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75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14
一种运输容器(1),尤其是车身或集装箱,该运输容器具有:包含运输舱的框架结构(2);与该框架结构(2)相连的壁单元(3),该壁单元具有侧壁(4);以及打开装置(9),该打开装置用于使该壁单元(3)在贴靠该框架结构(2)的、由该侧壁(4)所关闭的该框架结构(2)的侧面装载口(10)的关闭位置与启用该侧面装载口(10)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移,其中该打开装置(9)具有与该壁单元(3)铰接式相连的升降臂(11)。该升降臂(11)经由两个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3)相连,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5)并且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6),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5)以及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铰接件(16)相应地相互间隔开地安排。

Transport container

A transport container (1), especially a body or container, has a frame structure (2) containing a carriage compartment; a wall unit (3) connected to the frame structure (2), which has a side wall (4); and an opening device (9) for enabling the wall unit (3) to be attached to the frame structure (2) by the side wall (4). The closed position of the side loading port (10) of the frame structure (2)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open position of the side loading port (10), in which the opening device (9) has a lifting arm (11) articulated with the wall unit (3). The lifting arm (11) i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structure (3) via two pivotal arms (14), in which articulations (15)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pivotal arms (14) and the lifting arm, and articulations (16)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pivotal arms (14)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2), in which the articulations (15) between the pivotal arms (14) and the lifting arm (11) are arranged. The hinges (16) between the pivot arm (14)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2) are arranged separately from each other according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输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容器,尤其是车身或集装箱,该运输容器具有:包含运输舱的框架结构;与该框架结构相连的壁单元,该壁单元具有侧壁;以及打开装置,该打开装置用于使该壁单元在贴靠该框架结构的、由该侧壁所关闭的该框架结构的侧面装载口的关闭位置与启用该侧面装载口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移,其中该打开装置具有与该壁单元铰接式相连的升降臂。
技术介绍
此类运输容器尤其是从AT509550B1中已知的。在该运输容器中,设置有一个L形导杆或升降臂,以将运输容器的侧壁从关闭位置引导至打开位置。L形导杆的较长的杆可枢转地支承在侧壁上,而L形导杆的较短的杆铰接在运输容器的框架上。为了支持打开过程,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该线性驱动装置接合在L形导杆的顶点区域中。该运动机制已经证明基本上非常有效。然而不利的是,导杆在转移到打开位置时仅能够覆盖大体上180°的角度。EP2810898A1公开了一种所属类型的运输容器,其中设置有用于使侧壁围绕框架结构枢转的枢转装置。该枢转装置具有升降臂元件和驱动单元。在框架结构与升降臂元件之间设置有铰接元件,该铰接元件一方面与升降臂元件铰接式连接且另一方面与框架结构铰接式连接。驱动单元具有线性驱动装置,该线性驱动装置经由力传输元件将扭矩传输到升降臂元件。出于此目的,力传输元件的一端连接到升降臂元件,而力传输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线性驱动装置。从US2003/0127876A1中已知一种带有两件式侧壁的车身,该侧壁可以向上枢转到打开位置。为此设置有线性驱动装置,该线性驱动装置接合在弯曲的枢转臂上,该枢转臂在一端连接到侧壁。