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9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9
一种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及至少一卡扣件。第一散热件包括第一卡扣部、第二卡扣部及一第三卡扣部。每一卡扣件均包括第四卡扣部及第五卡扣部,且均可拆卸地固定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及位于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之间的第一扩充卡或第二扩充卡,其中第一扩充卡的厚度小于第二扩充卡的厚度。第四卡扣部与第五卡扣部中的一者可选择地扣合至第一卡扣部,而另一者可选择地扣合至第二及第三卡扣部的其中一者,以使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间隔一第一间距或一第二间距。在扩充卡使用该散热组件时,能同时经由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来排除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尤其当扩充卡处于高效能运作时,能显著降低其工作温度,进而强化其运行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组件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散热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用于单面或双面具有芯片的扩充卡的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的发展在近几年因相关技术限制的突破,使得固态硬盘的生产成本逐步降低,且其存取速度、耐受性及携带性均较传统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HDD)具有优势,因此在信息硬件上的应用日趋普及。此外,固态硬盘与信息硬件核心的传输界面也逐渐从mSATA标准转换到M.2标准,因M.2具有较多样化设计的连接界面,允许扩充卡具有不同宽度与长度设计,且能让扩充卡搭载更多的芯片。也因此搭载M.2连接器的主机板在市场上的占有度逐渐增加,举凡桌上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电脑的主机板均可通过M.2连接器连接SSD扩充卡。然而,SSD扩充卡在高效能运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因此需搭配散热机制(例如是在SSD扩充卡上配置散热组件)来降低自身的温度,以避免处理效能的降低。然而,由于SSD扩充卡随着储存容量或是设计上的不同,快闪记忆体可能会配置于SSD扩充卡的其中一面或是两面,而使得SSD扩充卡有不同的厚度。不同厚度的SSD扩充卡要使用不同的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组件,适用于一第一扩充卡及一第二扩充卡,其中该第一扩充卡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扩充卡的厚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组件包括:一第一散热件,具有一第一内面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内面且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散热件包括位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一卡扣部、位于该第二侧的一第二卡扣部及一第三卡扣部,其中该第二卡扣部与该第一内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三卡扣部与该第一内面之间的距离;一第二散热件,叠置于该第一散热件之下且该第一散热件的该第一内面朝向该第二散热件,该第一扩充卡或该第二扩充卡适于配置在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之间;以及一卡扣件,可拆卸地固定该第一散热件、该第二散热件及位于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3 TW 1072032611.一种散热组件,适用于一第一扩充卡及一第二扩充卡,其中该第一扩充卡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扩充卡的厚度,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组件包括:一第一散热件,具有一第一内面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内面且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散热件包括位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一卡扣部、位于该第二侧的一第二卡扣部及一第三卡扣部,其中该第二卡扣部与该第一内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三卡扣部与该第一内面之间的距离;一第二散热件,叠置于该第一散热件之下且该第一散热件的该第一内面朝向该第二散热件,该第一扩充卡或该第二扩充卡适于配置在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之间;以及一卡扣件,可拆卸地固定该第一散热件、该第二散热件及位于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之间的该第一扩充卡或该第二扩充卡,该卡扣件包括一底部、自该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地延伸的两个臂部、自所述两个臂部分别弯折地延伸的一第四卡扣部及一第五卡扣部,其中该卡扣件的该第四卡扣部与该第五卡扣部的其中一者可选择地扣合至该第一卡扣部,该第四卡扣部与该第五卡扣部的另一者可选择地扣合至该第二卡扣部及该第三卡扣部的其中一者,以使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间隔一第一间距或一第二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扩充卡位于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之间且共同被该卡扣件固定时,该卡扣件的该第四卡扣部与该第五卡扣部分别卡合于该第一散热件的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当该第二扩充卡位于该第一散热件与该第二散热件之间且共同被该卡扣件固定时,该卡扣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于玮林义峰沈裕渊吴科贤
申请(专利权)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