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75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还包括:复位弹簧,具有与动触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触头支架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第二段的端部往触头支架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发明专利技术人通过巧妙地设计复位弹簧的结构,使其既能提供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时的压紧力,又能提供触头支架分闸回位的驱动力,与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安装动触头弹簧和支架弹簧相比,零部件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装配工序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小型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是指安装在终端配电线路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线路和电器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不超过400V,额定电流不超过125A的场合。现有小型断路器的一种操作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01、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02,动触头02通过动触头弹簧03与触头支架01配合连接,动触头弹簧03套设在触头支架01的定位柱011上,一端与触头支架01抵接,另一端设置在动触头02上,动触头弹簧03提供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时压紧力;触头支架01还设置有供其复位的支架弹簧04,支架弹簧04的一端设置在触头支架01的卡槽012内,另一端与断路器壳体抵接,支架弹簧04在触头支架01从分闸位置往合闸位置运动时蓄能,从合闸位置复位至分闸位置时释放能量。由于需要分别安装动触头弹簧03和支架弹簧04,增加了装配工序,且生产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机构需要分别动触头弹簧和支架弹簧,增加了装配工序,且生产成本更高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工艺方便且生产成本更低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动触头,还包括:复位弹簧,具有与动触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触头支架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端部往所述触头支架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操作机构在分闸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为第一储能状态,以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触头支架压紧贴合;操作机构合闸时,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手柄推杆驱动所述触头支架转动,带动所述复位弹簧继续蓄能,直至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所述所述复位弹簧为第二储能状态;操作机构分闸时,所述复位弹簧释放能量,驱动所述触头支架回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上的呈倒L型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触头支架相对形成供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段穿入的卡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阻挡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头支架设有供所述动触头安装进入的安装柱,以及与所述动触头的第一端臂配合限位阻挡的第二限位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头具有与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段端部的反扣配合连接的配合凹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复位弹簧具有与动触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触头支架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第二段的端部往触头支架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操作机构在分闸状态时,复位弹簧为第一储能状态,以使动触头与触头支架压紧贴合;操作机构合闸时,手柄通过手柄推杆驱动触头支架转动,带动复位弹簧继续蓄能,直至动静触头接触接通,复位弹簧为第二储能状态;操作机构分闸时,复位弹簧释放能量,驱动触头支架回位。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专利技术人通过巧妙地设计复位弹簧的结构,使其既能提供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时的压紧力,又能提供触头支架分闸回位的驱动力,与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安装动触头弹簧和支架弹簧相比,零部件更少,且触头支架不需要设有用于固定支架弹簧的固定结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装配工序快捷方便。2.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触头支架上的呈倒L型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触头支架相对形成供复位弹簧的第二段穿入的卡槽,上述结构设置方式简单,复位弹簧安装时只需将其弯曲从卡槽穿过即可。3.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触头支架设有供动触头安装进入的安装柱,以及与动触头的第一端臂配合限位阻挡的第二限位块,上述结构设置简单,且使动触头与触头支架始终保持卡紧状态。4.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动触头具有与设置在复位弹簧的第一段端部的反扣配合连接的配合凹槽,通过设置反扣,使得复位弹簧与动触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性能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安装在壳体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触头支架、动触头、动触头弹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触头支架、动触头、动触头弹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触头支架;011、定位柱;012、卡槽;02、动触头;03、动触头弹簧;04、支架弹簧;1、触头支架;11、第一限位块;12、卡槽;13、安装柱;14、第二限位块;2、动触头;21、第一端臂;22、配合凹槽;3、复位弹簧;31、第一段;32、第二段;33、反扣;4、壳体;41、阻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技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如图2-5所示,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1、设置在触头支架1上的动触头2,还包括:复位弹簧3,具有与动触头2固定连接的第一段31,以及与触头支架1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32,第二段32的端部往触头支架1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4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操作机构在分闸状态时,复位弹簧3为第一储能状态,以使动触头2与触头支架1压紧贴合;操作机构合闸时,手柄通过手柄推杆驱动触头支架1转动,带动复位弹簧3继续蓄能,直至动静触头接触接通,复位弹簧3为第二储能状态;操作机构分闸时,复位弹簧3释放能量,驱动触头支架1回位。本实施例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专利技术人通过巧妙地设计复位弹簧3的结构,使其既能提供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时的压紧力,又能提供触头支架1分闸回位的驱动力,与现有技术需要分别安装动触头弹簧和支架弹簧相比,零部件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装配工序更加简单。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触头支架1上的呈倒L型的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与触头支架1相对形成供复位弹簧3的第二段32穿入的卡槽12,操作机构合闸时,触头支架1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限位块11压紧第二段,使复位弹簧3蓄能;操作机构分闸时,复位弹簧3释放能量,通过驱动第一限位块11驱动触头支架1逆时针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挡结构为设置在壳体4内壁的阻挡块41。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触头支架1设有供动触头2安装进入的安装柱13,以及与动触头2的第一端臂21配合限位阻挡的第二限位块14,上述结构设置简单,且使动触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1)、设置在触头支架(1)上的动触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3),具有与动触头(2)固定连接的第一段(31),以及与所述触头支架(1)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32),所述第二段(32)的端部往所述触头支架(1)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4)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操作机构在分闸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3)为第一储能状态,以使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触头支架(1)压紧贴合;操作机构合闸时,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手柄推杆驱动所述触头支架(1)转动,带动所述复位弹簧(3)继续蓄能,直至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所述复位弹簧(3)为第二储能状态;操作机构分闸时,所述复位弹簧(3)释放能量,驱动所述触头支架(1)回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推杆、触头支架(1)、设置在触头支架(1)上的动触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3),具有与动触头(2)固定连接的第一段(31),以及与所述触头支架(1)的限位结构配合抵接的第二段(32),所述第二段(32)的端部往所述触头支架(1)外延伸,并能够与壳体(4)的阻挡结构配合抵接;操作机构在分闸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3)为第一储能状态,以使所述动触头(2)与所述触头支架(1)压紧贴合;操作机构合闸时,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手柄推杆驱动所述触头支架(1)转动,带动所述复位弹簧(3)继续蓄能,直至动静触头接触接通,所述复位弹簧(3)为第二储能状态;操作机构分闸时,所述复位弹簧(3)释放能量,驱动所述触头支架(1)回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兵王斌杰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赛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