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学清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7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对洁净水不能自洁、以及供水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塔、进水管、输水管、PLC控制器、液位计、第一止回阀、第一电磁阀、浊度传感器、水塔盖、水塔沉淀池、排垢管、抽水泵和第三电磁阀;输水管的自由端与用户进水管连接,输水管从连接有水塔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变频增压泵、第二电磁阀、管线水压传感器、增容杀菌管和第二止回阀,增容杀菌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为增容杀菌管内的洁净水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杀菌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对用户供水进行自洁,并且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在生活中家庭用水一般是在水源地通过管道输送,水源地一般是从江河湖泊中汲取自然水资源进行依次灌入沉淀池及消毒池进行沉淀消毒后存储至洁净水蓄水池中,当洁净水蓄水池中的洁净水出现浑浊时,会影响用户用水的洁净度,不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同时,现有技术在供水时,都是靠人工现场操控,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对洁净水不能自洁、以及供水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包括水塔,连接于所述水塔上部的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水塔下部的输水管,以及均设于所述水塔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和液位计;所述进水管的自由端与外界水源连接用于为所述水塔输入洁净水,所述进水管上从连有所述水塔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水塔从下至上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用于检测所述水塔内洁净水的浑浊度的浊度传感器,所述水塔顶部密封盖接有水塔盖,所述水塔底部一体成型有半圆形水塔沉淀池,所述水塔沉淀池底部连接有排垢管,所述排垢管从连接有所述水塔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抽水泵和第三电磁阀;所述输水管的自由端与用户进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从连接有水塔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变频增压泵、第二电磁阀、管线水压传感器、增容杀菌管和第二止回阀,所述增容杀菌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为所述增容杀菌管内的洁净水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杀菌灯;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变频增压泵、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管线水压传感器、所述液位计、所述浊度传感器、所述抽水泵、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紫外杀菌灯功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增容杀菌管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在所述输水管上,并且所述增容杀菌管的管径至少为所述输水管的管径的两倍。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二止回阀和所述增容杀菌管之间连接有泄压管,并且所述泄压管上设有与所述PLC控制器功能连接的第四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上位于所述管线水压传感器和增容杀菌管之间设有常开式检修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水塔的下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水塔内洁净水水压的水塔水压传感器,并且所述水塔水压传感器与所述输水管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水塔上部位于所述进水管上方连接有溢流管,并且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五电磁阀和所述水塔水压传感器功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塔盖上开设有清洗维修天窗,并且所述水塔盖上铰接有用于开启或密封关闭所述清洗维修天窗的天窗盖。进一步地,所述水塔外壁正面等距设有两个以上用于维修人员从所述水塔底部攀爬至所述水塔顶部的攀爬踏脚。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为西门子S7-300型PL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对用户供水进行自洁,并且自动化程度高。(2)本技术在水塔上设PLC控制器,并且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水质监测传感器、变频增压泵、第二电磁阀、管线水压传感器、液位计和紫外杀菌灯功能连接,液位计实时检测水塔内水位信息,并将所检测到的水位信息传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水位信息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闭,以实现为水塔蓄入洁净水的目的,过程中,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常开以为用户供水,管线水压传感器实时检测输水管内水压信息,并将输水管内水压信息实时传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变频增压泵运行,以保证供水水压恒定在一定范围内,过程中,水质监测传感器实时检测输水管内水质检测信息传送至PLC控制器,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的水质检测信息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紫外杀菌灯开启对增容杀菌管内洁净水进行杀菌消毒,以保证供水符合标准,如此可以实现对所供水进行自动杀菌消毒的目的,不仅能保证供水安全,同时自动化程度高。(3)本技术通过在水塔底部设与水塔一体成型的水塔沉淀池,水塔从下至上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用于检测所述水塔内洁净水的浑浊度的浊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实时对水塔内洁净水进行浑浊度检测,并将所检测到的信息实时传送至PLC控制器,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的浑浊度信息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以停止进水及供水,使水塔内的洁净水进行沉淀自洁,自洁过程中PLC控制器定时控制第三电磁阀和抽水泵先后短暂开启(比如每次开启2-5S),以将水塔沉淀池底部沉淀有浑浊物的水抽出外排他用,以清除水塔内洁净水中的浑浊源,自洁过程中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的浑浊度信息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以回复供水,过程中液位计实时将水塔内水位信息传送至PLC控制器,当液位计传送给PLC控制器的信息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以为水塔蓄水;如此可有效实现供水自洁。