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70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56
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包括两列立柱,立柱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为透明材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柱的内侧,其中一个立柱内开设柱形槽,柱形槽与对应的立柱的中心线共线,柱形槽的一侧上部开设透槽,透槽与外界相通,透槽内通过固定杆和轴承安装圆柱齿轮,其中一个立柱的外周开设一圈凹槽,凹槽与透槽内部相通,且凹槽与透槽的高度相等。锥形帽同样选用透明材质,便于人们观察锥形帽内的鱼食含量,且锥形帽不会遮挡人们的视线,避免对观赏鱼群造成不适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园林景观和机械结构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观赏园林时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园林的客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设计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
技术介绍
廊架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中,常设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供休息和点景,也可以和亭、廊、水榭等结合,组成外形美观的园林建筑群。但现有水上园林廊架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园林水源中大多养有景观鱼,人们通常会在廊架上喂食这些景观鱼,用以观赏、消遣,人们只能站在廊架一侧投食,且投食范围较小,吸引过来的鱼的数量较少,鱼群过度集中,现有廊架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且在观赏时,儿童需要将身体探出廊架外观看,以致落水可能性较高,具有不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包括两列立柱,立柱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为透明材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柱的内侧,其中一个立柱内开设柱形槽,柱形槽与对应的立柱的中心线共线,柱形槽的一侧上部开设透槽,透槽与外界相通,透槽内通过固定杆和轴承安装圆柱齿轮,其中一个立柱的外周开设一圈凹槽,凹槽与透槽内部相通,且凹槽与透槽的高度相等,凹槽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立柱(1),立柱(1)之间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为透明材质,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柱(1)的内侧,其中一个立柱(1)内开设柱形槽(3),柱形槽(3)与对应的立柱(1)的中心线共线,柱形槽(3)的一侧上部开设透槽(4),透槽(4)与外界相通,透槽(4)内通过固定杆和轴承安装圆柱齿轮(5),其中一个立柱(1)的外周开设一圈凹槽(6),凹槽(6)与透槽(4)内部相通,且凹槽(6)与透槽(4)的高度相等,凹槽(6)内设有齿圈(7),且齿圈(7)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凹槽(6)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柱形槽(3)的内壁开设一圈环形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园林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立柱(1),立柱(1)之间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为透明材质,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立柱(1)的内侧,其中一个立柱(1)内开设柱形槽(3),柱形槽(3)与对应的立柱(1)的中心线共线,柱形槽(3)的一侧上部开设透槽(4),透槽(4)与外界相通,透槽(4)内通过固定杆和轴承安装圆柱齿轮(5),其中一个立柱(1)的外周开设一圈凹槽(6),凹槽(6)与透槽(4)内部相通,且凹槽(6)与透槽(4)的高度相等,凹槽(6)内设有齿圈(7),且齿圈(7)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凹槽(6)的顶面和底面接触配合,柱形槽(3)的内壁开设一圈环形槽(8),环形槽(8)与透槽(4)内部相通,且环形槽(8)与透槽(4)的高度相等,柱形槽(3)的内壁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轴(9)的上部外周,第一转轴(9)的外周上部固定安装齿轮(10),齿轮(10)位于环形槽(8)内,齿轮(10)与环形槽(8)间隙配合,圆柱齿轮(5)分别同时与齿轮(10)、齿圈(7)啮合,第一转轴(9)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11),柱形槽(3)的一侧下部开设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与外界相通,第一通孔(12)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轴(13)的外周,第二转轴(13)从第一通孔(12)内穿过,第二转轴(13)的内端固定安装同样的第一伞齿轮(11),两个第一伞齿轮(11)相互啮合,第二转轴(13)的外端固定安装大齿轮(14),支撑板(2)的下方设有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的外周通过轴承和固定杆连接支撑板(2)的底面,第三转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小齿轮(16),小齿轮(16)与大齿轮(14)啮合,第三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17),支撑板(2)的顶面开设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的底面与外界相通,第二通孔(18)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下料管(19)的外周,下料管(19)的顶面与支撑板(2)的顶面平齐,下料管(19)的外周固定安装同样的第二伞齿轮(17),两个第二伞齿轮(17)相互啮合,下料管(19)的下端固定安装锥形帽(20),锥形帽(20)的顶面面积小于其底面面积,下料管(19)与锥形帽(20)内部相通,锥形帽(20)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隔板(21)的外周,隔板(21)的顶面开设数个下料槽(22),下料槽(22)均匀分布于隔板(21)顶面,且下料槽(22)的底面均与锥形帽(20)内部相通,锥形帽(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喜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