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电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的电芯结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卷绕式电芯:由于该电芯的截面是椭圆形,在电池的充放电期间,电极的膨胀和收缩可能会导致电极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从而造成电池性能下降;虽然卷绕式电芯适用于圆柱形电池,但当其运用到方形铝壳电池时,就会出现极片易在弯折处断裂、电极活性材料脱落、空间利用率低等缺陷;该电芯正面与侧面的张力不一致,会导致内部反应不均匀;同时还有极片较长、电池内阻大,不利于大倍率充放电等缺点。叠片式电芯:该电芯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执行顺序堆叠过程,不易实现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低;正、负极片均需要通过冲切得到,产生的边料毛刺易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而且冲切后的极片断面、掉料严重,也会影响电池的容量提升等。卷绕叠片式电芯:从缠绕点开始,单体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隔沿着卷绕方向逐渐增大,如果单体电极组件在单侧涂胶粘性隔膜上的粘结不牢靠的话,卷绕时就会出现相对滑动,从而造成单体电极组件间的间隔紊乱;而且每个单体电极组件需要按着预定的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间基体、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所述的中间基体为连续折叠的多层结构,所述的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为多个且为U形折叠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左嵌入体包裹于中间基体折叠后的4M+2层和4M+3层外,所述的右嵌入体包裹于中间基体折叠后的4M+3层和4M+4层外,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间基体、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所述的中间基体为连续折叠的多层结构,所述的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为多个且为U形折叠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左嵌入体包裹于中间基体折叠后的4M+2层和4M+3层外,所述的右嵌入体包裹于中间基体折叠后的4M+3层和4M+4层外,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基体为三层单元,所述的三层单元是由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上隔膜、负极极片和下隔膜组成,所述的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均为片状正极极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基体为三层单元,所述的三层单元是由从上至下顺次设置的上隔膜、正极极片和下隔膜组成,所述的左嵌入体和右嵌入体均为片状负极极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基体为隔膜,左嵌入体为片状负极极片,右嵌入体为片状正极极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基体为隔膜,左嵌入体为片状正极极片,右嵌入体为片状负极极片。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极片包括铜箔和涂覆于铜箔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包括铝箔和涂覆于铝箔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穿插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穿插式电芯制造装置进行制造操作,所述的穿插式电芯制造装置包括有水平导轨、滑动设置于水平导轨上的移动板、设置于移动板上端面上的压头、设置于水平导轨中部正上方的料带张力调节辊、设置于水平导轨左端部正上方的左嵌入体料箱、设置于水平导轨右端部正上方的右嵌入体料箱、以及两个设置于水平导轨正上方的左抚平辊和右抚平辊,所述的料带张力调节辊设置于竖直轨道内,从而在竖直轨道内滑动调节竖直方位,所述的左抚平辊位于料带张力调节辊和左嵌入体料箱之间,所述的右抚平辊位于料带张力调节辊和右嵌入体料箱之间,所述的左抚平辊和右抚平辊分别通过其上方对应的限位弹簧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座上,从而可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伸缩调节;所述的锂电池穿插式电芯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1)、初始状态下,移动板位于水平导轨的中部,中间基体的放卷端被压头压紧在移动板上,此时中间基体垂直于移动版,料带张力调节辊位于竖直轨道的最高端;(2)、移动板向水平导轨的右边移动,此时料带张力调节辊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中间基体处于张力拉紧状态;当移动板到达水平导轨的最右端时,右抚平辊抚平移动板上的中间基体后,上料机械手将右嵌入体从右嵌入体料盒中取出放在移动板的中间基体上,所述的右嵌入体的左部位于中间基体上且被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冲,王晨旭,程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