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091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包括监测仪主体、固定光源板和隔离杆,监测仪主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光源板,且两个固定光源板的底部均保持平行对正,监测仪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杆,且两个固定光源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离杆中,两个固定光源板的下端分别均匀分布有透光孔,且透光孔的中心点均一致,监测仪主体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脉冲板,且四个脉冲板均位于左右两端透光孔的下端。该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结构稳定,且可阻隔和反射外部光源,避免其进入到本产品中,同时不用受光路元件的位置、尺寸等多个方面的限制而降低本产品监测的便利性,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仪,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现有的光谱监测仪其激光器与外光路系统之间均采用传统光路元件实现光束的传输,而光路元件受到位置、尺寸等多个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业界的便携式监测的需求,此外,现有的光谱监测仪容易受到现场的光照影响而降低监测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光谱监测仪其激光器与外光路系统之间均采用传统光路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包括监测仪主体(1)、固定光源板(2)和隔离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主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光源板(2),且两个固定光源板(2)的底部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监测仪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杆(3),且两个固定光源板(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离杆(3)中,两个所述固定光源板(2)的下端分别均匀分布有透光孔(4),且透光孔(4)的中心点均一致,所述监测仪主体(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脉冲板(5),且四个脉冲板(5)均位于左右两端透光孔(4)的下端,所述四个脉冲板(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均衡发散槽(6),且均衡发散槽(6)的一侧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光谱监测仪,包括监测仪主体(1)、固定光源板(2)和隔离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主体(1)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光源板(2),且两个固定光源板(2)的底部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监测仪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离杆(3),且两个固定光源板(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隔离杆(3)中,两个所述固定光源板(2)的下端分别均匀分布有透光孔(4),且透光孔(4)的中心点均一致,所述监测仪主体(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脉冲板(5),且四个脉冲板(5)均位于左右两端透光孔(4)的下端,所述四个脉冲板(5)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均衡发散槽(6),且均衡发散槽(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脉冲板(5)中,并且四个脉冲板(5)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隔离杆(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光束槽(7),且稳定光束槽(7)呈“长方形”状,所述稳定光束槽(7)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离子板(701),且两个离子板(701)均呈“长方形”状,所述稳定光束槽(7)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膜孔(702),且两个膜孔(702)的一侧均呈“弧形”状,两个所述膜孔(70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金属膜板(703),且金属膜板(703)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于两个膜孔(702)的一侧;所述监测仪主体(1)包括套板(101)、均衡传输板(102)和防反射膜(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主体(1)内部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忠郭建文陈海彬刘宇朱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