in the cultiv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式水耕设备
本技术与水耕设备有关,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组合安装,以及可产生较佳养液循环效果的模块式水耕设备。
技术介绍
光照及水对于植物栽培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几乎完全仰赖合作用的进行,传统的大型培植场一般皆使用开放式平面农地,不但需要广大面积,更易受天候影响,导致产量不稳定,并且有遭外来生物污染之虞。因此,现今对于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培植方式,多采用设施栽培为主,以期透过系统化控制光照、水、气等能量来源,获得稳定、质量较高的收获物,并提高获物的产值;其中,利用水耕种植的作法即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设施栽培技术之一。原则上,只要具有一可供盛装养液的栽培槽,且设法让所欲栽种的农作物的根部、茎部与养液接触,能够让农作物在养液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与元素,即可构成一相对降低或避免采用大量的土壤与土地,且可于室内进行耕种,以及容易控制其生长环境的水耕设备。然而,为能有效利用室内空间,类似习用水耕设备通常依照室内现地空间打造而成,其在达到相当的生产规模时,每一个单一栽培槽的体积相对趋于庞大且笨重,不但增加制造、运送、仓储及物料囤积的成本,且如何让栽培槽内部的养液获得应有的循环效果,亦是必须克服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即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组合安装,以及可产生较佳养液循环效果的模块式水耕设备,为其主要目的者。本技术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有:一栽培槽、一养液循环水道,以及一水位管;其中:该栽培槽,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及一第二槽端盘,该第一槽端盘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放状的第一套接部,该第二槽端盘在其一侧形成有一开放状且可与该第一套接部对应接合的第二套接部,该第一槽端盘上设有一排水孔;该养液循环水道,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一回水管件及一回转管件,该入水管件及该回水管件供铺设于该第一槽端盘内,该入水管件的管体上设有一注水口,该回转管件供铺设于该第二槽盘内,该回转管件的管体具有一中间区段,于该中间区段两端各别形成一供与该入水管件连接的第一平行区段、一供与该回水管件连接的第二平行区段,该第一平行区段与该第二平行区段大概呈平行配置;该水位管,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该排水孔处;以及,该循环水道至少于该入水管件、该回水管件、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回转管件设有复数出水孔。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技术的模块式水耕设备不但可供快速组合安装使用;尤其,可在养液循环水道的作用下,使注入栽培槽的养液得以顺利进入栽培槽的每个角落,甚至在栽培槽内产生循环水流。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栽培槽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该养液循环水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各该延伸盘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及该第二槽端盘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该防水布供铺设于该栽培槽内侧,该防水布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对应的透水孔。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该栽培槽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该养液循环水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该防水布供铺设于该栽培槽内侧,该防水布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对应的透水孔;各该延伸盘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及该第二槽端盘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箍夹;各该箍夹设有供该栽培槽与该养液循环水道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箍夹;该栽培槽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该养液循环水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各该箍夹设有供该栽培槽与该养液循环水道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各该延伸盘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及该第二槽端盘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以及至少两个箍夹;该防水布供铺设于该栽培槽内侧,该防水布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对应的透水孔;各该箍夹设有供该栽培槽与该养液循环水道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以及至少两个箍夹;该栽培槽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该养液循环水道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该防水布供铺设于该栽培槽内侧,该防水布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对应的透水孔;各该箍夹设有供该栽培槽与该养液循环水道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各该延伸盘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及该第二槽端盘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一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与该回转管件的第二平行区段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可供对应穿入该排水孔的排水管,该排水管顶端设有一第一螺牙,该水位管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螺牙对应螺合的第二螺牙。各该箍夹上设有至少一螺丝孔。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可供对应穿入该排水孔的排水管,该排水管顶端设有一第一螺牙,该水位管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螺牙对应螺合的第二螺牙;各该箍夹上设有至少一螺丝孔。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排水管及一螺接环;该排水管可供穿入该防水布的透水孔及该第一槽端盘的排水孔,该螺接环设有一供该排水管穿入的螺孔,该排水管顶端设有一第一螺牙,该水位管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螺牙对应螺合的第二螺牙,该排水管的外围处且设有一与该螺接环的螺孔相螺合的外螺牙区段以及一供与该螺接环构成夹制作用的凸肩。