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85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包括电梯本体,电梯本体中心位置处连接有与电梯本体相适配的卡接口,电梯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基座两侧均设置有与电梯本体相连接的滑轨,滑轨之间安装有位于电梯本体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顶部通过吊轮连接有板绳轮,板绳轮顶部安装有位于电梯本体上方的承重梁,吊轮顶部贯穿承重梁并延伸至承重梁外部,吊轮顶部与导向轮传动连接,导向轮底部通过吊轮与承重梁顶部的曳引轮相互连接,曳引轮底部连接有位于承重梁和固定板之间的对重绳轮,对重绳轮顶部连接有置于承重梁外部的输出电机。有益效果:通过稳定的传送结构有效的提高的电梯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An elevator with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with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including an elevator body, a card interface adapted to the elevator body is connect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elevator body, a bas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levator body, and slides connected with the elevator body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ides.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lab rope wheel through a lifting wheel. A load-bearing beam located above the lifting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slab rope wheel. The top of the lifting wheel runs through the load-bearing beam a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load-bearing beam. The top of the lift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wheel, and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or wheel at the top of the load-bearing beam. The bottom of the traction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counterweight rope wheel located between the load-bearing beam and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counterweight rop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put motor arranged outside the load-bearing beam. Beneficial effect: Through stab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safety of the elevator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梯也在走进千家万户,目前的电梯结构单一,功能较为简单,长时间运输过程会对传送结构带来较大的负荷,影响到电梯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效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中心位置处连接有与所述电梯本体相适配的卡接口,所述电梯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梯本体相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之间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通过吊轮连接有板绳轮,所述板绳轮顶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上方的承重梁,所述吊轮顶部贯穿所述承重梁并延伸至所述承重梁外部,所述吊轮顶部与导向轮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底部通过所述吊轮与所述承重梁顶部的曳引轮相互连接,所述曳引轮底部连接有位于所述承重梁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对重绳轮,所述对重绳轮顶部连接有置于所述承重梁外部的输出电机,所述固定板外壁中心处安装有与所述承重梁相连接的上梁,所述上梁两侧均设置有防震构件,所述防震构件一侧远离所述上梁一端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支架,所述支架顶部通过基座固定台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内壁顶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侧连接有置于所述固定板外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两侧设有以所述支撑件中心为对称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电梯本体顶端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夹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均设置有位于所述承重梁底部的端板。进一步的,所述上梁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内壁底部的折弯件。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基座固定台和所述防震构件之间的内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电梯本体设置基座连接的滑轨,可以让电梯在上下移动时并且能够通过基座固定停止,板绳轮上承重梁连接的导向轮,配合对重绳轮连接的输出电机,可以增加电梯本体与传动结构间的稳定性,保证电梯的正常工作,端板上的固定板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电梯的稳定性,减小承重梁所受到的压力,这样的装置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电梯的实用性,通过稳定的传送机构有效的提高的电梯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安全性能高电梯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安全性能高电梯俯视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电梯本体;2、卡接口;3、基座;4、滑轨;5、固定板;6、吊轮;7、板绳轮;8、承重梁;9、导向轮;10、曳引轮;11、对重绳轮;12、输出电机;13、上梁;14、防震构件;15、支架;16、基座固定台;17、伸缩杆;18、支撑件;19、缓冲垫;20、夹块;21、端板;22、折弯件;23、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包括电梯本体1,所述电梯本体1中心位