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38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金属制作厨房用具,包括上筒体(1),凸缘(2),下筒体(3),底板(4)。其特征在于:上筒体公称直径(D)与配套锅一致,短直筒状;凸缘环形外凸,蒸笼可直接上置在深度为D/2及更深的直筒型锅口上,凸缘以上露在锅口外耗散热能,上部高(h)要小;下筒体沉入锅口内接受热能,下部高(H)要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H∶h的范围随D的不同而变化,总体为2.0~5.5。底板和下筒体二者至少有一个设置蒸汽孔。上筒体可设也可不设笼耳。下筒体与锅内空间重合,系统内较小的空间缩短预热时间节省预热能耗,上部外露散热面积小,维持高热的保温时间需要补充的热能少,起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一种金属材料制作用于蒸制加热食品的蒸笼。
技术介绍
蒸制食品时,锅体、上盖与笼屉组成蒸制系统。蒸制过程分为由低温到高温的预热时间和保持高温时间两段,消耗的能量分为预热能及保温能,预热能与蒸制系统的内部空间成正相关,保温能与外露面积成正相关。现实生活中,一般家庭厨房备有公称直径D为20~30cm,深度为D/2及更深的直筒型深烧锅,使用深烧锅作加热容器时,一般情况水面以上到锅口有较大的空余深度,这种锅通常也与内置式笼屉或上置式蒸笼组成蒸制系统。采用内置式笼屉,不增加锅本身的空间容积和外露面积,有利节能,不利之处是在高温状态下操作不方便,安全性较差。上置式蒸笼通常也广为应用,上置式蒸笼的通常特征是:蒸笼上部筒体的内直径与锅的内直径相同,上口与锅口一样可使用同型号上盖并可承接上层蒸笼,蒸笼下部有可架在锅口的凸缘,凸缘下有一段儿外直径小于锅的内直径的筒体连带笼底沉入锅口内,其构造可导引凸缘与锅口平滑接触,起稳定和密封作用。上置式蒸笼操作方便,安全性好,不利之处是,蒸制系统的内部空间及外露面积都有增大,增加预热能和保温能耗。比如例①:公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上筒体(1),凸缘(2),下筒体(3),底板(4);其特征在于:蒸笼为直接上置在公称直径D为20~30cm之间,深度为D/2及更深的直筒型锅而设,上筒体(1)为短直筒状,内直径(D)为公称直径,与配套锅公称直径一致,其功能可与配套锅利用同样的上盖形成单层蒸制系统,并可上部承接同公称直径的通用型蒸笼形成多层蒸制系统;上筒体下方设凸缘(2),凸缘为环形外凸可架在锅口;凸缘下方平滑过渡到下筒体(3),下筒体下沉入锅口以下,其外直径(d)小于公称直径(D);底板(4)在下筒体下端;上筒体与凸缘外露在锅口以上耗散热能,二者高度和(h)称为上部高度,占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上筒体(1),凸缘(2),下筒体(3),底板(4);其特征在于:蒸笼为直接上置在公称直径D为20~30cm之间,深度为D/2及更深的直筒型锅而设,上筒体(1)为短直筒状,内直径(D)为公称直径,与配套锅公称直径一致,其功能可与配套锅利用同样的上盖形成单层蒸制系统,并可上部承接同公称直径的通用型蒸笼形成多层蒸制系统;上筒体下方设凸缘(2),凸缘为环形外凸可架在锅口;凸缘下方平滑过渡到下筒体(3),下筒体下沉入锅口以下,其外直径(d)小于公称直径(D);底板(4)在下筒体下端;上筒体与凸缘外露在锅口以上耗散热能,二者高度和(h)称为上部高度,占蒸笼整体高度的比例要小;下筒体下沉入锅口内接受热能,其高度(H)称为下部高度,占蒸笼整体高度的比例要大,H和h的值及二者比例随D的不同而变化,总体上设H∶h在2.0~5.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置式大下沉比节能蒸笼,其特征在于,节能蒸笼为直接架接在锅口上,蒸笼的上筒体(1)内直径(D)与配套使用的加热锅公称直径一致,上筒体在保证权利要求1所提功能,要控制上部高度不能大,在公称直径D为20~30cm范围内,不同直径D蒸笼的上部高(h)的范围,由公式:h=kD(1/15~1/9)计算得出,式中:k=(25/D)1/2;在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智利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