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68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楼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它包括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末尾锥齿轮、齿圈、行星轮等,其中第二转轴上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末尾锥齿轮的同步旋转,使得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能实现同步动作;当整个变形楼梯变形后,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楼梯斜坡,轮椅很容易从地面经斜坡推到进门口处的台面上,避免了有些居民楼的设计没有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小斜坡时,轮椅需要多人合力抬到进门口处的台面上的麻烦。同时,结构的设计也保证了处于倾斜状态的踏板不会产生晃动,保证了轮椅能够顺利从地面上到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
本专利技术属于楼梯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
技术介绍
目前居民楼的传统进门口一般都有三到五个台阶的小楼梯,以便居民进出;现在文明社会倡导人性化设计,在很多新建居民楼进门口的小楼梯一侧有专门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小斜坡,这样残疾人就能自由的进出设有台阶的进门口了。但是,对于以前很多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居民楼来说,其进门口只有供正常人使用的小楼梯,这对残疾人用轮椅进出这样的居民楼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能使残疾人用轮椅上下进门口处的小楼梯,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可变形为斜坡的,供轮椅上下的小楼梯。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第二支撑板、底座、第一支撑板、防尘壳体、侧壳板、把手板、第一转轴、第三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末尾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齿圈、圆盘、皮带、支撑环、太阳轮、行星轮,其中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防尘壳体安装在底座上,且防尘壳体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侧面相连接;侧壳板安装在防尘壳体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上;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的一端位于防尘壳体内;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安装平面与底座成30度角,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第二转轴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转轴与底座成30度夹角;第二转轴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末尾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三台阶机构相配合;末尾锥齿轮与末尾阶机构相配合;第三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构成的夹角为30度;第三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板;支撑环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支撑环位于第四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三转轴的一端通过轴套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另一端安装有圆盘;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位于圆盘与第一支撑板之间;齿圈安装在圆盘远离第三转轴的盘面上;齿圈通过旋转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支撑环中;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的圆孔中;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穿过侧壳板且安装有把手板;把手板位于防尘壳体外,太阳轮位于防尘壳体内;两个行星轮均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且两个行星轮对称地分布在太阳轮的两侧;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包括支撑杆、导块弹簧、摆板、导轨、长杆套、踏板、弧形隔板、导块、传递齿轮、固定轴、第二皮带轮、连接杆、弧形齿条、锥齿、固定块,其中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圆孔中,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的圆孔且位于防尘壳体内;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杆套;踏板的一侧安装在长杆套的外圆面上,另一侧的下表面安装有弧形隔板;支撑杆位于防尘壳体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摆板;弧形齿条安装在摆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上;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导轨位于摆板之下;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导轨中;导块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导轨的内壁面上;导块弹簧位于导轨中;固定轴的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中具有贯通的圆孔;传递齿轮嵌套在固定轴的外圆面上,且传递齿轮位于导块与固定块之间;第二皮带轮嵌套在固定轴的外圆面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导块与传递齿轮之间;四个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传递齿轮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四个连接杆沿着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第二皮带轮的侧面上;传递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传递齿轮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具有锥齿;踏板和摆板共线。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上述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台阶机构与第二台阶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台阶机构除去第二皮带轮和连接杆便是第二台阶机构。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固定块的圆孔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三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末尾锥齿轮与末尾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第二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第二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第三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第三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末尾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上述第三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第二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第三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和末尾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相配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中的支撑杆的轴心所构成的连线与底座的上表面成3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第一台阶机构,导轨与底座成垂直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第一台阶机构,导块弹簧为压缩弹簧;导块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第一台阶机构,当摆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导块位于导轨的顶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第一台阶机构,上述弧形隔板的弧度所在的圆心与支撑杆的轴心同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于第一台阶机构,上述弧形齿条的弧度所在的圆心与支撑杆的轴心同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第一台阶机构与末尾台阶机构之间第二台阶机构数量为一个的替换方案,上述第二台阶机构的数量为2或3或4或5。本专利技术中把手板、第一转轴、太阳轮、行星轮、齿圈、圆盘、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转轴和皮带的设计在于:把手板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可以使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带动太阳轮旋转,太阳轮经行星轮带动齿圈旋转,齿圈经圆盘和第三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经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和连接杆的作用是:第二皮带轮可以经连接杆带动传递齿轮旋转。