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59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初混筒、电机一、传动轴、鼓风机、电机二、旋转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室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初混筒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调和室顶部,所述的传动轴设置在调和室内,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进风管,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初混筒的一端,所述的旋转轴一端设置在轴承内,另一端与电机二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推料板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并将两个推料板在旋转轴上反向设置,在搅拌杆上设置有锥刺,通过锥刺能够在搅拌杆搅动植物叶面肥的同时刺破叶面肥中的气泡,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

A Blending Equipment for Plant Leaf Fertilizer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lending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ant foliar fertilizer, which comprises a blending chamber, a mixing cylinder, a motor, a transmission shaft, a blower, a moto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walking wheel.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blending chamber is arranged on a bracket, the initial mix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a column, and the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lending chamber.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set in the harmonizing chamber, the blower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harmonizing chamber, the blower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line and an air intake pipe, the motor 2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initial mixing cylinder,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set in the bearing,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2. Beneficial effect: The invention sets the pusher plate as a spiral structure, and sets the two pusher plates in reverse on the rotating axis. A cone prick is arranged on the stirring rod. Through the cone prick, the air bubbles in the foliar fertilizer can be punctured while stirring the plant foliar fertiliz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blending quality of the plant foliar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面肥加工
,具体是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
技术介绍
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于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在叶面肥加工过程中,各种原料需要充分调和后才能保证叶面肥的营养均匀性。如申请号201720849410.2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植物叶面肥调和装置,其解决了调和配制不便的问题,但其存在着不能对叶面肥进行多次调和、叶面肥易发生沉淀、调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叶面肥调和设备存在的不能对叶面肥进行多次调和、叶面肥易发生沉淀、调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叶面肥原料进行两次调和、叶面肥原料不易发生沉淀、调和质量高的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初混筒、电机一、传动轴、鼓风机、电机二、旋转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室设置在支架上,在调和室顶部设置有立柱、通料管,并在调和室底部设置有出料仓,所述的初混筒设置在立柱上,将初混筒与通料管连接,在初混筒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初混筒内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设置在调和室内,将传动轴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进风管,将进风管伸入调和室内,并在调和室内的进风管上设置有喷嘴,鼓风机向进风管内鼓入气流,气流经过喷嘴喷出,能够将调和室内底部的植物叶面肥吹起,避免植物叶面肥也调和室内底部形成沉淀,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初混筒的一端,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旋转轴一端设置在轴承内,另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旋转轴上设置有推料板,所述的行走轮设置在支架上,并在行走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通过行走轮、刹车装置便于调和设备的移运,降低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克服调和设备受到使用场地的限制。优选的,所述的电机二设置为伺服电机,电机二带动旋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旋转轴带动推料板正向或反向旋转,来回搅动初混筒内的植物叶面肥原料,对植物叶面肥的各种原料进行初步混合,提高了植物叶面肥的混合质量。优选的,所述的推料板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其数量为2个,并将两个推料板在旋转轴上反向设置,通过推料板不仅能够来回搅动初混筒内的植物叶面肥原料,也能将初混后的植物叶面肥充分导入至通料管内,并经通料管流入调和室内,减少了植物叶面肥的浪费。