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47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包括上承载层、下承载层,所述上承载层、下承载层上下顺次设置,所述上承载层与下承载层之间设有水平隔震层、竖向隔震层,所述水平隔震层与竖向隔震层之间设有转换层;所述水平隔震层设有多个水平隔震支座,所述竖向隔震层设有多个竖向隔震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把一体化且体积较大的三维隔震支座拆分设置,通过设置由多个水平隔震支座组成的水平隔震层、多个竖向隔震支座组成的竖向隔震层,除了达到水平以及竖向隔震的目的,还利于隔震支座的布置。

A Three-Dimensional Isolation Structure with Double-Layer Isol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isolation structure with double-layer isolation,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earing layer and a lower bearing layer. The upper bearing layer and a lower bearing layer are arranged sequentially. A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and a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bearing layer and the lower bearing layer, and a transfer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and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rizontal isolation bearings, and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isolation bearings. The invention divides and sets an integrated and larger three-dimensional isolation bearing. By setting a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composed of multiple horizontal isolation bearings and a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composed of multiple vertical isolation bearing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solation bearings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solation,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arrangement of isolation bea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
,特别是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基础隔震技术被誉为20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革新性抗震技术,为工程抗震和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创新方向和研究思路,为保障重大结构安全提供可能。目前三维隔震的类型主要是采用单个支座进行组装,单个组装支座中含有竖向隔震和水平隔震,但由于竖向隔震支座相对于水平隔震支座来说,其体积大,占据空间,在实现建筑物隔震的过程中,其不利于支座分布,也不具有抗摇摆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水平隔震层和竖向隔震层的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包括上承载层、下承载层,所述上承载层、下承载层上下顺次设置,所述上承载层与下承载层之间设有水平隔震层、竖向隔震层,所述水平隔震层与竖向隔震层之间设有转换层;所述水平隔震层设有多个水平隔震支座,所述竖向隔震层设有多个竖向隔震支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承载层、水平隔震层、转换层、竖向隔震层、下承载层上下顺次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隔震层还设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包括上承载层(1)、下承载层(2),所述上承载层(1)、下承载层(2)上下顺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层(1)与下承载层(2)之间设有水平隔震层、竖向隔震层,所述水平隔震层与竖向隔震层之间设有转换层(3);所述水平隔震层设有多个水平隔震支座(4),所述竖向隔震层设有多个竖向隔震支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包括上承载层(1)、下承载层(2),所述上承载层(1)、下承载层(2)上下顺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层(1)与下承载层(2)之间设有水平隔震层、竖向隔震层,所述水平隔震层与竖向隔震层之间设有转换层(3);所述水平隔震层设有多个水平隔震支座(4),所述竖向隔震层设有多个竖向隔震支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载层(1)、水平隔震层、转换层(3)、竖向隔震层、下承载层(2)上下顺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震层还设有多个抗摇摆装置(6),所述抗摇摆装置(6)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抑摆组件、第二抑摆组件,所述第一抗摇摆组件包括壳体(61)、立杆(62),所述壳体(6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上连接件(63)、下连接件(64),所述壳体(61)内上下依次设有上空腔、下空腔(66),所述立杆(62)的上端与上连接件(63)连接,所述立杆(62)的下端竖直穿过上空腔并伸入下空腔(66)内,所述立杆(62)的外壁设有活塞(67),所述活塞(67)位于上空腔内,所述活塞(67)把上空腔上下间隔设置成溶液上腔(651)、溶液下腔(652),所述溶液上腔(651)、溶液下腔(652)内均充满阻尼液,所述第一抑摆组件的溶液上腔(651)与第二抑摆组件的溶液下腔(652)通过第一连通管(68)连通,所述第一抑摆组件的溶液下腔(652)与第二抑摆组件的溶液上腔(651)通过第二连通管(69)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震支座(4)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上承载层(1)的下端面、转换层(3)的上端面通过螺栓方式连接;所述竖向隔震支座(5)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转换层(3)的下端面、下承载层(2)的上端面通过螺栓方式连接;多个所述抗摇摆装置(6)均匀间隔设于竖向隔震层上,所述上连接件(63)与转换层(3)的下端面通过螺栓方式连接,所述下连接件(64)与下承载层(2)的上端面通过螺栓方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层(3)包括梁板结构,或无梁板结构,或桁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隔震的三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震支座(4)包括设有第一摩擦腔的下基板(41)、设于第一摩擦腔内的高阻尼隔震块(42)、与下基板(41)于水平面上相交设置的上基板(43)、多根复位弹簧(44),所述上基板(43)设有供高阻尼隔震块(42)移动的第二摩擦腔,多根复位弹簧(44)分别安装在高阻尼隔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睦锋魏陆顺陶然廖盛薪林霞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