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00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包括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所述各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为:养殖粪便25~35%、麦麸5~10%、水果渣7~12%、蔬菜烂叶8~13%、玉米秸秆9~14%、洋槐叶6~11%、尿素2~5%、发酵剂0.5~1%和水15‑20%;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为原料,通过发酵剂将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和洋槐叶进行腐烂发酵,能够有效的将养殖粪便中的臭气和病菌进行消除,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和洋槐叶中能够提高土壤中的碳元素含量,尿素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氮元素,大大提高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有机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
,具体为一种生物有机肥。
技术介绍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传统的农业施肥大多是施加化肥,化肥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导致长时间使用后,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重金属污染,而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有机肥,原料单一,在使用时,对土壤的营养供给有限,因此,设计一种生物有机肥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原料包括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各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为:养殖粪便25~35%、麦麸5~10%、水果渣7~12%、蔬菜烂叶8~13%、玉米秸秆9~14%、洋槐叶6~11%、尿素2~5%、发酵剂0.5~1%和水15-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30%、麦麸8%、水果渣10%、蔬菜烂叶11%、玉米秸秆12%、洋槐叶9%、尿素3.4%、发酵剂0.6%和水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25%、麦麸9%、水果渣11%、蔬菜烂叶12%、玉米秸秆13%、洋槐叶10%、尿素4.2%、发酵剂0.8%和水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35%、麦麸7%、水果渣9%、蔬菜烂叶9%、玉米秸秆10%、洋槐叶7%、尿素4%、发酵剂1%和水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粪便为养殖场内畜牧产生的粪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果渣为腐烂和破损后的水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酵剂为固体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脱氮硫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混合菌液。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为一种弱碱性离子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废料进行二次利用制得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大大提高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而且选取的原料中均为有机肥料,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发酵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对环境友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1):选取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为原料,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30%、麦麸8%、水果渣10%、蔬菜烂叶11%、玉米秸秆12%、洋槐叶9%和水16%,将原料通过自动翻堆机进行搅拌翻堆;2):向搅拌机中添加尿素和发酵剂,并继续对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得到的混料进行曝气,使得曝气后的混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既散的效果,其中尿素和发酵剂加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3.4%和0.6%;3):在发酵池的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对发酵池和薄膜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将2)中得到的混料倒进发酵池中,在倾倒的过程中,不断将混料进行压实,倾倒完成后用消毒后的薄膜将发酵池进行遮盖密封,使得混料在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池内堆放的高度不小于1m,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1.5m;4):将3)中的混料进行发酵,堆放发酵15天后达到无公害和国家有机肥标准,即可制得一种生物有机肥;实施例2:1):选取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为原料,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25%、麦麸9%、水果渣11%、蔬菜烂叶12%、玉米秸秆13%、洋槐叶10%和水15%,将原料通过自动翻堆机进行搅拌翻堆;2):向搅拌机中添加尿素和发酵剂,并继续对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得到的混料进行曝气,使得曝气后的混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既散的效果,其中尿素和发酵剂加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2%和0.8%;3):在发酵池的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对发酵池和薄膜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将2)中得到的混料倒进发酵池中,在倾倒的过程中,不断将混料进行压实,倾倒完成后用消毒后的薄膜将发酵池进行遮盖密封,使得混料在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池内堆放的高度不小于1m,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1.5m;4):将3)中的混料进行发酵,堆放发酵15天后达到无公害和国家有机肥标准,即可制得一种生物有机肥;实施例3:1):选取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为原料,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35%、麦麸7%、水果渣9%、蔬菜烂叶9%、玉米秸秆10%、洋槐叶7%和水18%,将原料通过自动翻堆机进行搅拌翻堆;2):向搅拌机中添加尿素和发酵剂,并继续对1)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得到的混料进行曝气,使得曝气后的混料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既散的效果,其中尿素和发酵剂加入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和1%;3):在发酵池的底部和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对发酵池和薄膜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将2)中得到的混料倒进发酵池中,在倾倒的过程中,不断将混料进行压实,倾倒完成后用消毒后的薄膜将发酵池进行遮盖密封,使得混料在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池内堆放的高度不小于1m,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1.5m;4):将3)中的混料进行发酵,堆放发酵15天后达到无公害和国家有机肥标准,即可制得一种生物有机肥;经上述实施例得到的有机肥指标如下表: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选取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为原料,通过发酵剂将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和洋槐叶进行腐烂发酵,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和洋槐叶中能够提高土壤中的碳元素含量,尿素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大大提高了提高土壤的肥沃性,而且选取的原料中均为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发酵剂能够有效的将养殖粪便中的臭气和病菌进行消除,发酵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对环境友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组分百分比分别为:养殖粪便25~35%、麦麸5~10%、水果渣7~12%、蔬菜烂叶8~13%、玉米秸秆9~14%、洋槐叶6~11%、尿素2~5%、发酵剂0.5~1%和水15-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30%、麦麸8%、水果渣10%、蔬菜烂叶11%、玉米秸秆12%、洋槐叶9%、尿素3.4%、发酵剂0.6%和水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粪便、麦麸、水果渣、蔬菜烂叶、玉米秸秆、洋槐叶、尿素、发酵剂和水的组分百分比分别取:养殖粪便25%、麦麸9%、水果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琳晔常力袁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宏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