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74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源、反射片以及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通过在反射片朝向导光板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凸结构,在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向远离反射片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第一凸结构和第二凸结构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使更多光线进入导光板并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提高光的利用率和出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反射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光源组件LED灯条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处,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如图1所示,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包括导光板150、设置在导光板150侧面的LED光源130、灯光反射器170、导光板150上用于反射和散射的网点180、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140、导光板150的出光面上方的光学膜片组160等。对于传统的侧入式LED背光模组,光线进入导光板150后经过导光板150底面的网点180的反射和散射最终从导光板150出光面出射,如图2所示。但由于网点180形状和分布是平面性,光线在经过网点180后的反射和散射不够充分,光源利用率偏低,背光出射的均匀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片,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提高光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背光源出射的光的利用率较高,且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较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出射的光的利用率较高,且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反射片本体上的多个第一凸结构。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的两侧向反射片本体的中心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设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源、反射片及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与导光板之间,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凸结构,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反射片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向远离反射片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所述光源的数量为一个,在所述反射片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所述第一凸结构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在所述导光板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所述第二凸结构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所述反射片上的每一第一凸结构与所述导光板上的每一第二凸结构一一对齐,且相互对齐的第一凸结构和第二凸结构的尺寸相同。所述导光板为楔形导光板,其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光源一侧的厚度,所述反射片平行于所述导光板具有多个第二凸结构的表面。所述光源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导光板的两端,在所述反射片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至中心,所述第一凸结构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在所述导光板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至中心,所述第二凸结构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所述反射片上的每一第一凸结构与所述导光板上的每一第二凸结构一一对齐,且相互对齐的第一凸结构和第二凸结构的尺寸相同。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数个侧板,所述数个侧板垂直地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导光板包括远离背板的底板一侧的出光面、靠近背板的底板一侧的底面及靠近背板的侧板一端的入光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面板、连接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胶框,以及覆盖所述液晶面板的边缘区域、背光模组和胶框的外壳;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反射片本体上的多个第一凸结构,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提高了光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内侧的光源、反射片以及导光板,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通过在反射片朝向导光板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凸结构,在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向远离反射片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第一凸结构和第二凸结构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使更多光线进入导光板并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提高光的利用率和出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在反射片朝向导光板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凸结构,在导光板朝向反射片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向远离反射片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第一凸结构和第二凸结构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使更多光线进入导光板并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提高光的利用率和出射均匀性,改善面板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片的第一凸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片包括:反射片本体141以及设于所述反射片本体141上的多个第一凸结构17。具体地,参阅图4至图5,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17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141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17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141的两侧向反射片本体141的中心逐渐增大。该多个第一凸结构17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提高了光的利用率。请参阅图6至图7以及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背板11以及设于所述背板11内侧的光源13、反射片14、导光板15及光学膜片组16。光源13设于导光板15的一侧,从光源13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5,经折射后出射。反射片14设于所述背板11与导光板15之间。光学膜片组16包括依次层叠于导光板15上的下扩散片161、棱镜片162及上扩散片163。如图6中所示,反射片14朝向导光板15的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向导光板15一侧凸出的第一凸结构17,导光板15朝向反射片14的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向远离反射片14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18。第一凸结构17的设置能够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使光线进入导光板15,第二凸结构18的设置能够反射导光板15内部来自各个方向的光线,使更多的光线能够从导光板15出射,减少全反射,从而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及出射均匀性。具体地,所述背板11包括底板111及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本体(141)以及设于所述反射片本体(141)上的多个第一凸结构(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本体(141)以及设于所述反射片本体(141)上的多个第一凸结构(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17)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141)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凸结构(17)尺寸和分布密度从反射片本体(141)的两侧向反射片本体(141)的中心逐渐增大。3.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1)以及设于所述背板(11)内侧的光源(13)、反射片(14)及导光板(15);所述光源(13)设于所述导光板(15)的一侧;所述反射片(14)设于所述背板(11)与所述导光板(15)之间,所述反射片(14)朝向所述导光板(15)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凸结构(17),所述导光板(15)朝向所述反射片(14)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向远离反射片(14)一侧凸出的第二凸结构(1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3)的数量为一个,在所述反射片(14)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13),所述第一凸结构(17)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在所述导光板(15)上,随着远离所述光源(13),所述第二凸结构(18)的尺寸和分布密度逐渐增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14)上的每一第一凸结构(17)与所述导光板(15)上的每一第二凸结构(18)一一对齐,且相互对齐的第一凸结构(17)和第二凸结构(18)的尺寸相同。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15)为楔形导光板,其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志徐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