在弯曲的枢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臂,该连接臂铰接在车身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现有技术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是如下地进一步开发开篇所述类型的运输容器,使得在转移到打开位置时侧壁能够借助结构简单的器件以更大的枢转角度枢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升降臂经由两个枢转臂连接到框架结构,其中,这些枢转臂与该升降臂之间设置有铰接件,并且这些枢转臂与该框架结构之间设置有铰接件,其中这些枢转臂与该升降臂之间的这些铰接件、以及这些枢转臂与该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件相应地相互间隔开地安排。因此,升降臂或导杆不是直接地、而是经由一对枢转臂铰接在该运输容器的框架结构上。尤其是设置有刚性的、优选地长度不变的元件作为升降臂,在打开操作过程中借助该元件将扭矩传输到侧壁上。优选地,枢转臂的一端经由铰接件连接到框架结构,而枢转臂的另一端经由铰接件连接到升降臂。框架结构一侧的枢转臂的铰接件在打开过程或关闭过程中优选位置固定地安排。升降臂一侧的枢转臂的铰接件与该升降臂一起进行枢转运动。升降臂铰接式连接到侧壁、尤其该侧壁的侧边。通过借助两个枢转臂来支承升降臂,该升降臂沿着两条打开曲线精确地向打开位置的方向枢转。优选地,在升降臂与框架结构之间设置有正好两个枢转臂。有利地,与现有技术相比,升降臂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以大于180°的更大角度枢转,因为升降臂经由枢转臂获得的支承可靠地防止了在枢转大于180°时升降臂与框架结构发生碰撞。因此,这些枢转臂被配置成避免升降臂进行大于180°的枢转。由此可以实现侧壁在打开位置中的特别节省空间的安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开装置的突出之处还在于特别简单、节省部件且少维护的构型。枢转臂与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件的铰接轴、枢转臂与升降臂之间的铰接轴、以及升降臂与侧壁之间的铰接轴优选地沿着运输容器的纵向方向延伸,该纵向方向在车身情况下在直行时的行驶方向上沿延伸。优选地,每个枢转臂由两个相同的、相互平行地安排的枢转臂部件形成,这些枢转臂部件铰接式连接到升降臂的相反的纵向侧。针对本公开的目的,诸如“侧面”、“前”、“后”、“下”、“上”、“水平”和“竖直”等位置和方向说明参照的是运输容器按照预期的使用状态。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变体,这些枢转臂与该框架结构之间的这些铰接件大体上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其铰接轴相互间隔开,其中这些枢转臂与该框架结构之间的这些铰接件优选地大体上安排在同一水平面内。在该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一侧的枢转臂的铰接件大体上沿横向方向(,即在与框架结构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地安排。因此,在将壁单元沿着两个不同的曲线轨迹、尤其圆形轨迹从关闭位置转移到打开位置的过程中,枢转臂的铰接件在升降臂一侧进行枢转。在此,框架结构一侧的升降臂的端部区域借助枢转臂区段式地被抬离顶部区域。由此可以实现:升降臂能够从关闭位置开始以大于180°的角度枢转到壁单元的打开位置。为了铰接升降臂,有利的是,将枢转臂与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件安排在框架结构的顶部区域。因此枢转臂在框架结构的上部区域中与该框架结构铰接。为确保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靠地引导升降臂,有利的是,将枢转臂与升降臂之间的铰接件、和枢转臂与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件安排成使得枢转臂在壁单元从关闭位置转移到打开位置时区段式地安排成十字形。在该实施方式中,枢转臂至少在壁单元打开过程或关闭过程的某个区段内彼此交叉。这些枢转臂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在此,该长度相应地是指框架结构上的铰接件与每个枢转臂的升降臂上的铰接件之间的距离。此外,一方面枢转臂与升降臂之间的铰接件、以及另一方面枢转臂与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件大致以同一间距相互安排。为了实现侧壁的相对较大的打开角度,有利的是,升降臂能够在壁单元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大于225°的角度。为了将扭矩传输到升降臂和与之相连的侧壁上,有利的是,升降臂具有彼此成角度地、优选成锐角地安排的两个升降臂杆。在该实施变体中,该升降臂大体上被设计为L形。这些升降臂杆优选彼此固定连接,从而在从关闭位置转移到打开位置期间升降臂杆之间的角度是恒定的。带有两个升降臂杆的升降臂的设计可以实现经由升降臂的一端对升降臂进行稳定铰接,这些枢转臂以另一端铰接式支承在框架结构上。为了在侧壁进行枢转时获得有利的杠杆比例,有利的是,一个升降臂杆与枢转臂连接,而另一个升降臂杆与壁单元、尤其与侧壁的侧边连接,其中与该壁单元相连接的该升降臂杆优选具有比与这些枢转臂相连接的该升降臂杆更大的纵向延伸尺寸。为了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引导升降臂,一个枢转臂优选地铰接到一个升降臂杆的自由端部,其中另一个枢转臂优选铰接到升降臂的将升降臂杆相互连接的顶点的区域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升降臂杆的自由端部借助枢转臂沿着第一曲线轨迹、尤圆形轨迹被引导。