置处连接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适配的卡接口2,所述电梯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3,所述基座3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连接的滑轨4,所述滑轨4之间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顶部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顶部通过吊轮6连接有板绳轮7,所述板绳轮7顶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上方的承重梁8,所述吊轮6顶部贯穿所述承重梁8并延伸至所述承重梁8外部,所述吊轮6顶部与导向轮9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9底部通过所述吊轮6与所述承重梁8顶部的曳引轮10相互连接,所述曳引轮10底部连接有位于所述承重梁8和所述固定板5之间的对重绳轮11,所述对重绳轮11顶部连接有置于所述承重梁8外部的输出电机12,所述固定板5外壁中心处安装有与所述承重梁8相连接的上梁13,所述上梁13两侧均设置有防震构件14,所述防震构件14一侧远离所述上梁13一端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支架15,所述支架15顶部通过基座固定台16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内壁顶部的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一侧连接有置于所述固定板5外部的支撑件18,所述支撑件18两侧设有以所述支撑件18中心为对称的缓冲垫19,所述缓冲垫19的数量为两个。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本体1顶端一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板5相连接的夹块20。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5顶端两侧均设置有位于所述承重梁8底部的端板21。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梁13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内壁底部的折弯件22。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5一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基座固定台16和所述防震构件14之间的内腔23。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梁13连接的防震构件14来说,不仅对支架15和上梁间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也可以有效的将基座固定台16受到的压力通过支架15传递到防震构件14上,减轻固定板5所受到的压力,有利于电梯工作。同样的,在具体应用时,也可采用其他相关的技术方案来进行替代,例如,配合连接作用的卡接口2和具有保护减压效果的折弯件22,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但对于对应的替代方案也应当理解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梯本体1设置基座3连接的滑轨4,可以让电梯在上下移动时并且能够通过基座3固定停止,板绳轮7上承重梁8连接的导向轮9,配合对重绳轮11连接的输出电机12,可以增加电梯本体1与传动结构间的稳定性,保证电梯的正常工作,端板21上的固定板5可以进一步的增加电梯的稳定性,减小承重梁8所受到的压力,这样的装置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电梯的实用性,通过稳定的传送机构有效的提高的电梯的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包括电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1)中心位置处连接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适配的卡接口(2),所述电梯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3),所述基座(3)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连接的滑轨(4),所述滑轨(4)之间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顶部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顶部通过吊轮(6)连接有板绳轮(7),所述板绳轮(7)顶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上方的承重梁(8),所述吊轮(6)顶部贯穿所述承重梁(8)并延伸至所述承重梁(8)外部,所述吊轮(6)顶部与导向轮(9)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9)底部通过所述吊轮(6)与所述承重梁(8)顶部的曳引轮(10)相互连接,所述曳引轮(10)底部连接有位于所述承重梁(8)和所述固定板(5)之间的对重绳轮(11),所述对重绳轮(11)顶部连接有置于所述承重梁(8)外部的输出电机(12),所述固定板(5)外壁中心处安装有与所述承重梁(8)相连接的上梁(13),所述上梁(13)两侧均设置有防震构件(14),所述防震构件(14)一侧远离所述上梁(13)一端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支架(15),所述支架(15)顶部通过基座固定台(16)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内壁顶部的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一侧连接有置于所述固定板(5)外部的支撑件(18),所述支撑件(18)两侧设有以所述支撑件(18)中心为对称的缓冲垫(19),所述缓冲垫(19)的数量为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梯,包括电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1)中心位置处连接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适配的卡接口(2),所述电梯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3),所述基座(3)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梯本体(1)相连接的滑轨(4),所述滑轨(4)之间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顶部的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顶部通过吊轮(6)连接有板绳轮(7),所述板绳轮(7)顶部安装有位于所述电梯本体(1)上方的承重梁(8),所述吊轮(6)顶部贯穿所述承重梁(8)并延伸至所述承重梁(8)外部,所述吊轮(6)顶部与导向轮(9)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9)底部通过所述吊轮(6)与所述承重梁(8)顶部的曳引轮(10)相互连接,所述曳引轮(10)底部连接有位于所述承重梁(8)和所述固定板(5)之间的对重绳轮(11),所述对重绳轮(11)顶部连接有置于所述承重梁(8)外部的输出电机(12),所述固定板(5)外壁中心处安装有与所述承重梁(8)相连接的上梁(13),所述上梁(13)两侧均设置有防震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华饶良涛周秋冬周轩吴江游华英闵婕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