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小兵专利>正文

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30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家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包括双人床体和床头靠背板,床头靠背板的正面活动接触有床身底座,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母体可调整装置和子槽装置,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位于子槽装置的左侧,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体部母板,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子槽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子床槽,所述头部可调整装置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头部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母体可调整装置和子槽装置的配合,使小户型用户方便使用,即使婴儿独睡的床达到75厘米宽,整体占地也只增加35厘米,且不改变双人床的实际使用宽度,解决了可调节尺寸节约空间,使床可适合夫妻双方以及分房睡前孩子可以使用的“三人床”的问题。

A Sinking Compensation Twin-Mother-in-One B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ousehold furniture, and discloses a sinking compensating double mother-son integrated bed, which comprises a double bed body and a headrest backboard. The front of the headrest backboard is movably contacted with a bed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bed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mother adjustable device and a sub-groove device, and the mother adjustable device position.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sub-groove device, the top of the parent adjustabl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body motherboard, and the top of the bed bas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ub-groov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sub-bed groove, and the top of the head adjustable device is movably provided with a head motherboar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maternal adjustable device and sub-groove device, the invention makes the small household user easy to use. Even if the bed for infants sleeping alone reaches 75 cm wide, the overall area of the bed increases only 35 cm, and does not change the actual width of the double bed, solves the problem of adjustable size and saves space, so that the bed can be suitable for both husband and wife as well as for dividing rooms. The problem of \three beds\ that children can use befor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家具
,具体为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
技术介绍
新婚家庭一般婚后只要不是丁克家庭都会养育孩子以繁衍人类后代,在经过漫长的9个月左右的孕期过程中,新生婴儿出生之前一家人就会满心欢喜的为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准备好出生时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新生儿来说一天24小时会睡22个小时,即使到了3岁需要分床的年纪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在12小时左右,婴儿、孩童的睡眠如此重要,所以是否购买婴儿床就成了新父母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一般我国的多数家庭幼儿独立分房睡的时间是以上幼儿园为界限,甚至更大,不会让过于幼小的孩子独自分房,更不会让新生儿独自分房,双人床的尺寸多为1.5米、1.8米和2米,而现代一般家庭父母的床基于使用方便和空间考虑基本为1.8米,没有分房的时候家长不外乎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在婴儿时期的时候跟父母同睡方便母亲夜间照顾喂奶,稍微长大些的时候则在大床旁边放置拼接床或者子母床并直至分房睡;第二种是在新生儿出生前就购置好小床,新生儿开始就独自睡小床直至分房睡;第三种是完全不使用拼接的小床或子母床,从新生儿开始就和父母同睡直至分房。上面三种可能前两种对卧室的空间大小要求较高,一般小床的尺寸在80厘米或者以内,较占用空间,对于小户型家庭来说卧室空间较小,放置婴儿床后对空间影响较大行动也会受到较明显限制,但跟父母睡则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大床的尺寸不变,一家三口共睡一张床较为拥挤严重影响夫妻双方以及分房前的孩子的睡眠质量,那么对于卧室面积较小的家庭来说无论在不在大床旁边加放子母拼接床或者婴儿床,都非常的不适甚至不便,迫于无奈,很多家庭为了幼小的孩子甚至选择夫妻双方分房睡的这种反人道式的婚姻。