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5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2)整地;(3)密植育苗;(4)大田定栽;(5)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白芨组培苗大田种植成活率提高至95%,而且种植技术成功率为100%,可稳定实现白芨高产。

A Planting Method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nting method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ite selection; (2) land preparation; (3) close plan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4) field planting; (5) field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can raise the survival rate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to 95% in the fiel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planting technology is 100%. The high yield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can be stably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国家为解决临危稀缺中药材白芨扩繁瓶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培育出来的白芨组培苗引入大田种植后成活率低,药农种植十种九亏。因此,急需一种提高白芨组培苗大田种植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出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能将白芨组培苗大田种植成活率提高至95%,而且种植技术成功率为100%,可稳定实现白芨高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0~25cm,并按20~22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15~20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然后在厢面上按1000~12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4)大田定栽:在第二年8~9月白芨苗黄叶,白芨块茎长至30mm以上时,将白芨苗定植大田并淋透水;(5)田间管理:日常施用叶肥,遇干旱时可施用冲施肥,大田中白芨叶茂时可在雨天施用硝硫基水溶性复合肥;全年定期人工除草,在白芨苗开叶至白芨叶变黄期间施用波尔多液(等量式)防病,散施毒死碑颗粒农药防虫,且全年施用防病防虫剂3~4次。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开沟起垄时,每1.4m为一厢并开沟,开沟深度为14c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牛羊粪900~1200kg/亩,草木灰25~36kg/亩,磷肥250~350kg/亩。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施加底肥后在厢面上铺一层有机木腐锯木料,再将生黄沙泥盖面。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每厢面每行种植8~10株组培苗,且行距为8~12c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育苗前,根据白芨组培苗特性选择种植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白芨组培苗苗小,是在恒温无菌环境中培养所得,难以适应高温多湿、杂草丛生的环境,所以本专利技术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能避免白芨组培苗受到高温多湿环境的影响;此外,白芨组培苗根系不发达,生命力弱,不宜在黄土粘性土壤中种植,因此,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有利于白芨组培苗根系的生长,能避免高温多湿引起的病虫害,提高白芨组培苗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在整地施足底肥后,在土壤表面再铺一层机木腐锯木料,并用生黄沙泥覆盖,可防止肥料流失,抑制杂草丛生,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在育苗时,采用密植的种植方式,可有效避免杂草丛生,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还在大田间安装有喷灌设施,因白芨组培苗不耐高温。所以在7~9月期间可通过喷灌设施向白芨组培苗喷水降温,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中全年定期人工除草,如果杂草生长高度超过白芨苗,杂草露水滴入白芨苗心,引发病害,导致白芨苗大量死亡,因此全年定期仍除草可大大提高白芨苗的成活率,降低病害率。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种植中能将白芨组培苗成活率提高至95%,而且种植技术复制成功率为1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0cm,并按20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15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每1.4m为一厢并开沟,沟深14cm,然后在厢面上按10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牛羊粪900kg/亩,草木灰25kg/亩,磷肥250kg/亩;施加底肥后在厢面上铺一层有机木腐锯木料,再将生黄沙泥盖面。(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每厢面每行种植8株组培苗,且行距为8cm。(4)大田定栽:在第二年8~9月白芨苗黄叶,白芨块茎长至30mm以上时,将白芨苗定植大田并淋透水。(5)田间管理:日常施用叶肥,遇干旱时可施用冲施肥,大田中白芨叶茂时可在雨天施用硝硫基水溶性复合肥;全年定期人工除草,在白芨苗开叶至白芨叶变黄期间施用波尔多液(等量式)防病,散施毒死碑颗粒农药防虫,且全年施用防病防虫剂3次。实施例2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3cm,并按21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18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每1.4m为一厢并开沟,沟深14cm,然后在厢面上按11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牛羊粪1000kg/亩,草木灰30kg/亩,磷肥300kg/亩;施加底肥后在厢面上铺一层有机木腐锯木料,再将生黄沙泥盖面。(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每厢面每行种植9株组培苗,且行距为10cm。(4)大田定栽:在第二年8~9月白芨苗黄叶,白芨块茎长至30mm以上时,将白芨苗定植大田并淋透水。(5)田间管理:日常施用叶肥,遇干旱时可施用冲施肥,大田中白芨叶茂时可在雨天施用硝硫基水溶性复合肥;全年定期人工除草,在白芨苗开叶至白芨叶变黄期间施用波尔多液(等量式)防病,散施毒死碑颗粒农药防虫,且全年施用防病防虫剂3次。实施例3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5cm,并按22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20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每1.4m为一厢并开沟,沟深14cm,然后在厢面上按12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所述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牛羊粪1200kg/亩,草木灰36kg/亩,磷肥350kg/亩;施加底肥后在厢面上铺一层有机木腐锯木料,再将生黄沙泥盖面。(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每厢面每行种植10株组培苗,且行距为12cm。(4)大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0~25cm,并按20~22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15~20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然后在厢面上按1000~12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4)大田定栽:在第二年8~9月白芨苗黄叶,白芨块茎长至30mm以上时,将白芨苗定植大田并淋透水;(5)田间管理:日常施用叶肥,遇干旱时可施用冲施肥,大田中白芨叶茂时可在雨天施用硝硫基水溶性复合肥;全年定期人工除草,在白芨苗开叶至白芨叶变黄期间施用波尔多液(等量式)防病,散施毒死碑颗粒农药防虫,且全年施用防病防虫剂3~4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高、气温低,日照时间短,不当阳的山坡作为种植地或在大型遮阴棚底种植,种植地土壤应选择通透性好的黑色沙性土壤;(2)整地:开挖排水沟,人工除草,翻耕土地,翻耕深度为20~25cm,并按20~22kg/亩施加生石灰,搁置4天后,再次翻耕土地,耙细土壤,翻耕深度为15~20cm,搁置3天后开沟起垄,然后在厢面上按1000~1200kg/亩施加底肥,安装好喷灌设施;(3)密植育苗:将组培苗密植在种植地中,在7~9月间定期喷灌降温;(4)大田定栽:在第二年8~9月白芨苗黄叶,白芨块茎长至30mm以上时,将白芨苗定植大田并淋透水;(5)田间管理:日常施用叶肥,遇干旱时可施用冲施肥,大田中白芨叶茂时可在雨天施用硝硫基水溶性复合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益清
申请(专利权)人:新宁县紫花白芨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