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47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包括摇柄杆和壳体罩,所述摇柄杆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和按动架,所述壳体罩顶部中心设有摇孔,所述壳体罩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摇柄杆经摇孔伸入壳体罩内,所述按动架包括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所述左按动架对应键盘A键,所述右按动架对应键盘D键,所述前按动架对应键盘W键,所述后按动架对应键盘S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
本技术属于游戏手柄设备
,涉及一种游戏手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脑成为普通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与其对应的游戏手柄以其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电脑游戏的操作,成为电脑设备中日益普及的组件之一。而随着游戏的发展,为了电脑操作用键盘的方便,现在游戏都用键盘上的W、A、S、D来控制前进后退左右。现有的游戏手柄都无法直接套在电脑键盘上,然后通过游戏手柄,直接控制键盘上的W、A、S、D四个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接在键盘上的游戏手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包括摇柄杆和壳体罩,所述摇柄杆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和按动架,所述壳体罩顶部中心设有摇孔,所述壳体罩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摇柄杆经摇孔伸入壳体罩内,所述按动架包括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所述左按动架对应键盘A键,所述右按动架对应键盘D键,所述前按动架对应键盘W键,所述后按动架对应键盘S键。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罩呈半椭圆状,使用时截面呈开口向下的C状,所述支撑脚包括左支撑脚、右支撑脚、前支撑脚和后支撑脚,所述左支撑脚、右支撑脚、前支撑脚和后支撑脚分别设置在壳体罩开口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所述支撑架截面呈三角形上大下小。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均固定设置在摇柄杆上,且四周均匀分布,所述左按动架和右按动架沿壳体罩长轴设置,所述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沿壳体罩短轴设置,且以摇柄杆为中心,使前按动架向左、右按动架向右均偏15°左右。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截面均呈弧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摇孔内与所述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对应位置内壁上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保护壳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摇柄杆上与插块相对应面上均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供所述插块插入,初始状态时,摇柄杆竖直中心对准键盘W键和S键中心,四周插块均插入插孔内,并延伸至插孔端部,当向一个方向推动摇柄杆时,相反方向的插块不会从插孔内掉出。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键盘用游戏手柄时,就可以将壳体罩罩在键盘ASDW键上,利用键盘上按键与按键之间的间隙,然后将壳体罩底部的支撑脚插入到间隙内,这样就可以实现游戏手柄的固定。然后按动架连接在摇柄杆上,罩在键盘上后,左按动架、右按动架、前按动架和后按动架就会分别在ADWS键上,我们可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推动摇柄杆来控制ASDW键来控制前后左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摇柄杆;12-手柄球;2-壳体罩;21-摇孔;31-左按动架;32-右按动架;33-前按动架;34-后按动架;41-左支撑脚;42-右支撑脚;43-前支撑脚;44-后支撑脚;5-保护壳;51-弹簧;52-插块;53-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包括摇柄杆1和壳体罩2,所述摇柄杆1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12和按动架,所述壳体罩2顶部中心设有摇孔21,所述壳体罩2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摇柄杆1经摇孔21伸入壳体罩2内,所述按动架包括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所述左按动架31对应键盘A键,所述右按动架32对应键盘D键,所述前按动架33对应键盘W键,所述后按动架34对应键盘S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键盘用游戏手柄时,就可以将壳体罩2罩在键盘ASDW键区域上,利用键盘上按键与按键之间的间隙,然后将壳体罩2底部的支撑脚分别插入到A键左侧,D键右侧,W键前侧,S键后侧间隙内,这样就可以实现游戏手柄的固定。然后按动架连接在摇柄杆1上,罩在键盘上后,摇柄杆1经摇孔21穿入到壳体罩2内,按动架就落在ASDW键上。此时,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就会分别在A、D、W、S键上,然后按动架均在ASDW键上侧,不与ASDW键直接接触。因此,我们可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推动摇柄杆1来控制ASDW键来控制前后左右。当我们手握手柄球12将摇柄杆1左推,此时左按动架31就会将A键按下,以此往复。