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95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离心泵的介质流出口为普通的出水口不具有自吸效果的问题。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盖体,盖体的下端具有进水口,盖体的侧壁设有出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二,盖体的内侧壁设有两个涡流通道,出水口一的内端以及出水口二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涡流通道的外端相连通,出水口一的外端往外侧张开且偏移对应所述的涡流通道侧壁的延长线。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具有自吸效果较好且排水效率较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
本技术属于水泵
,涉及一种自吸式离心泵,特别是一种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
技术介绍
离心泵作为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离心泵主要由泵体、转轴、叶轮及轴封装置组成,泵体上设有介质进入口、介质流出口及连接介质进入口与介质流出口的流道。通常,叶轮多采用闭式叶轮,闭式叶轮对流道的要求较高,泵体内的流量需要设计为较宽的结构,而此类设计只能针对输送介质较大的工况时使用,对于小流量领域则无法实施对介质的输送。用于输送有颗粒的介质时,介质中的颗粒容易粘堵到闭式叶轮内,影响到离心力,也影响到离心泵的输送介质的性能;同时,介质中的颗粒会对泵体内部造成冲击腐蚀,使泵体及其内部零件过快的磨损,缩短了泵体的使用寿命。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双壳体小流量离心泵(申请号:201110431992.X),包括有泵体、轴封装置、设于泵体与轴封装置之间的泵盖、转轴及叶轮,泵体与泵盖之间设有流道,泵体上设有通过流道导通的介质进入口及介质流出口,叶轮与转轴联动连接并延伸至流道内,叶轮为开式叶轮,流道内设有泵体内衬及泵盖内衬,介质流出口与流道之间通过开设于泵体内衬上的扩散孔导通,该扩散孔的形状为圆锥形,与介质流出口衔接的一端为大端,与流道衔接的一端为小端;流道与叶轮的外轮廓适配,且流道的横截面呈圆柱形。但该离心泵的介质流出口为普通的出水口,不具有自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吸效果较好且排水效率较大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盖体,所述的盖体的下端具有进水口,所述的盖体的侧壁设有出水口一以及出水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的内侧壁设有两个涡流通道,所述的出水口一的内端以及所述的出水口二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涡流通道的外端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一的外端往外侧张开且偏移对应所述的涡流通道侧壁的延长线。在装配时,本双出口出水盖固连在自吸式离心泵的盖体上,叶轮位于本双出口出水盖的盖体内。在工作时,通过叶轮的转动,将进水口处的流体吸入到盖体内,并经过两个出水口排出,由于出水口一的外端往外侧张开并偏移涡流通道的延长线,因此部分水流经所偏移涡流通道的那部分出水口倒吸进盖体内侧,使自吸效果更好,增加了盖体内的压力,并通过两个出水口进行排水,具有排水效率较大的优点。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所述的出水口二沿着所述的涡流通道的切向延伸。出水口二沿着对应涡流通道的切向延伸,具有排水效果较好的优点。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所述的盖体的外端面上设有若干消旋板且所述的消旋板以所述的盖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通过消旋板使空气与水分离,使排出的流体的水压增大,提高了水泵的吸程。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所述的消旋板包括消旋板一以及消旋板二,所述的消旋板一与所述的消旋板二间隔设置,所述的消旋板二的高度高于所述的消旋板一的高度。采用上述设置,使消旋板一与消旋板二能够更好的对水气进行分离。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其中两个所述的消旋板二的外端伸出于所述的盖体的外侧壁。采用上述设置,使消旋板一与消旋板二能够更好的对水气进行分离。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所述的盖体的外侧壁设有若干连接凸体且所述的连接凸体以所述的盖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连接凸体为3-6个以盖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凸体并与泵体相固连,具有安装方便且通用性较强的优点。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所述的进水口的内侧壁设有圆环形的铜嵌件。