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5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所述盆景植物是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植株的培育过程中,包含植株矮化的步骤,所述植株矮化通过两步矮化技术进行矮化处理,第一步矮化技术是控水控肥以防陡长,保持容器中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植株中、下部叶片未见发黄症状时,不施肥;第二步矮化技术是将15%的多效唑粉剂稀释200‑500倍后,在植株高达到30cm时均匀喷雾叶面一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采用矮化技术将植物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茎干直立,枝叶挺拔、紧凑,便于养护,可以克服一般盆景植物疯长徒长难以保持造景的缺陷,通过化学手段将造景好的盆景维持在一定高度,增加常绿植物的美化、观赏效果。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Bonsai Plants for Ornamental and Edible U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bonsai plants for ornamental and edible purposes. The bonsai plants are medicinal and edible herbs. In the process of plant cultivation, the steps of plant dwarfing are included. The plant dwarfing is dwarfed by two-step dwarfing technology. The first step of dwarfing technology is to control water and fertilizer to prevent steep growth and maintain growth. When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container was about 20%, the leav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eaves of the plant were not fertilized. The second step dwarfing technique was to dilute the 15% Paclobutrazol powder 200 to 500 times, and spray the leaf evenly when the plant reached 30cm.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ultivating bonsai plants for ornamental and edible purposes. The plant height is controlled below 50 cm by dwarfing technology, the stem is erect,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are tall and compac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It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general bonsai plants that are overgrown and overgrown and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landscape, and the bonsai that has been built is maint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chemical means. Height, increase the beautification and ornamental effect of evergreen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培育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而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盆景的制作难点在于植物的栽培技术,如何使植物生长成富有艺术感的造型,并且能长久的保持一直是相关技术难以攻克的难题。药食两用植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资源之一,对其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药食两用植物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治病、防病,中国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丰富,历来大多数药材也主要取自于野生资源。随着对药用植物功效和利用价值认识的深入,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药用植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药用植物不再单纯用于治病、防病,也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首选,特别是那些药食同源植物受到民众的追捧,国家卫计委先后发文公告的药食两用植物种类就有100多种。但将药食两用植物制作成盆景,用于美化家庭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用于食用保健养生,相关技术并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是将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药食两用植物制成盆景,赋予了植物盆景更加丰富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可以较好的控制盆景植物的形状和规格,使得盆景的观感更为美好。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所述盆景植物是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植株的培育过程中,包含植株矮化的步骤,所述植株矮化通过两步矮化技术进行矮化处理,第一步矮化技术是控水控肥以防陡长,保持容器中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植株中、下部叶片未见发黄症状时,不施肥;第二步矮化技术是将15%的多效唑粉剂稀释200-500倍后,在植株高达到30cm时均匀喷雾叶面一次。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所述盆景植物植株的培育过程优选包括:将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苗床繁殖成种苗,用富含硒和腐殖质的沙土定植在容器中,移入温室内保湿、保温催芽出苗,待植株长高后,进行上述的植株矮化步骤,后续再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整形修枝。