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31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包括:本体部,具有一用以覆盖用户口鼻的一朝脸侧表面;第一夹持部,固接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且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容置部;第二夹持部,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对向于该第一夹持部而固接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且在该第二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容置部;以及滤片,通过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而以该滤片的容置端部容置于该第一容置部及该第二容置部、以及该滤片的一表面为面向该朝脸侧表面的方式,而可替换地夹设于该朝脸侧表面、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替换滤片的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及都市化的脚步日益急遽,大量的工厂排放及汽机车辆废气导致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一般大众愈来愈能清楚感受到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进而使得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口罩以求免受空气污染的危害。因此,现今社会的口罩用量之大,自是不容小觑。由于空气污染物质的组成十分地复杂,有些甚至非常的微小,因此口罩本身在制作时无论是材料或技术的选用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也让口罩的成本提高,从而使得对口罩要能反复使用的需求亦跟着提高。然而,口罩在反复使用下,因直接与用户口鼻接触,以及不断地过滤污染物质,而出现脏污、微生物孳生,导致卫生情况堪虑,不但无法有效抵挡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更是不利。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具有本体部及滤片的口罩,用户只需要不断适时地更换滤片,即可让自己所使用的口罩时时保持在干净卫生且功能健全的状态。现有技术的口罩为本体部制作成两层构造,亦即于本体部边缘开口的袋体样式;或者,于本体部其中一层结构开设滤片插合孔,以供滤片更换时,用户得将滤片置入两层结构之间的镂空构造。然而,现有技术的口罩的本体部制作不易、成本高昂,更换滤片时亦较不容易。并且,口罩本体直接与用户口鼻接触,要随时保持最佳卫生状态并不容易。此外,另有现有技术口罩制作成本体部与滤片是以魔鬼毡结合;此举不但会让口罩因魔鬼毡的使用而提高成本,且使用时用户需要注意公钩与母钩是否对准而造成使用上的局限性及不便性。综上所述,有必要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使口罩整体的制作成本降低,并让口罩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卫生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口罩,其能够让滤片的替换更加简便,并让整体制作成本降低;并且,透过滤片替代口罩本体而直接接触用户的口鼻,让口罩能够随时保持安全卫生。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提供一种口罩,包括:一本体部,具有一用以覆盖用户口鼻的一朝脸侧表面;第一夹持部,固接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且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容置部;第二夹持部,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对向于该第一夹持部而固接于该本体部的该朝脸侧表面,且在该第二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容置部;以及一滤片,通过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而以该滤片的容置端部容置于该第一容置部及该第二容置部、以及该滤片的一表面为面向该朝脸侧表面的方式,而可替换地夹设于该朝脸侧表面、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以高周波加工方式而固接于该本体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以车缝方式而固接于该本体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次要开口,该第一次要开口为对向于该第一开口,且在该第二夹持部及该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次要开口,该第二次要开口为对向于该第二开口。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设置于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处:设置于该本体部的横向端部;设置于该本体部的纵向端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本体部的横向端缘个别具有一挂耳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滤片为抗菌活性碳滤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滤片为pm2.5静电滤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滤片为hepa静电滤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口罩,其中该滤片包含芳香组合物。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具有以下功效。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透过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的设置,让该滤片可替换地夹设于该本体部的朝脸侧表面、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而使该滤片的替换变得更加方便容易,也让口罩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借此,本技术改善现有技术的口罩依靠魔鬼毡使口罩本体与滤片相结合,或口罩本体为用以置放滤片的双层构造所形成的缺失。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透过该滤片直接接触用户的口鼻,使得口罩在适时更换该滤片的条件下即可继续发挥阻绝脏污空气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口罩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口罩于使用中翻动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示意图;以及图3为显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口罩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口罩1本体部11朝脸侧表面21第一夹持部211第一开口212第一容置部213第一次要开口22第二夹持部221第二开口222第二容置部223第二次要开口3滤片31第一容置端部32第二容置端部4挂耳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至图3,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口罩100,包括:一本体部1,具有一用以覆盖用户口鼻的一朝脸侧表面11;第一夹持部21,固接于该本体部1的该朝脸侧表面11,且在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朝脸侧表面11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211及一第一容置部212;第二夹持部22,于该本体部1的该朝脸侧表面11对向于该第一夹持部21而固接于该本体部1的该朝脸侧表面11,且在该第二夹持部22及该朝脸侧表面11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221及一第二容置部222;以及一滤片3,通过该第一开口211及该第二开口221,而以该滤片3的第一容置端部31、第二容置端部32容置于该第一容置部212及该第二容置部222、以及该滤片3的一表面为面向该朝脸侧表面11的方式,而可替换地夹设于该朝脸侧表面11、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第二夹持部22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本体部1、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的材料为泡棉时,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第二夹持部22以高周波加工方式而固接于该本体部1(亦即,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的上、下端部个别地以高周波加工方式固接于本体部1的上、下侧缘)。若本体部1、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的材料为布或不织布时,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第二夹持部22以车缝方式而固接于该本体部1(换言之,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的上、下端部个别地车缝于本体部1的上、下侧缘)。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第二夹持部22亦可以其他方式而固接于该本体部1。再者,如图1及图2所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100在该第一夹持部21及该朝脸侧表面11之间形成一第一次要开口213,该第一次要开口213为对向于该第一开口211,且在该第二夹持部22及该朝脸侧表面11之间形成一第二次要开口223,该第二次要开口223为对向于该第二开口221。如此的配置方式可以让用户在替换滤片3时更加方便而不受限制。当然,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次要开口213及该第二次要开口223亦可为封闭的。具体而言,如第1、2图所示,第一夹持部21及第二夹持部22为分隔设置且固接于本体部1的二长形片体。第一夹持部21的上、下端部连接于本体部1,则第一夹持部21的对向于第二夹持部22的侧缘与朝脸侧表面11之间形成第一开口211;第一夹持部21与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具有一用以覆盖用户口鼻的一朝脸侧表面;第一夹持部,固接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且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容置部;第二夹持部,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对向于所述的第一夹持部而固接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且在所述的第二夹持部及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容置部;以及滤片,通过所述的第一开口及所述的第二开口,而以所述的滤片的容置端部容置于所述的第一容置部及所述的第二容置部、以及所述的滤片的一表面为面向所述的朝脸侧表面的方式,而可替换地夹设于所述的朝脸侧表面、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第二夹持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具有一用以覆盖用户口鼻的一朝脸侧表面;第一夹持部,固接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且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容置部;第二夹持部,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对向于所述的第一夹持部而固接于所述的本体部的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且在所述的第二夹持部及所述的朝脸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容置部;以及滤片,通过所述的第一开口及所述的第二开口,而以所述的滤片的容置端部容置于所述的第一容置部及所述的第二容置部、以及所述的滤片的一表面为面向所述的朝脸侧表面的方式,而可替换地夹设于所述的朝脸侧表面、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第二夹持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第二夹持部以高周波加工方式而固接于所述的本体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的第二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如
申请(专利权)人:钧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