(4)本技术在输水管上设泄压管,泄压管上设第四电磁阀,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管线水压传感器所传送的管线水压信息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第四电磁阀开启以对输水管进行泄压,防止管线爆裂,不仅能使供水更加安全,同时还能延长输水管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5)本技术增容杀菌管管径至少为输水管管径的两倍,可有效降低管线水压,同时通过增容杀菌管的增容作用,可降低增容杀菌管内的水流速度,可以使紫外杀菌灯能够更好地对增容杀菌管内的洁净水进行消毒杀菌;同时增容杀菌管通过法兰连接在输水管上,同时输水管上设有检修截止阀,可方便对增容杀菌管进行检修。(6)本技术通过在水塔上部设溢流管,并且在溢流管上设第五电磁阀,在水塔下部设水塔水压传感器,水塔水压传感器实时检测水塔内的水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水压信息实时传送至PLC控制器,当PLC控制器接收到的信息达到预设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五电磁阀开启泄流,以防止特俗情况下(比如进水管或输水管故障造成水塔满溢)水塔被涨裂。(7)本技术在水塔外壁正面等距设有两个以上用于维修人员从水塔底部攀爬至水塔顶部的攀爬踏脚,水塔盖上开设有清洗维修天窗,并且水塔盖上铰接有用于开启或密封关闭清洗维修天窗的天窗盖,可极大方便维修人员对水塔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增容杀菌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各电子器件连接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水塔、2-进水管、3-输水管、4-PLC控制器、5-水塔盖、6-水塔沉淀池、7-第一止回阀、8-第一电磁阀、9-水质监测传感器、10-变频增压泵、11-第二电磁阀、12-管线水压传感器、13-增容杀菌管、14-检修截止阀、15-液位计、16-排垢管、17-浊度传感器、18-抽水泵、19-第三电磁阀、20-紫外杀菌灯、21-泄压管、22-第四电磁阀、23-溢流管、24-第五电磁阀、25-水塔水压传感器、26-天窗盖、27-攀爬踏脚、28-第二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对用户供水进行自洁,并且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包括水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塔(1),连接于所述水塔(1)上部的进水管(2),连接于所述水塔(1)下部的输水管(3),以及均设于所述水塔(1)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4)和液位计(15);所述进水管(2)的自由端与外界水源连接用于为所述水塔(1)输入洁净水,所述进水管(2)上从连有所述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7)和第一电磁阀(8);所述水塔(1)从下至上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用于检测所述水塔(1)内洁净水的浑浊度的浊度传感器(17),所述水塔(1)顶部密封盖接有水塔盖(5),所述水塔(1)底部一体成型有半圆形水塔沉淀池(6),所述水塔沉淀池(6)底部连接有排垢管(16),所述排垢管(16)从连接有所述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抽水泵(18)和第三电磁阀(19);所述输水管(3)的自由端与用户进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3)从连接有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9)、变频增压泵(10)、第二电磁阀(11)、管线水压传感器(12)、增容杀菌管(13)和第二止回阀(28),所述增容杀菌管(13)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为所述增容杀菌管(13)内的洁净水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杀菌灯(20);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8)、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9)、所述变频增压泵(10)、所述第二电磁阀(11)、所述管线水压传感器(12)、所述液位计(15)、所述浊度传感器(17)、所述抽水泵(18)、所述第三电磁阀(19)和所述紫外杀菌灯(20)功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塔(1),连接于所述水塔(1)上部的进水管(2),连接于所述水塔(1)下部的输水管(3),以及均设于所述水塔(1)外侧壁上的PLC控制器(4)和液位计(15);所述进水管(2)的自由端与外界水源连接用于为所述水塔(1)输入洁净水,所述进水管(2)上从连有所述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7)和第一电磁阀(8);所述水塔(1)从下至上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用于检测所述水塔(1)内洁净水的浑浊度的浊度传感器(17),所述水塔(1)顶部密封盖接有水塔盖(5),所述水塔(1)底部一体成型有半圆形水塔沉淀池(6),所述水塔沉淀池(6)底部连接有排垢管(16),所述排垢管(16)从连接有所述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抽水泵(18)和第三电磁阀(19);所述输水管(3)的自由端与用户进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3)从连接有水塔(1)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9)、变频增压泵(10)、第二电磁阀(11)、管线水压传感器(12)、增容杀菌管(13)和第二止回阀(28),所述增容杀菌管(13)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用于为所述增容杀菌管(13)内的洁净水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杀菌灯(20);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8)、所述水质监测传感器(9)、所述变频增压泵(10)、所述第二电磁阀(11)、所述管线水压传感器(12)、所述液位计(15)、所述浊度传感器(17)、所述抽水泵(18)、所述第三电磁阀(19)和所述紫外杀菌灯(20)功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清安波谢文浩刘桐玮裴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吕学清安波谢文浩刘桐玮裴瑞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