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敏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96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机脚,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从动滚轮,所述从动滚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有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的一侧设置有滚轮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中间分别设置有进料盘和出料盘,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部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靠背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靠背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主轴,该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采用机械打孔,操作简单,同时利用双面打孔,能够提高打孔速度,固定打孔大小,使得打孔大小均匀,从而利用机械打孔能够有规律并有节奏的打孔,能够使得打孔间距相同,从而提高打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打孔
,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的包装现在已经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各处,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往往需要进行打孔,否则的话会出现产品的包装体积过大,占用存放空间,塑料薄膜的包装容易损破等问题,制作完成后的塑料薄膜需要在边上打两个安装孔,用来将多个塑料薄膜整体串联一起以便于运输和拿取,现有技术中,工人主要采用人工用两根钢针在制成的一打塑料薄膜边上扎孔,此种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制作后的安装孔留有毛边,不美观。现有的塑料薄膜打孔装置,打孔机械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在打孔效果上不够理想,同时容易损坏材质,所以一般是使用人工打孔,但是人工打孔速度慢,不均匀,而且打的孔大小不一,容易打偏,打孔的大小也不容易控制,打孔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易操作,打孔速度慢,打孔效率比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机脚,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设置有从动滚轮,所述从动滚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有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的一侧设置有滚轮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中间分别设置有进料盘和出料盘,所述装置主体的背部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靠背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电机,所述靠背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上辊轴,所述上辊轴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所述上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从动滚轮设置有多个,且其外表面光滑,同时通过传送带与主动滚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动滚轮的外表面设置一侧焊接有滚轮电机,且所述主动滚轮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针头呈“圆锥形形”,且其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上滚轴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针头的一侧细小锋利,且其延伸至针头的内部与弹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辊轴的正下方设置有下辊轴,且所述上辊轴与下辊轴均呈“圆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采用机械打孔,操作简单,同时利用双面打孔,能够提高打孔速度,固定打孔大小,使得打孔大小均匀,从而利用机械打孔能够有规律并有节奏的打孔,能够使得打孔间距相同,从而提高打孔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机脚,3、转动轴,4、滚轮电机,5、从动滚轮,6、主动滚轮,7、传送带,8、靠背,9、针头,10、弹簧,11、转动主轴,12、连接杆,13、上辊轴,14、主轴电机,15、出料盘,16、进料盘,17、电源开关,18、下辊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机脚2、转动轴3、滚轮电机4、从动滚轮5、主动滚轮6、传送带7、靠背8、针头9、弹簧10、转动主轴11、连接杆12、上辊轴13、主轴电机14、出料盘15、进料盘16、电源开关17和下辊轴18,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机脚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3设置有从动滚轮5,所述从动滚轮5通过传送带7连接有主动滚轮6,所述主动滚轮6的一侧设置有滚轮电机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分别设置有进料盘15和出料盘17,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部设置有靠背8,所述靠背8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源开关17,所述靠背8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电机14,所述靠背8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主轴11,所述转动主轴11通过连接杆12连接有上辊轴13,所述上辊轴13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18,所述上辊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针头9,所述针头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优选的,所述从动滚轮5设置有多个,且其外表面光滑,同时通过传送带7与主动滚轮6相连接,设置多个滚轮能够将塑料薄膜的位置有规律的移动。优选的,所述主动滚轮6的外表面设置一侧焊接有滚轮电机4,且所述主动滚轮6设置有多个,利用电机4带动主动滚轮6转动,能够将传送带7顶部形成一个流动型平台。优选的,所述针头9呈“圆锥形形”,且其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上滚轴13的外表面,设置多个针头9能够加快打孔速度,并且均匀分布能够使得打孔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针头9的一侧细小锋利,且其延伸至针头9的内部与弹簧10相连接,通过尖头针能够快速穿透塑料薄膜,并且能够通过弹簧10的作用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上辊轴13的正下方设置有下辊轴18,且所述上辊轴13与下辊轴18均呈“圆柱形”,通过多个辊轴相互作用能够加快打孔速度,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打孔机水平放置于地面上,接着将接通外界电源,然后将所需要打孔的塑料薄膜放置于进料盘16上,接着按动靠背顶部的电源开关17将滚轮电机4和主轴电机14启动,然后滚轮电机带动主动滚轮6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主动滚轮6通过传送带7带动从动滚轮5转动,同时传送带7顶部的塑料薄膜会由于传送带7的移动而移动,并且靠背内部的主轴电机14会带动转动主轴11上的连接杆12逆时针转动,同时上辊轴13也会逆时针转动,并且下滚轴18顺时针转动,接着针头9会在弹簧10的作用下上下挤压,从而将塑料薄膜进行打孔,同时打完孔之后的塑料薄膜就会达到出料盘15,然后使用者就可以将塑料薄膜取走,当不需要使用打孔机时,只需将电源开关17关掉,将外界电源断开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机脚(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3)设置有从动滚轮(5),所述从动滚轮(5)通过传送带(7)连接有主动滚轮(6),所述主动滚轮(6)的一侧设置有滚轮电机(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分别设置有进料盘(15)和出料盘(17),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部设置有靠背(8),所述靠背(8)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源开关(17),所述靠背(8)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电机(14),所述靠背(8)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主轴(11),所述转动主轴(11)通过连接杆(12)连接有上辊轴(13),所述上辊轴(13)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18),所述上辊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针头(9),所述针头(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打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机脚(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3)设置有从动滚轮(5),所述从动滚轮(5)通过传送带(7)连接有主动滚轮(6),所述主动滚轮(6)的一侧设置有滚轮电机(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中间分别设置有进料盘(15)和出料盘(17),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部设置有靠背(8),所述靠背(8)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电源开关(17),所述靠背(8)的内部设置有主轴电机(14),所述靠背(8)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主轴(11),所述转动主轴(11)通过连接杆(12)连接有上辊轴(13),所述上辊轴(13)的下方设置有下辊轴(18),所述上辊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针头(9),所述针头(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吴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