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单开门或多开门的电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曳引电梯,大多为单开门或者前后双通开门的电梯,针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也有部分电梯做到了三开门,更有甚者做到了四开门。这种多开门的电梯,大大增强了电梯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以四面开门电梯为例,大多数为有机房结构,电梯使用受到限制,且井道利用率低,很大的井道里只能装很小的电梯;也有一些无机房结构的四开门电梯,但结构复杂,返绳轮众多,且钢丝绳相互交叉,存在磨损严重等安全风险,另外,固定导轨时不用导轨支架,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井道的提升高度太高时将影响到导轨的强度,从而影响到电梯的运行质量,存在安全风险,所以层站一般不会太多,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井道利用率的电梯,并且可实现四面开门结构。进一步还可以降低安全风险。一种改进的电梯,包括曳引机、对重和轿厢,所述对重和轿厢布置在井道内,所述轿厢顶部设有绳头组合;所述对重至少两组,在井道内设有避让轿厢开门区域的至少两条对重通道,各组对重分别沿其中一条对重通道升降;所述曳引机上绕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电梯,包括曳引机、对重和轿厢,所述对重和轿厢布置在井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顶部设有绳头组合;所述对重至少两组,在井道内设有避让轿厢开门区域的至少两条对重通道,各组对重分别沿其中一条对重通道升降;所述曳引机上绕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绳头组合连接,牵引索的另一端分别至少两股,各股分别绕经相应的导向轮后与其中一组对重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电梯,包括曳引机、对重和轿厢,所述对重和轿厢布置在井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顶部设有绳头组合;所述对重至少两组,在井道内设有避让轿厢开门区域的至少两条对重通道,各组对重分别沿其中一条对重通道升降;所述曳引机上绕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绳头组合连接,牵引索的另一端分别至少两股,各股分别绕经相应的导向轮后与其中一组对重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有两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轿架以及安装在轿架上的轿厢壁,所述轿架包括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包括相互交叉的主上梁和副上梁,下梁包括相互交叉的主下梁和副下梁,主上梁与主下梁相互平行且位置相应的端部通过直梁相连,副上梁与副下梁相互平行且位置相应的端部通过竖拉杆相连,轿厢壁上安装有轿门,轿门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置处在上、下梁的叉口区域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和竖拉杆处于井道的四角区域,直梁与井道之间为导向通道,在该导向通道内设有固定在井道内的轿厢导轨,轿架上安装有与各轿厢导轨相配合的导靴,竖拉杆与井道之间为对重通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采用曳引比1:1绕置方式。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包括位于主上梁一端的第一导向通道,以及位于主上梁另一端的第二导向通道;在第一导向通道处还安装有检修梯,所述检修梯为可折叠式检修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井道顶部设有限速器,在第二导向通道处还设有分别与限速器以及轿厢联动的限速器拉绳。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井道与轿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布置在第二导向通道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民,梁鑫旺,张文欣,邱建龙,李中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