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奇勋专利>正文

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44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壳体、外针套和内针套;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套筒,外针套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与套筒相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注射器套接在壳体内,外针套插入药瓶内,空气可以通过套筒、进气孔进入外针套,从而进入通气空间,再从出气孔进入药瓶内,使药瓶内外气压平衡,注射器通过内针套抽取药剂;用注射器套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内,注射器通过内针套抽取药剂,外针套使药瓶内外气压自行流通平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针头都是单针管,护士在配药取药剂时都需要先通过注射器向药瓶中注入空气让其压强大于外界压强,然后再从药瓶中抽取药剂,否则若是直接抽取药剂,在抽取的过程中药瓶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的气压,使得药剂不能被抽出来,操作不方便,比较麻烦而且抽取药剂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用注射器套在壳体内,注射器通过内针套抽取药剂,外针套使药瓶内外气压自行流通平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中,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壳体、外针套和内针套;所述外针套、内针套均套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针套处于所述外针套内,所述外针套与所述内针套之间形成一个通气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外针套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套筒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所述通气空间的配压机构,所述配压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套筒上的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压机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套筒上的通气帽,所述通气帽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压机构还包括紧贴所述通气板的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压机构还包括弹簧、密封塞和挡板,所述挡板紧贴所述过滤网,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锥形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针套的外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塞的一端连接,所述密封塞的另一端卡在所述锥形孔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板上设置有拨动柱,所述通气帽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拨动柱进行限位的卡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套住药剂注射器的内腔。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针套的底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台阶。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针套的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外针套的顶端。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外针套和内针套一体成型。在本技术中,将注射器套接在壳体内,外针套插入药瓶内,空气可以通过套筒、进气孔进入外针套,从而进入通气空间,再从出气孔进入药瓶内,使药瓶内外气压平衡,注射器通过内针套抽取药剂;用注射器套在本技术的壳体内,注射器通过内针套抽取药剂,外针套使药瓶内外气压自行流通平衡,本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图1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针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通气帽与通气板的连接关系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图8为图7中外针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套筒,12-内腔,2-外针套,21-进气孔,22-出气孔,23-台阶,3-内针套,4-通气空间,5-配压机构,51-通气板,511-第一通气孔,512-拨动柱,52-通气帽,521-第二通气孔,522-卡孔,53-过滤网,54-弹簧,55-密封塞,56-挡板,561-锥形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壳体1、外针套2和内针套3;外针套2、内针套3均套接在壳体1内,内针套3处于外针套2内,外针套2与内针套3之间形成一个通气空间4。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套筒11,外针套2上设置有进气孔21和出气孔22,进气孔21与套筒11相通。在本技术中,将注射器套接在壳体1内,外针套2插入药瓶内,空气可以通过套筒11、进气孔21进入外针套2,从而进入通气空间4,再从出气孔22进入药瓶内,使药瓶内外气压平衡,注射器通过内针套3抽取药剂。本技术为了使空气更好地进入通气空间4内,套筒11内设置有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通气空间4的配压机构5,配压机构5包括连接在套筒11上的通气板51,通气板5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511,外界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511进入套筒11内。进一步,为了可以在不抽取药剂时,外界空气进入不了通气空间4内,配压机构5还包括套接在套筒11上的通气帽52,通气帽5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通气孔5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521,通气帽52可以盖住通气板51,通气帽52可以在套筒11上自由转动。为了过滤外界空气中的杂质,使杂质进入不了药瓶内,配压机构5还包括紧贴通气板51的过滤网53。更进一步,配压机构5还包括弹簧54、密封塞55和挡板56,挡板56紧贴过滤网53,挡板56上设置有锥形孔561,弹簧54的一端与外针套2的外壁连接,弹簧54的另一端与密封塞55的一端连接,密封塞55的另一端卡在锥形孔561内;通过弹簧54连接密封塞55顶住挡板56的锥形孔561,正常状态下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用来达到只进气不出气的目的。为了更好使控制外界空气进入套筒11内的通断,通气板51上设置有拨动柱512,通气帽52上设置有用于对拨动柱512进行限位的卡孔522,以起到在通气于封闭之间自由切换。为了更好地套接注射器,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套住药剂注射器的内腔12。进一步,外针套2的底端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台阶23,使得外针套2与内针套3的下端构成封闭的状态。更进一步,内针套3的顶端的高度低于外针套2的顶端。在本技术中,壳体1、外针套2和内针套3一体成型。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个实施例,壳体1的上端面有内部固定设置有中空的外针套1,外针套2内部设置有内针套3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开口处,壳体1内部外针套2的下端连接处设置有台阶23,使得外针套2与内针套3的下端构成封闭的状态,外针套2的上端针尖靠下位置开有出气孔22,外针套的下端侧壁上开有一个进气孔21,进气孔21的方向的壳体1设置有套筒11,进气孔21外侧连接有弹簧54的一端,弹簧54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壳体、外针套和内针套;所述外针套、内针套均套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针套处于所述外针套内,所述外针套与所述内针套之间形成一个通气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外针套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套筒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壳体、外针套和内针套;所述外针套、内针套均套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针套处于所述外针套内,所述外针套与所述内针套之间形成一个通气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外针套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套筒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用于使外界空气进入所述通气空间的配压机构,所述配压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套筒上的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压机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套筒上的通气帽,所述通气帽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通气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双腔配压的针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压机构还包括紧贴所述通气板的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克伟朱耀辉徐来成孙奇勋周纪妹李晓李娟王铮崔晨旭丁一涵李福丹刘子涵陈璐璐刘广波孙士杰丁一丁甲王乾坤李凯霞李莉苏梦丹胡天浩贾四杰
申请(专利权)人:孙奇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