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源热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深层地热能是热应用领域最具价值和潜力的来源,主要是指地下2-3km,温度在70-90℃甚至更高范围的地层中蕴含的热能资源。中深层地热能热源充足,可利用价值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应用,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储量大、分布广、稳定性好等特点。就目前现状来看,对于中深地热层的有效利用温度差较小,单井换热量只有350kW-450kW左右。通过实验测量及数值模拟发现,造成地热井换热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循环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受热升温,水温与岩土层的温度趋近一致,由于温差不足无法进一步地热量交换,致使地源井管的热交换面积不能有效利用,导致单井热功率小,经济效益不高。另外,由于中深层地源井深度达到两千米以上,通过增大流量强化对流的方式会使得水阻力大增,泵能耗大增,内外管耐压强度大增,其能效提升程度也有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包括具有相互连通的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外套管(11)通过增压泵(2)和制冰桶(3)相连,所述的制冰桶(3)连接有低温制冷结构(4),所述的制冰桶(3)通过冷冻水泵(5)与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相连,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连接有冷凝器(62),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内套管(12)分别连接有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和/或低温制冷结构(4)的低温制冷压缩机组(4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61)与冷凝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包括具有相互连通的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外套管(11)通过增压泵(2)和制冰桶(3)相连,所述的制冰桶(3)连接有低温制冷结构(4),所述的制冰桶(3)通过冷冻水泵(5)与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相连,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连接有冷凝器(62),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内套管(12)分别连接有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和/或低温制冷结构(4)的低温制冷压缩机组(4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61)与冷凝器(62)之间设有能使蒸发器(61)与冷凝器(62)完成内部循环的高温制冷压缩机(7),且所述的冷凝器(62)通过供暖热水泵(8)输送至用户侧末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制冷结构(4)包括与制冰桶(3)一端相连且用于输送载冷剂的载冷剂输送泵(42),所述的载冷剂输送泵(42)通过低温制冷压缩机组(41)和制冰桶(3)另一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深层地源井闭式循环换热量提升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内套管(12)通过第一调节阀(13)和地源热泵机组(6)的蒸发器(61)相连,且所述的垂直套管式地埋管(1)的内套管(12)通过第二调节阀(14)连接有冷却水泵(15),且所述的冷却水泵(15)和低温制冷压缩机组(41)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调节阀(1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惊涛,秦祥熙,代伯清,金磊,石磊,丁伟翔,吴宏伟,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陆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