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敏宏专利>正文

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837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榈蜡12‑16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16份、无机填料5‑7份、硬脂酸钙5‑7份、碳纤维粉20‑25份、玻璃纤维粉8‑12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静电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刚性、低收缩以及低光泽的特点,还能够保证其的强度,先将各原料通过分散剂进行分散,然后利用偶联剂重新结合,有效提高了各原料之间结合的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随着聚丙烯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对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榈蜡12-16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16份、无机填料5-7份、硬脂酸钙5-7份、碳纤维粉20-25份、玻璃纤维粉8-12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静电剂1-3份。优选的,聚丙烯、多元醇、棕榈蜡的重量比为55-65:23-27:13-15。优选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3-15:5.5-6.5:5.5-6.5。优选的,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的重量比为22-24:9-11。优选的,分散剂、偶联剂、抗氧剂、防静电剂的重量比为3.5-4.5:3.5-4.5:1.5-2.5:1.5-2.5。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5-65份、多元醇23-27份、棕榈蜡13-1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15份、无机填料5.5-6.5份、硬脂酸钙5.5-6.5份、碳纤维粉22-24份、玻璃纤维粉9-11份、分散剂3.5-4.5份、偶联剂3.5-4.5份、抗氧剂1.5-2.5份、防静电剂1.5-2.5份。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的最优配方如下:聚丙烯60份、多元醇25份、棕榈蜡14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4份、无机填料6份、硬脂酸钙6份、碳纤维粉23份、玻璃纤维粉10份、分散剂4份、偶联剂4份、抗氧剂2份、防静电剂2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将聚丙烯、多元醇以及棕榈蜡依次缓慢置入熔炼器内,并对其进行熔炼,在熔炼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实时混合搅拌,待其完全熔炼后,再次向其中添加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以及硬脂酸钙,并在220-2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融合,形成第一混合液;S2、将分散剂置于其中,并静置5-9min,然后在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以及偶联剂同时置于其中,在150-190摄氏度的环境中混合反应12-20min,完成后,取出冷却成型,即形成混合基料;S3、待S2完成后,将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经双螺杆挤出机在320-340摄氏度的温度下熔融剪切、混炼、挤出造粒并在挤出造粒的过程中,将抗氧剂以及防静电剂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在其外表面,待其完成冷却干燥后,即得到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优选的,在S1中的无机填料具体为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混合物,且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摩尔质量比为3:1:1:0.5。本专利技术所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原料的添加以及合理配比,能够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刚性、低收缩以及低光泽的特点,还通过碳纤维粉以及玻璃纤维粉的添加,能够保证其的强度,使其适应不同的场合,在制备时,先将各原料通过分散剂进行分散,然后利用偶联剂重新结合,有效提高了各原料之间结合的效率,保证了复合材料的质量,符合现在发展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份、多元醇20份、棕榈蜡1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份、无机填料5份、硬脂酸钙5份、碳纤维粉20份、玻璃纤维粉8份、分散剂3份、偶联剂3份、抗氧剂1份、防静电剂1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将聚丙烯、多元醇以及棕榈蜡依次缓慢置入熔炼器内,并对其进行熔炼,在熔炼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实时混合搅拌,待其完全熔炼后,再次向其中添加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以及硬脂酸钙,并在220-2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融合,形成第一混合液;S2、将分散剂置于其中,并静置5min,然后在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以及偶联剂同时置于其中,在150摄氏度的环境中混合反应12min,完成后,取出冷却成型,即形成混合基料;S3、待S2完成后,将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经双螺杆挤出机在320摄氏度的温度下熔融剪切、混炼、挤出造粒并在挤出造粒的过程中,将抗氧剂以及防静电剂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在其外表面,待其完成冷却干燥后,即得到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在S1中的无机填料具体为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混合物,且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摩尔质量比为3:1:1:0.5。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5份、多元醇23份、棕榈蜡13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份、无机填料5.5份、硬脂酸钙5.5份、碳纤维粉22份、玻璃纤维粉9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5份、防静电剂1.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将聚丙烯、多元醇以及棕榈蜡依次缓慢置入熔炼器内,并对其进行熔炼,在熔炼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实时混合搅拌,待其完全熔炼后,再次向其中添加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以及硬脂酸钙,并在22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融合,形成第一混合液;S2、将分散剂置于其中,并静置6min,然后在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以及偶联剂同时置于其中,在160摄氏度的环境中混合反应14min,完成后,取出冷却成型,即形成混合基料;S3、待S2完成后,将混合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经双螺杆挤出机在325摄氏度的温度下熔融剪切、混炼、挤出造粒并在挤出造粒的过程中,将抗氧剂以及防静电剂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在其外表面,待其完成冷却干燥后,即得到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在S1中的无机填料具体为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混合物,且聚氨酯树脂粉、滑石粉、云母粉以及石棉粉的摩尔质量比为3:1:1:0.5。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60份、多元醇25份、棕榈蜡14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4份、无机填料6份、硬脂酸钙6份、碳纤维粉23份、玻璃纤维粉10份、分散剂4份、偶联剂4份、抗氧剂2份、防静电剂2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比例将聚丙烯、多元醇以及棕榈蜡依次缓慢置入熔炼器内,并对其进行熔炼,在熔炼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实时混合搅拌,待其完全熔炼后,再次向其中添加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榈蜡12‑16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16份、无机填料5‑7份、硬脂酸钙5‑7份、碳纤维粉20‑25份、玻璃纤维粉8‑12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静电剂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0-70份、多元醇20-30份、棕榈蜡12-16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16份、无机填料5-7份、硬脂酸钙5-7份、碳纤维粉20-25份、玻璃纤维粉8-12份、分散剂3-5份、偶联剂3-5份、抗氧剂1-3份、防静电剂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聚丙烯、多元醇、棕榈蜡的重量比为55-65:23-27:13-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无机填料、硬脂酸钙的重量比为13-15:5.5-6.5:5.5-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粉、玻璃纤维粉的重量比为22-24:9-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分散剂、偶联剂、抗氧剂、防静电剂的重量比为3.5-4.5:3.5-4.5:1.5-2.5:1.5-2.5。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高刚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聚丙烯55-65份、多元醇23-27份、棕榈蜡13-1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15份、无机填料5.5-6.5份、硬脂酸钙5.5-6.5份、碳纤维粉22-24份、玻璃纤维粉9-11份、分散剂3.5-4.5份、偶联剂3.5-4.5份、抗氧剂1.5-2.5份、防静电剂1.5-2.5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筑陈樟桓陈樟渠陈章景
申请(专利权)人:杨敏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