另一个枢转臂大体上接合在升降臂杆之间的顶点上,由此升降臂的顶点沿着第二曲线轨迹、尤其圆形轨迹被引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善向壁单元的力传输:在侧壁的关闭位置中,一个升降臂杆大体上平行于侧壁的主延伸平面安排,而另一个升降臂杆大体上垂直于侧壁的主延伸平面安排。为了自动打开或关闭运输容器,有利的是,该打开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尤其线性驱动装置、优选缸-活塞驱动装置,以用于将扭矩传输至升降臂。对于向升降臂传输力,有利的是,该驱动装置以一端围绕在枢转臂与升降臂之间的这些铰接件中的一个铰接件支承,而以另一端围绕在该框架结构上的另一个铰接件支承。在该框架结构上的铰接件优选为位置固定的。该驱动装置优选地接合在升降臂的顶点的区域中。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弹簧元件相应地连接到框架结构和壁单元,其方式为使得在壁单元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容器(1),尤其是车身或集装箱,该运输容器具有:包含运输舱的框架结构(2);与该框架结构(2)相连的壁单元(3),该壁单元具有侧壁(4);以及打开装置(9),该打开装置用于使该壁单元(3)在贴靠该框架结构(2)的、由该侧壁(4)所关闭的该框架结构(2)的侧面装载口(10)的关闭位置与启用该侧面装载口(10)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移,其中该打开装置(9)具有与该壁单元(3)铰接式相连的升降臂(11),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臂(11)经由两个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3)相连,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5)并且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6),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5)以及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铰接件(16)相应地相互间隔开地安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9 AT A50984/20151.一种运输容器(1),尤其是车身或集装箱,该运输容器具有:包含运输舱的框架结构(2);与该框架结构(2)相连的壁单元(3),该壁单元具有侧壁(4);以及打开装置(9),该打开装置用于使该壁单元(3)在贴靠该框架结构(2)的、由该侧壁(4)所关闭的该框架结构(2)的侧面装载口(10)的关闭位置与启用该侧面装载口(10)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转移,其中该打开装置(9)具有与该壁单元(3)铰接式相连的升降臂(11),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臂(11)经由两个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3)相连,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5)并且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设置有铰接件(16),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5)以及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铰接件(16)相应地相互间隔开地安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6)大体上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其铰接轴相互间隔开,其中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6)优选地大体上安排在同一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这些枢转臂与该框架结构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6)安排在该框架结构(2)的顶部区域(17)。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这些枢转臂(14)与该升降臂(11)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5)和这些枢转臂(14)与该框架结构(2)之间的这些铰接件(16)被安排成使得这些枢转臂(14)在该壁单元(3)从该关闭位置向该打开位置转移时区段式地安排成十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臂(11)在该壁单元(3)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大于225°的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臂(11)具有彼此成角度地、优选成锐角地安排的两个升降臂杆(18,1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1),其特征在于,一个升降臂杆(18)与这些枢转臂(14)连接,而另一个升降臂杆(19)与该壁单元(3)、尤其与该侧壁(4)的侧边连接,其中与该壁单元(3)相连接的该升降臂杆(19)优选具有比与这些枢转臂(14)相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森·施特拉泽沃尔夫冈·卡科霍弗约翰·君·施特拉泽沃尔夫冈·施特拉泽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森·施特拉泽沃尔夫冈·卡科霍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