所述药食两用草本植物优选为玉竹、细心、白及、独蒜兰。所述种苗为苗高3-5cm,按幼茎粗细对种苗大小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种苗。所述富含硒和腐殖质的沙土是用富含腐殖质的菜园沙壤表土和富硒塘泥按1:1至1:3的比例混合均匀,使土壤硒含量大于等于0.4mg/kg土,晾干后过孔径1cm的筛子,除去粗大杂质。所述定植是按株、行距3-6cm栽植,栽植完成后,浇足水分,再盖上3cm厚的细土。所述温室是25℃温室。所述施肥步骤是:当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黄时,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每株施用6-8g复合肥,一年施肥2-3次。所述整形修枝步骤包括:当植株枝条过密时,从基部去除多余分枝,保持植株个体间距3-6cm,使植株通风透光、枝叶挺拔。所述盆景植物栽种2-3年后,翻盆时剪下植物多余根茎或枝叶可供食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采用矮化技术将植物高度控制在50cm以下,茎干直立,枝叶挺拔、紧凑,便于养护,可以克服一般盆景植物疯长徒长难以保持造景的缺陷,通过化学手段将造景好的盆景维持在一定高度,增加常绿植物的美化、观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例如采用富含腐殖质的富硒塘泥为主要栽培基质,肥力均匀、充足、持久,透水透气性良好,既满足盆景植物枝叶的良好生长,又可保证食用部位的高品质。使得盆景兼具常绿植物的美化、观赏效果以及食用和保健养生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药食两用草本植物作为盆景植株培育,最大特点就是一种“能吃、能喝”的盆景,即将盆景植物观赏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赋予观赏盆景更加实用功能。其有益效果是:一、将玉竹等四季常绿药食两用植物作为盆景植物,绿化、观赏效果更佳。二、利用根茎等营养器官繁殖,并按种苗大小分级后定植,一年内即形成成型盆景,与常规的种子繁殖后再制作成成型盆景需要两至三年相比,不仅大大降低了盆景的制作成本,由于盆景植物大小一致还便于盆景的养护管理。三、集成应用物理(控水控肥)、化学(喷施多效唑)技术措施有效控制盆景植物的株高在50cm左右,可使盆景植物挺拔、姿态优美,增强美化和观赏效果。四、采用富硒塘泥配制的栽培基质肥力均匀、持久,解决了盆景植物施肥难以掌握的问题,降低了盆景养护的难度和成本,还可使盆景植物富集具有抗癌作用的硒元素。五、该盆景植物栽种2-3年后,翻盆时剪下植物多余根茎或枝叶可供食用,所选植物本身具有养生健生功效,富集的硒元素具有抗癌功效,赋予盆景新的特殊功效。六、采用该法制作盆景相对成本低,盆景成型周期短,便于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实施例1:一种玉竹药食盆景的培育方法如下:(1)玉竹种苗选择:收集利川野生玉竹资源种植于种苗圃中,选择健康无病、叶片挺拔的植株,扩繁后剔除不良株,健壮植株作为盆景用种苗。(2)种苗培育:将健壮玉竹的根茎挖起,去除细小须根和损伤部分,用锋利剪刀将根状茎剪成3cm长的切段,待伤口晾干后置于苗床催芽,苗高达3-5cm时按大小对种苗分级,种苗幼茎基部直径大于8mm的为一级种苗、5-7mm的为二级种苗、小于5mm的为三级种苗。(3)盆土配制:将富含腐殖质的菜园沙壤表土与富硒塘泥按1:1至1:3的比例混合均匀,晾干后过孔径1cm的筛子,除去粗大杂质后即可装入花盆,土壤硒大于等于0.4mg/kg土;(4)花钵定植:将分级后的一级、二级、三级种苗分别定植于花钵中,株、行距3cm左右,栽植完成后,浇足水分,花钵表面再盖上3cm细土。(5)催苗补苗:将栽好玉竹的花钵移入25℃温室内保湿、保温催芽出苗,一周内不出苗的位置补栽同级别大小的预备植株。(6)植株矮化:钵内玉竹株高达到20cm时,首先采用矮化技术一即人工控制花钵土壤水分在20%左右,苗高达到30cm时采用矮化技术二即化学矮化法防止植株陡长,将15%的多效唑粉剂稀释200倍后,均匀喷雾于钵内植物叶面。(7)施肥:当玉竹主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黄时,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每钵施用6-8g复合肥,结合玉竹叶色情况一年施肥2-3次。(8)整形修枝:当盆内玉竹萌发不定芽导致茎枝过密时,从基部除去瘦弱茎枝,使玉竹植株间距保持在3cm左右,以利玉竹通风透光、枝叶挺拔,便于玉竹生长和观赏。(9)观、食两用:玉竹栽种2-3年后,翻盆时每株留3cm长的根茎供移植,剪下的多余根状茎去除须根、泥沙,洗净后食用,食用方法:蒸、煮、炖、泡均可。实施例2:一种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景植物是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植株的培育过程中,包含植株矮化的步骤,所述植株矮化通过两步矮化技术进行矮化处理,第一步矮化技术是控水控肥以防陡长,保持容器中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植株中、下部叶片未见发黄症状时,不施肥;第二步矮化技术是将15%的多效唑粉剂稀释200‑500倍后,在植株高达到30cm时均匀喷雾叶面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景植物是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植株的培育过程中,包含植株矮化的步骤,所述植株矮化通过两步矮化技术进行矮化处理,第一步矮化技术是控水控肥以防陡长,保持容器中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植株中、下部叶片未见发黄症状时,不施肥;第二步矮化技术是将15%的多效唑粉剂稀释200-500倍后,在植株高达到30cm时均匀喷雾叶面一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景植物植株的培育过程包括:将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在苗床繁殖成种苗,用富含硒和腐殖质的沙土定植在容器中,移入温室内保湿、保温催芽出苗,待植株长高后,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株矮化步骤,后续再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整形修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包括玉竹、细心、白及、独蒜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观赏和食用的盆景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为苗高3-5cm,按幼茎粗细对种苗大小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种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富王学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土源林药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