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23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包括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和主起落架连接的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用于对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提供支撑的前端加载桁架、用于施加载荷的作动筒、与通用飞机的机身连接且用于将作动筒施加的载荷传递至通用飞机的机身加载装置、与通用飞机的水平尾翼连接的尾翼支撑装置以及与通用飞机的机翼连接的机翼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仅采用一个作动筒加载就可以完成飞机全机载荷施加,节省了试验室作动筒及加载控制通道采购数量,明显降低了试验成本,而且不需要繁琐的胶布带粘贴过程,节省了试验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缩短了试验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
本技术属于航空飞机试验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通用飞机在进行全机结构力学性能试验均是通过卡板或胶布带进行加载,虽然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飞机载荷分布,但这种试验系统异常复杂,且设计周期长,搭建成本较高,需要搭建复杂桁架系统,设计多级加载杠杆,采用多个作动筒实现多点均布加载,试验过程操作复杂繁琐,试验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目的是缩短试验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包括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和主起落架连接的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用于对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提供支撑的前端加载桁架、用于施加载荷的作动筒、与通用飞机的机身连接且用于将作动筒施加的载荷传递至通用飞机的机身加载装置、与通用飞机的水平尾翼连接的尾翼支撑装置以及与通用飞机的机翼连接的机翼支撑装置。所述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的加载杠杆、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架、与发动机架连接的偏心梁、与偏心梁和加载杠杆连接的偏心载荷加载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和主起落架连接的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用于对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提供支撑的前端加载桁架、用于施加载荷的作动筒、与通用飞机的机身连接且用于将作动筒施加的载荷传递至通用飞机的机身加载装置、与通用飞机的水平尾翼连接的尾翼支撑装置以及与通用飞机的机翼连接的机翼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和主起落架连接的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用于对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提供支撑的前端加载桁架、用于施加载荷的作动筒、与通用飞机的机身连接且用于将作动筒施加的载荷传递至通用飞机的机身加载装置、与通用飞机的水平尾翼连接的尾翼支撑装置以及与通用飞机的机翼连接的机翼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的加载杠杆、与通用飞机的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架、与发动机架连接的偏心梁、与偏心梁和加载杠杆连接的偏心载荷加载杆和设置于加载杠杆上的配重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加载杠杆为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前端加载桁架为铰接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偏心载荷加载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杆的长度,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和第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扭矩加载装置还包括与主起落架连接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与所述加载杠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与加载杠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赵新新纪朋朋郭懋吕万韬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