如专利号为:201020167585.3的中国专利,又如专利号为:201510130989.2的中国专利,都是需要主卧空间足够适合摆放婴儿床为前提下才方便使用;有上下双层的子母床,但并不适合主卧摆放,及时夫妻双方共同带孩子在次卧使用这种上下铺的子母床,也是以牺牲父母双方分床睡为代价,且婴儿直接与母亲同睡对婴儿也有一定的危险;也有些在双人床的位置设置有单独的婴儿床,但会造成夫妻双方必须分床的问题,目前亟需一种可调节尺寸节约空间,使床可适合夫妻双方以及分房睡前孩子可以使用的“三人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解决了如何可调节尺寸节约空间,使床可适合夫妻双方以及分房睡前孩子可以使用的“三人床”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包括双人床体和床头靠背板,床头靠背板的正面活动接触有床身底座,床身底座的宽度为1.8米,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母体可调整装置和子槽装置,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位于子槽装置的左侧,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体部母板,体部母板的宽度为1.4米,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子槽装置的位置开设有子床槽,子床槽的宽度设置为80厘米,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床头靠背板和母体可调整装置之间设置有头部可调整装置,所述头部可调整装置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头部母板,所述床身底座的左侧开设有头部螺旋定位孔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所述头部螺旋定位孔位于头部母板的正下方,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位于体部母板的正下方,所述床身底座顶面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豁口,三个豁口均分别位于头部螺旋定位孔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的正上方,所述体部母板的底部并位于豁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套柱,所述套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面。优选的,所述子床槽的内部设置有子槽活动壁,子槽活动壁的壁厚为5厘米,子槽活动壁的右侧距离子床槽内部的右侧距离为40厘米,所述子槽活动壁的顶部位于体部母板底部的左侧并与体部母板的底部固定粘连,所述活动杆的右端与子槽活动壁的左侧固定粘连,所述体部母板顶部的右侧和子床槽右侧顶部均开设有盖槽,所述盖槽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所述体部母板的顶部并位于两个盖槽的左侧开设有T型槽,所述子床槽右侧顶部并位于两个盖槽的右侧开设有U型槽。优选的,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并位于体部母板的下方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体部活动槽,两个活动槽首尾均齐平,所述体部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式导轨A段,所述体部母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所述第一滚珠式导轨A段位于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的底部并与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活动连接,所述子床槽内部的左侧并位于Z轴方向开设有两个调整槽,两个调整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两个体部活动槽的下方,所述调整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杆。优选的,所述床身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头部母板的下方开设有头部活动槽,所述头部活动槽与体部活动槽首尾齐平,所述头部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珠式导轨A段,两个第二滚珠式导轨A段均X轴方向铺设且相互平行,所述头部母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所述第二滚珠式导轨A段位于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的底部并与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活动连接,,所述床头靠背板的正面开设有固定嵌入槽,所述头部母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位于固定嵌入槽内且与固定嵌入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床身底座的内部并位于体部螺旋定位孔的右侧开设有体部限位槽,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与体部限位槽相连通,所述体部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体部螺旋定位孔的右侧固定接触,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体部定位杆,所述体部定位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体部定位螺纹面,所述体部定位杆的侧面并位于头部定位螺纹面位置开设有体部定位配合孔,所述体部定位配合孔的内部开设有体部配合孔螺纹面,所述体部定位配合孔的内部螺纹配合有体部支杆,体部支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配合孔螺纹面螺纹适配的螺纹面,所述体部支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体部套管,体部套管的内圈开设有螺纹面且与套柱外表面开设的螺纹面相适配,所述体部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体耳,所述体耳与体部母板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体部定位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体部定位螺纹面,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的内部开设有与体部定位螺纹面相适配的螺纹面,所述体部定位杆的左侧并位于床身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体部旋把,所述体部限位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体部滑杆,所述体部滑杆的左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一轴承左侧与体部定位杆的右侧固定焊接,所述体部滑杆的外表面与第一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体部滑杆的右端并位于体部限位槽的内部固定焊接有体部球块,头部球块的直径大于第二轴承内圈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床身底座的内部并位于头部螺旋定位孔的右侧开设有头部限位槽,所述头部螺旋定位孔与头部限位槽相连通,所述头部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头部螺旋定位孔的右侧固定接触,所述头部螺旋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设置有头部定位杆,所述头部定位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头部定位螺纹面,所述头部定位杆的侧面并位于头部定位螺纹面位置开设有头部定位配合孔,所述头部定位配合孔的内部开设有头部配合孔螺纹面,所述头部定位配合孔的内部螺纹配合有头部支杆,头部支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配合孔螺纹面螺纹适配的螺纹面,所述头部支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头部套管,头部套管的内圈开设有螺纹面且与套柱外表面开设的螺纹面相适配,所述头部套管的顶部与管柱螺纹连接,所述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