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60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底板,该散热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散热负载的散热槽,第二端面上形成有与散热底板一体成型的若干散热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散热负载统一收容于底板内,具有散热效果佳、降低散热成本、减小体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简化散热结构且降低散热成本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功率POI(PoitOfInterface,多系统合路平台)的散热,往往是在各个主要散热部件上设计散热齿,分别散热。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各个子散热部件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同时由于无法形成统一的导热渠道,散热效果差。又或者将散热齿装在POI机箱的一侧面,再将散热部件安装在该侧面的机箱内,这样机箱内的空间没有减小,但整个机箱的体积增大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小产品体积且降低散热成本的散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散热负载的散热槽,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有与散热底板一体成型的若干散热齿。优选地,所述散热槽自第一端面的表面内陷形成。优选地,所述散热齿自第二端面垂直向外延伸。优选地,所述散热槽对应的第二端面上的散热齿短于第二端面上其他位置的散热齿。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上还形成有至少一条用于容纳与散热负载连接的连线的线槽。优选地,所述线槽自第一端面的表面内陷形成。优选地,所述线槽包括靠近第一端面的侧边设置的侧边线槽及靠近第一端面的中部设置的中部线槽,靠近第一端面的侧边设置的散热负载的连线对应从所述侧边线槽走线,靠近第一端面的中部设置的散热负载的连线则对应从所述中部线槽走线。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一机箱,所述散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机箱上,作为该机箱的一侧壁。优选地,所述散热底板的第一端面为该机箱的内侧面。优选地,所述机箱为多系统合路平台的机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主要散热负载统一集中收容于底板内,这样,由于统一散热,可有效降低散热成本,同时降低了POI子模块设计难度。2、散热齿与底板一体式,且与散热负载同处底板高度内,散热效果事半功倍,且节约了机箱的内部空间,减小了机箱的体积。3、散热负载与机箱内其他设备连接的连线通过线槽走线,连线统一出于底板两侧和中部,方便电缆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负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有散热负载的散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多系统合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散热底板,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2、散热槽,3、散热负载,4、连线,5、侧边线槽,6、中部线槽,7、接头,8、散热齿,9、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结合图1、图3~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底板1,其整体呈一规则的方体结构,所述散热底板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这里的第一端面11即图1中所示的上端面,第一端面11上形成有多个散热槽2,用于容纳散热负载3,结合图2所示,每个散热槽2对应容纳一个散热负载3。本实施例中,散热槽2自第一端面11的表面内陷形成。散热槽2的形状及内陷深度分别根据散热负载3的形状和高度而设置,以使散热负载3完全容纳于散热槽2内。本实施例中,散热槽2的形状为或近似为圆柱形,且第一端面11上设置分别呈左、中、右分布的三组散热槽2,其中,左、右两组散热槽2各为3个,中间组散热槽2为2个。更进一步地,第一端面11上还设置至少一条线槽,用于容纳与散热负载连接的连线4,将所有连线4通过线槽统一走线,从而方便电缆安装。本实施例中,线槽与散热槽2一样,也是自第一端面11的表面内陷形成,其包括两条侧边线槽5和两条中部线槽6,其中,两条侧边线槽5在第一端面11上分别靠近散热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设置,两条中部线槽6靠近第一端面11的中部设置,这样,上述左、右两组散热槽2内的散热负载的连线4分别从对应侧的侧边线槽5走线,中间组的两个散热槽内的散热负载的连线4则分别从两条中部线槽6走线。每根从线槽伸出散热底板外的连线4各接一用于与电缆连接的接头7。第二端面12上形成有至少一条散热齿8,本实施例中,散热齿8与散热底板1一体成型。优选地,散热齿8自第二端面垂直向外延伸。另外,由于散热槽2占用散热底板1一定的高度,所以散热槽2对应第二端面上的散热齿8短于第二端面12内其他位置的散热齿8。散热齿8的设置条数根据散热底板1的宽度及散热要求而定。上述散热装置可安装于大功率的多系统合路平台上,对其主要的散热负载集中散热。具体地,多系统合路平台包括一机箱9,将上述散热底板1直接替换该机箱9的一侧面,即作为该机箱的一侧壁。其中,散热底板1的第一端面11作为该机箱的内侧面。散热负载3上的连线4则与机箱9内的其他设备连接。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散热负载的散热槽,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有与散热底板一体成型的若干散热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散热负载的散热槽,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有与散热底板一体成型的若干散热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自第一端面的表面内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自第二端面垂直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对应的第二端面上的散热齿短于第二端面上其他位置的散热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还形成有至少一条用于容纳与散热负载连接的连线的线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华杨岳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