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1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取70‑80份的柿子枝叶和/或青柿果,破碎,备用;(2)取鱼塘淤泥15‑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以下,再取发酵菌种1.5‑3份、填充料1‑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中已破碎的柿子枝叶或柿果,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上述各原料的用量均以重量份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药肥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药肥能够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可给性,以利于果木的吸收,有效改善果木叶片黄化情况。

A medicinal fertilizer for preventing iron deficiency yellowing of fruit trees,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inal fertilizer for preventing iron deficiency yellowing disease of fruit trees, which is prepar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 (1) taking 70 to 80 persimmon branches and leaves and/or persimmon fruits, crushing and reserving; (2) taking 15 to 25 pieces of fish pond sludge, spreading and drying to reduce its water content to less than 50%, then taking 1.5 to 3 pieces of fermentation bacteria, 1 to 2 parts of filling material, mixing, and reserving. Mixing and then fermenting at first stage; (3) Dispersing the mixture after first stage fermentation in step (2), adding the broken persimmon branches and leaves or persimmon fruits in step (1), mixing and fermenting twice to get crude fertilizer; (4) Dispersing, drying and sieving the crude fertilizer obtained in step (3) to get the finished fertilizer granules; The amount of material used is in weigh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medicine fertiliz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fertilizer can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iron in soil, facilitate the absorption of fruit tre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ellowing of fruit trees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营养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果木叶片黄化一般是由于缺铁所引起的生理性黄化。铁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化学元素之一,一般土壤中都含有大量的铁,但由于大量的铁以三价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并不能被果木吸收,从而导致果木叶片缺铁性黄化。现有防治黄化病的方案一般是施用酸性客土,或采用化学方法强行还原三价铁离子,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反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黄化病防治一般采用酸性客土或采用化学方法还原三价铁离子,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反复。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取70-80份的柿子枝叶和/青柿果,破碎,备用;(2)取鱼塘淤泥15-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以下,再取发酵菌种1.5-3份、填充料1-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得到的破碎物,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上述各原料的用量均以重量份计。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当采用柿子枝叶时,所述枝叶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收;当采用柿果时,所述柿果为落果。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当采用柿子枝叶时,所述柿子枝叶为感染日本龟蜡蚧的柿树的末端枝叶。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所述填充料为破碎的农作物秸秆和/或锯末。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所述步骤(1)中,摊晾后鱼塘淤泥的含水量为35-4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所述步骤(3)中粗药肥过20目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70-80份的柿子枝叶和/青柿果,破碎,备用;(2)取鱼塘淤泥15-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以下,再取发酵菌种1.5-3份、填充料1-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中已破碎的柿子枝叶或柿果,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上述各原料的用量均以重量份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的使用方法,以果木植株的树冠边缘为界,向树干方向挖环状沟,清除不健康根系,将挖出的原状土摊晾后与药肥混合均匀,回填环状沟,浇水至浸透土壤,药肥的施用量为每10cm胸径用肥450-550g。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的使用方法,所述环状沟的宽度为40-50cm,深度为20-25cm。本专利技术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柿子枝叶或柿果中富含单宁和还原糖,单宁是一种具有弱还原性的酸,能够在保持土壤呈酸性,将土壤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可给性,以利于果木的吸收,有效改善果木叶片黄化情况;本药肥采用落果或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柿树枝叶作为原料,不会影响到柿果的正常生长,也不造成浪费,还可以提高柿树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原料为青柿果。柿子在成熟前有两次落果期,落果量占20%,落下的青果,特别是第二次落果时的青果中单宁物质含量较高,此时收集落果用以制作药肥,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本实施例的药肥制备步骤如下:(1)选择第二次落果期落下的青果80份,破碎后备用;(2)取鱼塘淤泥20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再取发酵菌种2份、锯末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中已破碎的柿果,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20目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药肥制备过程中,鱼塘淤泥中含有多种有机质,经发酵成为有机肥,向其中加入锯末的目的在于改善透气性,以利于发酵;将一次发酵后的淤泥与柿果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能够使得柿果中的单宁物质开始释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还可以杀灭各种病原菌和虫卵。向果木施用制备的药肥的具体方法为:以果木植株的树冠边缘为界,向树干方向挖环状沟,其宽度与深度根据果木植株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宽度为40-50cm、深度为20-25cm。清除不健康根系,将挖出的原状土摊晾干燥后与药肥混合均匀,回填环状沟,浇水至浸透土壤,药肥的施用量为每10cm胸径用肥450g。测定施用药肥前果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用药肥两个月后,检测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34%-4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约8%、土壤PH为6.3。单宁物质是具有弱还原性的有机酸。土壤中的Fe,以Fe2+或Fe3+的形式存在,,两种形态的转化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将富含单宁物质的青柿果与淤泥发酵得到的有机肥混合制成药肥,施用到果园后,药肥中的单宁物质可以将Fe3+还原,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可给性,同时,有机质在土壤中会继续发酵水解,产生一些低级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土壤环境的弱酸性,以便提高铁元素的可给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药肥制备步骤如下:(1)选择被日本龟蜡蚧感染的柿树,于8月中旬采收该柿树的末端枝叶75份,破碎后备用;(2)取鱼塘淤泥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35%,再取发酵菌种1.5份、农作物秸秆1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中已破碎的枝叶,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5)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20目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对果木施用制得的药肥,根据果木胸径,每10cm施肥500g。两个月后测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30-37%,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8.4%,土壤PH约为6。日本龟蜡蚧是一种常见果木害虫,其繁殖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柿树在受害虫刺激后生长出的叶片中会产生更多的单宁;并且在枝叶生长过程中,8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叶片中单宁含量最高。实施例三(1)选择第二次落果期落下的青柿果和同期采集的枝叶共80份,破碎后备用;(2)取鱼塘淤泥17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40%,再取发酵菌种3份、锯末和农作物秸秆混合物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中已破碎的柿子枝叶和柿果混合物,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20目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对果木施用制得的药肥,根据果木胸径,每10cm施肥550g。两个月后测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37-44%,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9.1%,土壤PH约为6.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发酵菌种为市售产品,作为现有技术,其与本专利技术改进点并无直接关系,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取70‑80份的柿子枝叶和/或青柿果,破碎,备用;(2)取鱼塘淤泥15‑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以下,再取发酵菌种1.5‑3份、填充料1‑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得到的破碎物,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上述各原料的用量均以重量份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1)取70-80份的柿子枝叶和/或青柿果,破碎,备用;(2)取鱼塘淤泥15-25份,摊晾使其含水量降至50%以下,再取发酵菌种1.5-3份、填充料1-2份,混合、搅拌,然后进行一级发酵;(3)将步骤(2)中经一级发酵后的混合物均匀打散,加入步骤(1)得到的破碎物,搅拌混合后二次发酵,得到粗药肥;(4)将步骤(3)得到的粗药肥打散、干燥、过筛得到成品药肥颗粒;上述各原料的用量均以重量份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柿子枝叶时,所述枝叶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收;当采用青柿果时,所述柿果为落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柿子枝叶时,所述柿子枝叶为感染日本龟蜡蚧的柿树的末端枝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为破碎的农作物秸秆和/或锯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果木缺铁性黄化病的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摊晾后鱼塘淤泥的含水量为35-40%。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然生物药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