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5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量的无纺布、丝线、防菌过滤纸、活性碳布、防水透气膜、无纺布包边材料;2)将步骤1)中无纺布通过口罩打片机加工呈口罩片,并对其他原料进行合适大小的切片;3)将切片后防菌过滤纸和活性碳布放置两片防水透气膜之间,再将丝线交叉排列在两片防水透气膜表面;再将处理好的防水透气膜移至两片口罩片之间的中间处形成颗粒过滤层,再用无纺布包边材料对口罩片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口罩本体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口罩,能够良好的解决口罩上端的密封性,避免呼出的气体全部从上端溢出造成镜片起雾,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从其他方向进行排出,避免捂在口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口罩,具体涉及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口罩,一般大致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它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用于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来不好的影响。现有的口罩由于上端的密封性不好,因此呼出的空气大部分是从口罩的上端排出,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带着口罩时呼出的气便会全部扩散到镜片上导致镜片起雾无法看清,非常影响使用,同时也无法达到很好的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口罩由于上端的密封性不好,因此呼出的空气大部分是从口罩的上端排出,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带着口罩时呼出的气便会全部扩散到镜片上导致镜片起雾无法看清,非常影响使用,同时也无法达到很好的防尘效果,目的在于提供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能够良好的解决口罩上端的密封性,避免呼出的气体全部从上端溢出造成镜片起雾,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从其他方向进行排出,避免捂在口罩中。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两端连有挂耳绳,口罩本体的上端中部具有向外凸的鼻槽,口罩本体的上端靠内侧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乳胶制成的贴紧吸盘,两个贴紧吸盘高度位置与鼻槽齐平且分别位于鼻槽的两侧,口罩本体上设有净化呼吸口,净化呼吸口处设有颗粒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流通道的一端与净化呼吸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口罩本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量的无纺布、丝线、防菌过滤纸、活性碳布、防水透气膜、无纺布包边材料;2)将步骤1)中无纺布通过口罩打片机加工呈口罩片,并对其他原料进行合适大小的切片;3)将切片后防菌过滤纸和活性碳布放置两片防水透气膜之间,再将丝线交叉排列在两片防水透气膜表面;再将处理好的防水透气膜移至两片口罩片之间的中间处形成颗粒过滤层,再用无纺布包边材料对口罩片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口罩本体的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口罩,能够良好的解决口罩上端的密封性,避免呼出的气体全部从上端溢出造成镜片起雾,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从其他方向进行排出,避免捂在口罩中。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在使用时,将口罩本体放在面部前方,然后挂耳绳挂在耳朵上对口罩进行固定,佩戴时鼻子的凸出部分能够卡入鼻槽中,避免造成口罩供起产生缝隙,然后将贴紧吸盘压紧在面部肌肤上,使得与脸部紧紧吸附,从而使得口罩本体的上方与脸部贴合,避免产生缝隙使得呼出气体从上口罩上方排出;口罩本体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呼气时产生的气体从净化呼吸口处进入到流通道,最后从口罩本体的两端排出,这样能够避免气体捂在口罩中从而从口罩本体的边缘处排出造成口罩密封性降低,无法达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所述口罩本体采用纱布制得,不会对皮肤产生磨损。所述挂耳绳的长度可调节,便于口罩佩戴松紧的调节。鼻槽处内壁设有硅胶层,能够利于鼻槽与鼻子之间的良好贴附。