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第二支撑板、底座、第一支撑板、防尘壳体、侧壳板、把手板、第一转轴、第三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末尾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齿圈、圆盘、皮带、支撑环、太阳轮、行星轮,其中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防尘壳体安装在底座上,且防尘壳体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侧面相连接;侧壳板安装在防尘壳体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上;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的一端位于防尘壳体内;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安装平面与底座成30度角,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第二转轴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转轴与底座成30度夹角;第二转轴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末尾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三台阶机构相配合;末尾锥齿轮与末尾阶机构相配合;第三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构成的夹角为30度;第三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板;支撑环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支撑环位于第四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三转轴的一端通过轴套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另一端安装有圆盘;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位于圆盘与第一支撑板之间;齿圈安装在圆盘远离第三转轴的盘面上;齿圈通过旋转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支撑环中;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的圆孔中;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穿过侧壳板且安装有把手板;把手板位于防尘壳体外,太阳轮位于防尘壳体内;两个行星轮均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且两个行星轮对称地分布在太阳轮的两侧;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包括支撑杆、导块弹簧、摆板、导轨、长杆套、踏板、弧形隔板、导块、传递齿轮、固定轴、第二皮带轮、连接杆、弧形齿条、锥齿、固定块,其中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圆孔中,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的圆孔且位于防尘壳体内;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杆套;踏板的一侧安装在长杆套的外圆面上,另一侧的下表面安装有弧形隔板;支撑杆位于防尘壳体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摆板;弧形齿条安装在摆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上;导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导轨位于摆板之下;导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导轨中;导块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在导轨的内壁面上;导块弹簧位于导轨中;固定轴的一端安装在导块上,另一端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中具有贯通的圆孔;传递齿轮嵌套在固定轴的外圆面上,且传递齿轮位于导块与固定块之间;第二皮带轮嵌套在固定轴的外圆面上,且第二皮带轮位于导块与传递齿轮之间;四个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传递齿轮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四个连接杆沿着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第二皮带轮的侧面上;传递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传递齿轮远离第二皮带轮的一端具有锥齿;踏板和摆板共线;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上述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台阶机构与第二台阶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台阶机构除去第二皮带轮和连接杆便是第二台阶机构;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固定块的圆孔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三台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末尾锥齿轮与末尾阶机构中传递齿轮的锥齿相啮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第二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第二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第三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第三台阶机构中弧形隔板与末尾台阶机构中的长杆套的外圆面相切;上述第三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第二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第三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和末尾台阶机构中的弧形隔板相配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中的支撑杆的轴心所构成的连线与底座的上表面成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基于皮带传动的变形楼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第二支撑板、底座、第一支撑板、防尘壳体、侧壳板、把手板、第一转轴、第三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末尾锥齿轮、第三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齿圈、圆盘、皮带、支撑环、太阳轮、行星轮,其中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防尘壳体安装在底座上,且防尘壳体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侧面相连接;侧壳板安装在防尘壳体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上;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末尾台阶机构的一端位于防尘壳体内;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的安装平面与底座成30度角,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第二转轴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转轴与底座成30度夹角;第二转轴沿轴线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末尾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三台阶机构相配合;末尾锥齿轮与末尾阶机构相配合;第三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三支撑板与底座之间构成的夹角为30度;第三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台阶机构、第二台阶机构、第三台阶机构和末尾台阶机构相配合;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固定板;支撑环通过第二固定板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支撑环位于第四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三转轴的一端通过轴套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安装有防尘壳体的侧面上,另一端安装有圆盘;第一皮带轮安装在第三转轴上,且第一皮带轮位于圆盘与第一支撑板之间;齿圈安装在圆盘远离第三转轴的盘面上;齿圈通过旋转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支撑环中;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四固定板的圆孔中;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穿过侧壳板且安装有把手板;把手板位于防尘壳体外,太阳轮位于防尘壳体内;两个行星轮均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且两个行星轮对称地分布在太阳轮的两侧;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与第一台阶机构相配合;上述第一台阶机构包括支撑杆、导块弹簧、摆板、导轨、长杆套、踏板、弧形隔板、导块、传递齿轮、固定轴、第二皮带轮、连接杆、弧形齿条、锥齿、固定块,其中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圆孔中,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的圆孔且位于防尘壳体内;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的外圆面上固定安装有长杆套;踏板的一侧安装在长杆套的外圆面上,另一侧的下表面安装有弧形隔板;支撑杆位于防尘壳体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摆板;弧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