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调度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521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装置和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可以使得无人驾驶公交车发车间隔更加合理,进而保证无人驾驶公交车运行更加有效、快捷。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Dispatching System of Unmanned Bu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rol method for an unmanned bus, which includes: counting the first number of unmanned buses boarding at the reference platform; counting the first number of people entering the unmanned bus from the reference platform, and each vehicle downstream of the reference platform,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number of people getting off at the station; the stopping time of the driverless bus at the downstream station of the reference platform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 data set comprising the first number and each of the two number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control device of an unmanned bus and a dispatching system of an unmanned bus. The control method can make the departure interval of an unmanned bus more reasonable, thereby ensuring the operation of an unmanned bus more effective and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调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装置以及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公交车将会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现有技术中基于自学习算法的公交车停靠站时间实时估计方法,通过收集公交车停靠时间历史数据进行自学习,然后预估停靠时间。或者,基于回归拟合的公交站点停靠时间预测方法,通过获取公交车的上、下车人数、车门数、车内乘客密度状态,计算出公交车的站点停靠时间。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主要侧重于采集分析历史数据以及影响因子,或者从数学统计模型预估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停靠时间,存在数据实时性不强,计算出的停靠时间不适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装置以及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可以使得无人驾驶公交车发车间隔更加合理,进而保证无人驾驶公交车运行更加有效、快捷。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可选地,所述数据组还包括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线路编号。可选地,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所述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的步骤包括:利用以下公式(1)至公式(3)计算所述停靠时间,Tm=max(Tms,Tmx)+ΔT(1)Tms=ts*Nm(2)Tmx=tx*(N1m+N2m+N3m+…+N(m-1)m)(3)其中,m为站台的序号;Tm为所述停靠时间;Tms为上车时间;ts为乘客的平均上车时间;N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车站的上车人数;Tmx为下车时间;tx为乘客的平均下车时间;ΔT为停靠时间调整因子,且ΔT>0;N1m至N(m-1)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车人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数单元和停靠时间计算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以及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所述停靠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的车站的停靠时间。可选地,所述数据组还包括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线路编号。可选地,所述停靠时间计算单元利用以下公式(1)至公式(3)计算所述停靠时间Tm,Tm=max(Tms,Tmx)+ΔT(1)Tms=ts*Nm(2)Tmx=tx*(N1m+N2m+N3m+…+N(m-1)m)(3)其中,m为站台的序号;Tm为所述停靠时间;Tms为上车时间;ts为乘客的平均上车时间;N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车站的上车人数;Tmx为下车时间;tx为乘客的平均下车时间;ΔT为停靠时间调整因子,且ΔT>0;N1m至N(m-1)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车人数。可选地,所述停靠时间计算单元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各个车站下车的人数。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车门控制单元,所述车门控制单元依据所述停靠时间控制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车门开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其中,所述调度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站台通信单元和车内通信单元,数据组包括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线路编号、所述第一人数和所述第二人数,所述控制装置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控制装置。可选地,所述站台通信单元将所述数据组发送给所述车内通信单元,所述车内通信单元识别所述数据组后转发给所述停靠时间计算单元,以使得所述停靠站时间计算单元执行计算得出所述停靠时间。本专利技术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以及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获取到所述第一人数和所述第二人数,数据实时性更强,进而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使得无人驾驶公交车发车间隔更加合理,进而保证无人驾驶公交车运行更加有效、快捷。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执行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无人驾驶公交车调度系统101:计数单元102:停靠时间计算单元103:车门控制单元104:站台通信单元105:车内通信单元1011:进站输入模块1012:乘客计数模块1013:计费模块1021:存储模块1022:停靠站时间计算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步骤S2、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步骤S3、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如上所述,通过执行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获得所述第一人数和多个所述第二人数,具体地,在乘客进入公交车站后,需要选择公交路线和目的地站点,进而,根据乘客选择的公交路线和目的地站点,就可以统计出所述第一人数和多个所述第二人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参照站台就是乘客当前乘车站台,而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就包括乘客选择的目的地站台。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假设所述参照站台的编号为Zm,乘客选择的公交车线路为L,在站台Zm乘坐线路L的乘客人数计为Nm,即所述第一人数,其中,Nm中一定数量的乘客的目的地公交站台编号是Zk,那么,对于公交线路L而言,从Zm站上车在Zk站下车的人数计为Nmk,即所述第二人数。其中,m为站台的序号。需要解释的是,该站台序号仅仅起到标识作用,并不参与运算。而参照站台的编号Zm为该参照站台按照某种命名规则获得的编号。例如,某市一共有100个站台,当m=6时,该第6个站台为的编号标识为Z6,该命名规则可以是10006。此处仅出于便于理解的考虑对m以及Zm作出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当然,容易理解的是,所述公交线路的上游和下游是相对概念,如果参照站台的编号在Zm之前,那么,Nm表示的就是所述参照站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还包括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线路编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所述数据组确定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游车站的停靠时间的步骤包括:利用以下公式(1)至公式(3)计算所述停靠时间,Tm=max(Tms,Tmx)+ΔT(1)Tms=ts*Nm(2)Tmx=tx*(N1m+N2m+N3m+…+N(m-1)m)(3)其中,m为站台的序号;Tm为所述停靠时间;Tms为上车时间;ts为乘客的平均上车时间;N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车站的上车人数;Tmx为下车时间;tx为乘客的平均下车时间;ΔT为停靠时间调整因子,且ΔT>0;N1m至N(m-1)m为在所述参照站台的下车人数。4.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数单元和停靠时间计算单元,所述计数单元用于统计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在参照站台处上车的第一人数;以及统计从所述参照站台处进入所述无人驾驶公交车的第一人数的人中分别在所述参照站台下游的各个车站中下车的第二人数;所述停靠时间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人数和各个所述第二人数的数据组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英李晖邢雨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