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杆上设置有锥刺,通过锥刺能够在搅拌杆搅动植物叶面肥的同时刺破叶面肥中的气泡,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优选的,进料管上设置有料筒,通过不同的料筒能够装有不同的叶面肥原料,便于对叶面肥进行混合调配,提高了叶面肥的调和效率。优选的,所述的通料管、出料仓、进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通料管上的阀门,便于将初混筒内的叶面肥流入至调和室内,提高了叶面肥的调和效率,通过出料仓上的阀门,便于将调和后的叶面肥从调和室内排出,减少了叶面肥的浪费,通过进料管上的阀门,便于对叶面肥原料的用量进行精确计量,不仅能够提高叶面肥原料用量的精准度,也能提高叶面肥的质量。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推料板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其数量为2个,并将两个推料板在旋转轴上反向设置,通过推料板不仅能够来回搅动初混筒内的植物叶面肥原料,也能将初混后的植物叶面肥充分导入至通料管内,并经通料管流入调和室内,减少了植物叶面肥的浪费,在搅拌杆上设置有锥刺,通过锥刺能够在搅拌杆搅动植物叶面肥的同时刺破叶面肥中的气泡,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初混筒与进料管的连接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搅拌杆与锥刺的连接结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和室、2.初混筒、3.电机一、4.传动轴、5.鼓风机、6.电机二、7.旋转轴、8.行走轮、9.支架、10.立柱、11.通料管、12.出料仓、13.进料管、14.轴承、15.料筒、16.阀门、17.搅拌杆、18.电源线、19.锥刺、20.进风管、21.喷嘴、22.推料板、23.刹车装置、24.刻度尺、25.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附图1-3所示,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1、初混筒2、电机一3、传动轴4、鼓风机5、电机二6、旋转轴7和行走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室1设置在支架9上,在调和室1顶部设置有立柱10、通料管11,并在调和室1底部设置有出料仓12,所述的初混筒2设置在立柱10上,将初混筒2与通料管11连接,在初混筒2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3,并在初混筒2内壁上设置有轴承14,所述的电机一3设置在调和室1顶部,并在电机一3上设置有电源线18,所述的传动轴4设置在调和室1内,将传动轴4一端与电机一3连接,并在传动轴4上设置有搅拌杆17,所述的鼓风机5设置在调和室1顶部,在鼓风机5上设置有电源线18、进风管20,将进风管20伸入调和室1内,并在调和室1内的进风管20上设置有喷嘴21,鼓风机5向进风管20内鼓入气流,气流经过喷嘴21喷出,能够将调和室1内底部的植物叶面肥吹起,避免植物叶面肥也调和室1内底部形成沉淀,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所述的电机二6设置在初混筒2的一端,并在电机二6上设置有电源线18,所述的旋转轴7一端设置在轴承14内,另一端与电机二6连接,并在旋转轴7上设置有推料板22,所述的行走轮8设置在支架9上,并在行走轮8上设置有刹车装置23,通过行走轮8、刹车装置23便于调和设备的移运,降低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克服调和设备受到使用场地的限制。优选的,所述的电机二6设置为伺服电机,电机二6带动旋转轴7正向或反向旋转,旋转轴7带动推料板22正向或反向旋转,来回搅动初混筒2内的植物叶面肥原料,对植物叶面肥的各种原料进行初步混合,提高了植物叶面肥的混合质量。优选的,所述的推料板22设置为螺旋形结构,其数量为2个,并将两个推料板22在旋转轴7上反向设置,通过推料板22不仅能够来回搅动初混筒2内的植物叶面肥原料,也能将初混后的植物叶面肥充分导入至通料管11内,并经通料管11流入调和室1内,减少了植物叶面肥的浪费。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杆17上设置有锥刺19,通过锥刺19能够在搅拌杆17搅动植物叶面肥的同时刺破叶面肥中的气泡,进而提高植物叶面肥的调和质量。优选的,进料管13上设置有料筒15,通过不同的料筒15能够装有不同的叶面肥原料,便于对叶面肥进行混合调配,提高了叶面肥的调和效率。优选的,所述的通料管11、出料仓12、进料管13上均设置有阀门16,通过通料管11上的阀门16,便于将初混筒2内的叶面肥流入至调和室1内,提高了叶面肥的调和效率,通过出料仓12上的阀门16,便于将调和后的叶面肥从调和室1内排出,减少了叶面肥的浪费,通过进料管13上的阀门16,便于对叶面肥原料的用量进行精确计量,不仅能够提高叶面肥原料用量的精准度,也能提高叶面肥的质量。实施例二:如附图4所示,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1、初混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初混筒、电机一、传动轴、鼓风机、电机二、旋转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室设置在支架上,在调和室顶部设置有立柱、通料管,并在调和室底部设置有出料仓,所述的初混筒设置在立柱上,将初混筒与通料管连接,在初混筒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初混筒内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设置在调和室内,将传动轴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进风管,将进风管伸入调和室内,并在调和室内的进风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初混筒的一端,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旋转轴一端设置在轴承内,另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旋转轴上设置有推料板,所述的行走轮设置在支架上,并在行走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叶面肥生产的调和设备,包括调和室、初混筒、电机一、传动轴、鼓风机、电机二、旋转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和室设置在支架上,在调和室顶部设置有立柱、通料管,并在调和室底部设置有出料仓,所述的初混筒设置在立柱上,将初混筒与通料管连接,在初混筒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并在初混筒内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并在电机一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传动轴设置在调和室内,将传动轴一端与电机一连接,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鼓风机设置在调和室顶部,在鼓风机上设置有电源线、进风管,将进风管伸入调和室内,并在调和室内的进风管上设置有喷嘴,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初混筒的一端,并在电机二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的旋转轴一端设置在轴承内,另一端与电机二连接,并在旋转轴上设置有推料板,所述的行走轮设置在支架上,并在行走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剑锋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乐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