包括双人床体(1)和床头靠背板(2),其特征在于:床头靠背板(2)的正面活动接触有床身底座(3),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母体可调整装置(4)和子槽装置(5),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4)位于子槽装置(5)的左侧,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体部母板(401),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子槽装置(5)的位置开设有子床槽(501),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床头靠背板(2)和母体可调整装置(4)之间设置有头部可调整装置(6),所述头部可调整装置(6)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头部母板(601),所述床身底座(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体部母板定位装置(7)和头部母板定位装置(8),所述体部母板定位装置(7)位于头部母板定位装置(8)的前方,所述床身底座(3)的左侧开设有头部螺旋定位孔(602)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402),所述头部螺旋定位孔(602)位于头部母板(601)的正下方,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402)位于体部母板(401)的正下方,所述床身底座(3)顶面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豁口(9),三个豁口(9)均分别位于头部螺旋定位孔(602)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402)的正上方,所述体部母板(401)的底部并位于豁口(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套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包括双人床体(1)和床头靠背板(2),其特征在于:床头靠背板(2)的正面活动接触有床身底座(3),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母体可调整装置(4)和子槽装置(5),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4)位于子槽装置(5)的左侧,所述母体可调整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体部母板(401),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子槽装置(5)的位置开设有子床槽(501),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床头靠背板(2)和母体可调整装置(4)之间设置有头部可调整装置(6),所述头部可调整装置(6)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头部母板(601),所述床身底座(3)的左侧分别设置有体部母板定位装置(7)和头部母板定位装置(8),所述体部母板定位装置(7)位于头部母板定位装置(8)的前方,所述床身底座(3)的左侧开设有头部螺旋定位孔(602)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402),所述头部螺旋定位孔(602)位于头部母板(601)的正下方,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402)位于体部母板(401)的正下方,所述床身底座(3)顶面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豁口(9),三个豁口(9)均分别位于头部螺旋定位孔(602)和两个体部螺旋定位孔(402)的正上方,所述体部母板(401)的底部并位于豁口(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套柱(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床槽(501)的内部设置有子槽活动壁(502),所述子槽活动壁(502)的顶部位于体部母板(401)底部的左侧并与体部母板(401)的底部固定粘连,所述活动杆(407)的右端与子槽活动壁(502)的左侧固定粘连,所述体部母板(401)顶部的右侧和子床槽(501)右侧顶部均开设有盖槽(503),所述盖槽(503)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盖板(504),所述体部母板(401)的顶部并位于两个盖槽(503)的左侧开设有T型槽(505),所述子床槽(501)右侧顶部并位于两个盖槽(503)的右侧开设有U型槽(5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体部母板(401)的下方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横向设置的体部活动槽(403),所述体部活动槽(4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式导轨A段(404),所述体部母板(40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405),所述第一滚珠式导轨A段(404)位于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405)的底部并与第一滚珠式导轨B段(405)活动连接,所述子床槽(501)内部的左侧并位于Z轴方向开设有两个调整槽(406),两个调整槽(406)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两个体部活动槽(403)的下方,所述调整槽(406)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杆(4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底座(3)的顶部并位于头部母板(601)的下方开设有头部活动槽(603),所述头部活动槽(6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珠式导轨A段(604),所述头部母板(60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605),所述第二滚珠式导轨A段(604)位于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605)的底部并与第二滚珠式导轨B段(605)活动连接,所述床头靠背板(2)的正面开设有固定嵌入槽(606),所述头部母板(6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嵌入板(607),所述嵌入板(607)位于固定嵌入槽(606)内且与固定嵌入槽(606)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沉补偿式双人子母一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底座(3)的内部并位于体部螺旋定位孔(402)的右侧开设有体部限位槽(701),所述体部螺旋定位孔(402)与体部限位槽(701)相连通,所述体部限位槽(701)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702),所述第一轴承(702)与体部螺旋定位孔(402)的右侧固定接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尹小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