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罩2呈半椭圆状,使用时截面呈开口向下的C状,所述支撑脚包括左支撑脚41、右支撑脚42、前支撑脚43和后支撑脚44,所述左支撑脚41、右支撑脚42、前支撑脚43和后支撑脚44分别设置在壳体罩2开口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所述支撑脚截面呈三角形上大下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键盘上的ASDW位置正好呈长方形设置,所以此时,就需要将壳体罩2设置成长轴大于短轴的椭圆形,而此椭圆只需要半椭圆,沿长轴切开,这样罩在键盘上时,椭圆开口朝向键盘,像个开口向下的C状。同时,左支撑脚41、右支撑脚42、前支撑脚43和后支撑脚44分别均匀设置在椭圆开口的四周,这样将四个支撑脚都插入到键盘之间的间隙内,能够更好的将壳体罩2固定在键盘上。支撑脚的截面就以左支撑脚41和右支撑脚42为例,截面呈三角形,上大下小,因为键盘按键与按键之间间隙也是上大下小,所以这样便于插入到键盘间隙内。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均固定设置在摇柄杆1背向手柄球12一端,且四周均匀分布,所述左按动架31和右按动架32沿壳体罩2长轴设置,所述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沿壳体罩2短轴设置,且以摇柄杆1为中心,使前按动架33向左、右按动架34向右均偏15°左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均固定设置在摇柄杆1背向摇柄球12一端的端部,然后四周均匀分布。左按动架31和右按动架32沿长轴设置,这样左按动架31和右按动架32就正好在A和D键上面,当要按动A键或D键时,就可以向左或向右推摇柄杆1,这样就摇柄杆1就会带动左按动架31或右按动架32,按下A键或D键。而由于在键盘上,W与S键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W键在S键左侧15°左右,因此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沿短轴设置时,要以摇柄杆1为中心分别向左向右旋转15°左右,这样才能正好落在W和S键上,在使用时,推动摇柄杆1时能够准确的让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按向W键或S键。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截面均呈弧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的截面均呈弧形,且为四分之一圆的圆弧,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设置在壳体罩2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使摇柄杆1推向一处时,对应一处的按动架就可以按动按键。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摇孔21内与所述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对应位置内壁上设有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内设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一端固定在保护壳5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52,所述摇柄杆1上与插块52相对应面上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柄杆(1)和壳体罩(2),所述摇柄杆(1)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12)和按动架,所述壳体罩(2)顶部中心设有摇孔(21),所述壳体罩(2)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摇柄杆(1)经摇孔(21)伸入壳体罩(2)内,所述按动架包括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所述左按动架(31)对应键盘A键,所述右按动架(32)对应键盘D键,所述前按动架(33)对应键盘W键,所述后按动架(34)对应键盘S键;所述摇孔(21)内与所述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对应位置内壁上设有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内设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一端固定在保护壳(5)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52),所述摇柄杆(1)上与插块(52)相对应面上均设有插孔(53),所述插孔(53)供所述插块(52)插入,初始状态时,摇柄杆(1)竖直中心对准键盘W键和S键中心,四周插块(52)均插入插孔(53)内,并延伸至插孔(53)端部,当向一个方向推动摇柄杆(1)时,相反方向的插块(52)不会从插孔(53)内掉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用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柄杆(1)和壳体罩(2),所述摇柄杆(1)两端分别设有手柄球(12)和按动架,所述壳体罩(2)顶部中心设有摇孔(21),所述壳体罩(2)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摇柄杆(1)经摇孔(21)伸入壳体罩(2)内,所述按动架包括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所述左按动架(31)对应键盘A键,所述右按动架(32)对应键盘D键,所述前按动架(33)对应键盘W键,所述后按动架(34)对应键盘S键;所述摇孔(21)内与所述左按动架(31)、右按动架(32)、前按动架(33)和后按动架(34)对应位置内壁上设有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内设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一端固定在保护壳(5)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52),所述摇柄杆(1)上与插块(52)相对应面上均设有插孔(53),所述插孔(53)供所述插块(52)插入,初始状态时,摇柄杆(1)竖直中心对准键盘W键和S键中心,四周插块(52)均插入插孔(53)内,并延伸至插孔(53)端部,当向一个方向推动摇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杭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龙湾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