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排水管及一螺接环;该排水管可供穿入该防水布的透水孔及该第一槽端盘的排水孔,该螺接环设有一供该排水管穿入的螺孔,该排水管顶端设有一第一螺牙,该水位管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螺牙对应螺合的第二螺牙,该排水管的外围处且设有一与该螺接环的螺孔相螺合的外螺牙区段以及一供与该螺接环构成夹制作用的凸肩;各该箍夹上设有至少一螺丝孔。该入水管件上的出水孔指向与该回水管件上的出水孔指向相反,该第一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一栽培槽(10)、一养液循环水道(20),以及一水位管(30);其中:该栽培槽(10),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11)及一第二槽端盘(12),该第一槽端盘(11)上设有一排水孔(111);该养液循环水道(20),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21)、一回水管件(22)及一回转管件(23),该入水管件(21)及该回水管件(22)供铺设于该第一槽端盘(11)内,该入水管件(21)的管体上设有一注水口(211),该回转管件(23)供铺设于该第二槽端盘(12)内,该回转管件(23)的管体具有一中间区段(231),于该中间区段(231)两端各别形成一供与该入水管件(21)连接的第一平行区段(232)、一供与该回水管件(22)连接的第二平行区段(233),该第一平行区段(232)与该第二平行区段(233)呈平行配置;该水位管(30),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11)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该排水孔(111)处;以及,该循环水道至少于该入水管件(21)、该回水管件(22)、该回转管件(23)的第一平行区段(232)、该回转管件(23)的第二平行回转管件(23)设有复数出水孔(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水耕设备,包括:一栽培槽(10)、一养液循环水道(20),以及一水位管(30);其中:该栽培槽(10),至少具有可供对应接合的一第一槽端盘(11)及一第二槽端盘(12),该第一槽端盘(11)上设有一排水孔(111);该养液循环水道(20),至少具有可供对应套接的一入水管件(21)、一回水管件(22)及一回转管件(23),该入水管件(21)及该回水管件(22)供铺设于该第一槽端盘(11)内,该入水管件(21)的管体上设有一注水口(211),该回转管件(23)供铺设于该第二槽端盘(12)内,该回转管件(23)的管体具有一中间区段(231),于该中间区段(231)两端各别形成一供与该入水管件(21)连接的第一平行区段(232)、一供与该回水管件(22)连接的第二平行区段(233),该第一平行区段(232)与该第二平行区段(233)呈平行配置;该水位管(30),呈可与该第一槽端盘(11)相对位移的型态套置于该排水孔(111)处;以及,该循环水道至少于该入水管件(21)、该回水管件(22)、该回转管件(23)的第一平行区段(232)、该回转管件(23)的第二平行回转管件(23)设有复数出水孔(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其中,该栽培槽(1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13);该养液循环水道(2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24)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25);各该延伸盘(13)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11)及该第二槽端盘(12)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13)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21)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一平行区段(232)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22)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二平行区段(233)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2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其中,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40);该防水布(40)供铺设于该栽培槽(10)内侧,该防水布(40)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111)对应的透水孔(4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其中,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防水布(40);该栽培槽(1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13);该养液循环水道(2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24)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25);该防水布(40)供铺设于该栽培槽(10)内侧,该防水布(40)且设有至少一与该一排水孔(111)对应的透水孔(41);各该延伸盘(13)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11)及该第二槽端盘(12)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13)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21)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一平行区段(232)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22)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二平行区段(233)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及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的管体上设有复数出水孔(2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其中,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箍夹(70);各该箍夹(70)设有供该栽培槽(10)与该养液循环水道(20)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7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水耕设备,其中,该模块式水耕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箍夹(70);该栽培槽(1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延伸盘(13);该养液循环水道(20)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延伸管件(24)及至少一第二延伸管件(25);各该箍夹(70)设有供该栽培槽(10)与该养液循环水道(20)的管体对应塞入的夹口(71);各该延伸盘(13)的两个相对应侧可供各自与该第一槽端盘(11)及该第二槽端盘(12)对应接合,该各延伸盘(13)且可相互对应接合;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入水管件(21)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一平行区段(232)之间,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可供对应连接于该回水管件(22)与该回转管件(23)的第二平行区段(233)之间,各该第二延伸管件(25)且可相互对应连接,各该第一延伸管件(24)及各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信权许宗瑝
申请(专利权)人:源鲜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