所述颗粒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吸附层,过滤效果良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能够良好的解决口罩上端的密封性,避免呼出的气体全部从上端溢出造成镜片起雾,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从其他方向进行排出,避免捂在口罩中;2、本专利技术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所述口罩本体采用纱布制得,不会对皮肤产生磨损,所述挂耳绳的长度可调节,便于口罩佩戴松紧的调节;3、本专利技术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鼻槽处内壁设有硅胶层,能够利于鼻槽与鼻子之间的良好贴附,所述颗粒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吸附层,过滤效果良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口罩本体,2-挂耳绳,3-鼻槽,4-贴紧吸盘,5-净化呼吸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两端连有挂耳绳2,口罩本体1的上端中部具有向外凸的鼻槽3,口罩本体1的上端靠内侧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乳胶制成的贴紧吸盘4,两个贴紧吸盘4高度位置与鼻槽3齐平且分别位于鼻槽3的两侧,口罩本体1上设有净化呼吸口5,净化呼吸口5处设有颗粒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1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流通道的一端与净化呼吸口5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口罩本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量的无纺布、丝线、防菌过滤纸、活性碳布、防水透气膜、无纺布包边材料;2)将步骤1)中无纺布通过口罩打片机加工呈口罩片,并对其他原料进行合适大小的切片;3)将切片后防菌过滤纸和活性碳布放置两片防水透气膜之间,再将丝线交叉排列在两片防水透气膜表面;再将处理好的防水透气膜移至两片口罩片之间的中间处形成颗粒过滤层,再用无纺布包边材料对口罩片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口罩本体的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口罩,能够良好的解决口罩上端的密封性,避免呼出的气体全部从上端溢出造成镜片起雾,同时能够很好地将呼出的气体从其他方向进行排出,避免捂在口罩中。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在使用时,将口罩本体放在面部前方,然后挂耳绳挂在耳朵上对口罩进行固定,佩戴时鼻子的凸出部分能够卡入鼻槽中,避免造成口罩供起产生缝隙,然后将贴紧吸盘压紧在面部肌肤上,使得与脸部紧紧吸附,从而使得口罩本体的上方与脸部贴合,避免产生缝隙使得呼出气体从上口罩上方排出;口罩本体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呼气时产生的气体从净化呼吸口处进入到流通道,最后从口罩本体的两端排出,这样能够避免气体捂在口罩中从而从口罩本体的边缘处排出造成口罩密封性降低,无法达到良好的防尘效果。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采用纱布制得,不会对皮肤产生磨损。优选的,所述挂耳绳的长度可调节,便于口罩佩戴松紧的调节。优选的,鼻槽处内壁设有硅胶层,能够利于鼻槽与鼻子之间的良好贴附。优选的,所述颗粒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吸附层,过滤效果良好。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两端连有挂耳绳(2),口罩本体(1)的上端中部具有向外凸的鼻槽(3),口罩本体(1)的上端靠内侧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乳胶制成的贴紧吸盘(4),两个贴紧吸盘(4)高度位置与鼻槽(3)齐平且分别位于鼻槽(3)的两侧,口罩本体(1)上设有净化呼吸口(5),净化呼吸口(5)处设有颗粒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1)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流通道的一端与净化呼吸口(5)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口罩本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量的无纺布、丝线、防菌过滤纸、活性碳布、防水透气膜、无纺布包边材料;2)将步骤1)中无纺布通过口罩打片机加工呈口罩片,并对其他原料进行合适大小的切片;3)将切片后防菌过滤纸和活性碳布放置两片防水透气膜之间,再将丝线交叉排列在两片防水透气膜表面;再将处理好的防水透气膜移至两片口罩片之间的中间处形成颗粒过滤层,再用无纺布包边材料对口罩片进行包边处理,即完成口罩本体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口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医用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的两端连有挂耳绳(2),口罩本体(1)的上端中部具有向外凸的鼻槽(3),口罩本体(1)的上端靠内侧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乳胶制成的贴紧吸盘(4),两个贴紧吸盘(4)高度位置与鼻槽(3)齐平且分别位于鼻槽(3)的两侧,口罩本体(1)上设有净化呼吸口(5),净化呼吸口(5)处设有颗粒过滤层,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内层与外层,口罩本体(1)的两端内层与外层的连接处设有出气口,内层与外层内部之间设有流通道,流通道的一端与净化呼吸口(5)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口罩本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量的无纺布、丝线、防菌过滤纸、活性碳布、防水透气膜、无纺布包边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运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美迪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