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导热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58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45
本案涉及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其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电容器芯封装在外壳内,电容器芯的底部与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电容器芯的底部和外壳接触;其中,导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50~70重量份;戊二醛10~12重量份;月桂酸单甘油酯5~8重量份;导热材料20~30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容器芯的底部与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使导热效果达到最佳,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高温对电容器内部结构的损坏,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导热的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原有的电容器散热效果差,在电容器不能很好的散热能力,在长时间使用会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严重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电容器散热效果差,在电容器不能很好的散热能力,在长时间使用会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严重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其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所述电容器芯封装在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和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括25~30wt%Ti3SiC2、35~40wt%VxCr2-xGeC和30~40wt%氧化铝。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在所述VxCr2-xGeC中,0.8≤x≤1.2。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3~5重量份碳化钛。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氧化锆。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碳化钨。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锆酸锶。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氧化钐。优选的是,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中,所述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石墨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容器芯的底部与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使导热效果达到最佳,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高温对电容器内部结构的损坏,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案提出一实施例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电容器芯封装在外壳内,电容器芯的底部与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导热层与电容器芯的底部和外壳接触;其中,导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并辅以少量的戊二醛以保持硅脂的低油离度,但研究发现,当戊二醛相对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占比升高后,会降低硅脂的导热系数,并会影响导热材料的分散性;月桂酸单甘油酯的作用是提高导热材料与聚硅氧烷的兼容性,同时又可使聚硅氧烷长时间的保持稳定的膏胶状态,长期在高温下使用不软化不变稀,在低温下不变稠,不固化。作为本案另一实施例,导热材料包括25~30wt%Ti3SiC2、35~40wt%VxCr2-xGeC和30~40wt%氧化铝。Ti3SiC2、VxCr2-xGeC和氧化铝通过协同作用,使导热性能达到最佳。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VxCr2-xGeC中,0.8≤x≤1.2。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3~5重量份碳化钛。碳化钛被发现可以协调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导热系数,当然前提是以上述实施例的配方为基础,而脱离了上述实施例的配方,单纯的以碳化钛替换掉导热材料,虽然也能微弱的改进效果,但明显达不到导热材料对导热系数的改进程度。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氧化锆。氧化锆可协同碳化钛进一步提高其导热性能。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碳化钨。碳化钨可协同氧化锆、碳化钛提高其导热性能。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锆酸锶。锆酸锶的作用是增加导热层的储热时间,以防止热量还没来得及被传导出去,就返回给电容器。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氧化钐。氧化钐的作用是与锆酸锶产生协同作用,共同提高导热层的储热时间。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导热层还包括1~3重量份石墨烯。石墨烯可协同氧化锆、碳化钛和碳化钨提高其导热性能。表一列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含不同配方的导热层的具体组成及其性能参数:表一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其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所述电容器芯封装在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和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导热的电容器,其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所述电容器芯封装在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电容器芯的底部和外壳接触;其中,所述导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包括25~30wt%Ti3SiC2、35~40wt%VxCr2-xGeC和30~40wt%氧化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导热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VxCr2-xGeC中,0.8≤x≤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覆盆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