叶轮的下端位于铜嵌件内,避免叶轮的下端与盖体的进水口的内侧壁粘连,避免卡住叶轮,使叶轮能够顺畅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具有以下优点:1、出水口一的外端往外侧张开并偏移涡流通道的延长线,因此部分水流经所偏移涡流通道的那部分出水口倒吸进盖体内侧,使自吸效果更好,增加了盖体内的压力,并通过两个出水口进行排水,具有排水效率较大的优点;2、通过消旋板使空气与水分离,使排出的流体的水压增大,提高了水泵的吸程;3、消旋板一与消旋板二间隔设置,消旋板二的高度高于消旋板一的高度,使消旋板一与消旋板二能够更好的对水气进行分离;4、连接凸体为3-6个以盖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凸体并与泵体相固连,具有安装方便且通用性较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双出口出水盖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盖体;1a、进水口;1b、出水口一;1c、出水口二;1d、涡流通道;2、消旋板;2a、消旋板一;2b、消旋板二;3、连接凸体;4、铜嵌件;5、自吸式离心泵;5a、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盖体1,盖体1的下端具有进水口1a,盖体1的侧壁设有出水口一1b以及出水口二1c,盖体1的内侧壁设有两个涡流通道1d,出水口一1b的内端以及出水口二1c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涡流通道1d的外端相连通,出水口一1b的外端往外侧张开且偏移对应所述的涡流通道1d侧壁的延长线。出水口二1c沿着对应涡流通道1d的切向延伸,具有排水效果较好的优点。在上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中,盖体1的外端面上设有若干消旋板2且消旋板2以盖体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通过消旋板2使空气与水分离,使排出的流体的水压增大,提高了水泵的吸程。消旋板2包括消旋板一2a以及消旋板二2a,消旋板一2a与消旋板二2a间隔设置,消旋板二2a的高度高于消旋板一2a的高度,两个以盖体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消旋板二2a的外端伸出于盖体1的外侧壁,使消旋板一2a与消旋板二2a能够更好的对水气进行分离。盖体1的外侧壁设有3-6个连接凸体3且连接凸体3以盖体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进水口1a的内侧壁设有圆环形的铜嵌件4。作为优选的,连接凸体3的数量为3个或者4个。在装配时,泵双出口出水盖固连在自吸式离心泵5的盖体1上,叶轮a5位于本双出口出水盖的盖体1内。在工作时,通过叶轮5a的转动,将进水口1a处的流体吸入到盖体1内,并经过两个出水口排出,由于其中一个出水口的外端往外侧张开并偏移涡流通道1d的延长线,因此部分水流经所偏移涡流通道1d的那部分出水口倒吸进盖体1内侧,使自吸效果更好,增加了盖体1内的压力,并通过两个出水口进行排水,具有排水效率较大的优点。叶轮5a的下端位于铜嵌件4内,避免叶轮5a的下端与盖体1的进水口1a的内侧壁粘连,避免卡住叶轮5a,使叶轮5a能够顺畅的转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盖体1、进水口1a、出水口一1b、出水口二1c、涡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盖体(1),所述的盖体(1)的下端具有进水口(1a),所述的盖体(1)的侧壁设有出水口一(1b)以及出水口二(1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1)的内侧壁设有两个涡流通道(1d),所述的出水口一(1b)的内端以及所述的出水口二(1c)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涡流通道(1d)的外端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一(1b)的外端往外侧张开且偏移对应所述的涡流通道(1d)侧壁的延长线。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包括一侧为开口的盖体(1),所述的盖体(1)的下端具有进水口(1a),所述的盖体(1)的侧壁设有出水口一(1b)以及出水口二(1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1)的内侧壁设有两个涡流通道(1d),所述的出水口一(1b)的内端以及所述的出水口二(1c)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涡流通道(1d)的外端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一(1b)的外端往外侧张开且偏移对应所述的涡流通道(1d)侧壁的延长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二(1c)沿着所述的涡流通道的切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1)的外端面上设有若干消旋板(2)且所述的消旋板(2)以所述的盖体(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均均朱运和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