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09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擦阻尼器(1)包括:底座主体(2);固定在底座主体(2)的长形件(35)上并具有通孔(3)的支承(4);延伸通过支承(4)通孔(3)并相对于支承在轴向(X)上可活动的杆(7);具有在支承(4)通孔(3)中的、介入在支承(4)和杆(7)主体部分(85)之间的中空圆筒形部分(8)的摩擦件(9),它相对杆(7)在轴向(X)上相对于底座主体(2)的相对运动固定不动;和设置在支承(4)上的张紧装置,以便使摩擦件(9)的中空圆筒形部分(8)张紧在杆(7)的主体部分(85)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一对互相移动的部件之间的阻尼器,并且能够尽可能迅速地通过摩擦吸收部件之间的移动能量而阻尼移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关系到一种摩擦阻尼器,它能够通过吸收在诸如办公大楼、多居室户住宅楼、附属建筑、桥梁之类由于地震或类似原因而发生的移动能量尽可能迅速地阻尼移动。
技术介绍
作为迅速地阻尼诸如由于地震或类似原因引的构造中横向摇动的阻尼器,那些利用粘性变形的粘性材料,那些利用铅、钢杆之类的塑性变形,和那些利用滑动部件的摩擦等是众所周知。在利用粘性材料的阻尼器中,需要很多时间用来灌注粘性材料的操作,并且必须设置紧密的密封防止泄漏。在利用铅、钢杆之类的阻尼器中,存在由于铅的环境污染风险,并且需要牢固地把铅、钢杆之类的两端各自夹持在一对互相移动的部件上。同时,在利用滑动部件的阻尼中,有可能由于滑动件的磨损而引起性能的变坏。此外滑动件的滑动层可能剥落,这也可能导致性能的变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以上各方面而规划设计,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阻尼器,能够尽可能减少滑动层的磨损和脱落,并且使其在很长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阻尼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包括适合于固定在一对互相移动部件之一上的底座主体;固定在底座主体上并且具有一个通孔的支承;延伸通过支承通孔的杆,它可以相对于支承在轴向移动,并且适合于固定在一对部件的另一个上;和摩擦件,它具有中空圆筒形部分,其介入在支承和处于支承通孔中的杆之间,并且相对于杆相对于底座主体在轴向的相对运动固定不动,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具有设置在其径向外周边表面上的网状基础材料,并且用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层充填在基础材料的网孔中和形成在基础材料的一个表面上,滑动层设置在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径向内表面上以便在轴向与杆滑动地接触。按照第一方面的摩擦阻尼器,摩擦件的基础材料为网状材料,摩擦件的滑动层形成在基础材料的一个表面上,其形式可以填充基础材料的网孔,并且这样的滑动层设置在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径向内表面上,以便在轴向与杆滑动地接触。因此,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对于杆的磨损,并且获得稳定的摩擦。此外,可以避免滑动层的脱落。因此,有可能在长时期内获得稳定的阻尼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与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摩擦阻尼器比较还包括用于相对杆张紧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张紧装置。这里,支承的通孔和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直径是可以减小的,而张紧装置适合于使摩擦件中空圆筒形部分的直径减小,通过支承通孔减小的直径而相对于杆张紧中空圆筒形部分。按照第二方面的摩擦件,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可以通过张紧装置最佳化的调节而张紧在杆上。因此通过简单的操作,可以在一对互相移动的部件上获得最佳的摩擦阻力。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支承较佳地具有与通孔连通的开口槽,并由此可以减小直径。在这一情况中,如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张紧装置较佳地具有用螺纹与支承接合的螺栓,以便能够减小开口槽的宽度。此外,如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支承较佳地形成两个分离的部件并由此可以减小直径。在这一情况中,如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张紧装置较佳地具有用螺纹与支承接合的螺栓,以便能够减小两个分离件之间的间隙宽度。在较佳例子中,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具有在轴向从一个端面延伸到其另一端面的开口槽,并且从而可以如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摩擦阻尼器而减小直径,或者形成两个分离部件并从而可以如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摩擦阻尼器而减小直径。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在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摩擦阻尼器,除中空圆筒形部分以外,摩擦件较佳地具有与中空圆筒形部分整体地形成的套环,并且在套环处相对于杆的轴向相对于底座主体的运动固定不动。应该注意可以在固定于底座主体支承的通孔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环形槽,而摩擦件可以配合在该环形槽中,从而替代或者联合上述布置,摩擦件相对于杆的轴向相对于底座主体的运动固定不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0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在按照任何第2到第9方面之一的摩擦阻尼器中,在轴向布置多个支承,而相对于各支承均设置张紧装置和摩擦件。因此,由于各摩擦件的负荷可以减少的结果,有可能在长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阻尼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摩擦阻尼器不限于具有多个这样的支承和摩擦件的情况,并且摩擦阻尼器可以具有单独长形支承和单独长形摩擦件。在这样的情况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布置,即单独长形摩擦件的长形中空圆筒形部分通过张紧装置相对于杆张紧,其中张紧装置包括多个螺栓之类并采用单独的长形支承。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1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2到第8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在轴向布置多个支承,对于各支承均设置张紧装置和摩擦件,并且除中空圆筒形部分之外,各摩擦件具有整体地与中空圆筒形部分形成的套环,并且相对杆在轴向相对于底座主体的相对运动通过用邻近套环支承的夹持而固定不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1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与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0方面的阻尼器相同方式,移动能量可以被多个摩擦件所吸收。因此,作为各摩擦件的负荷可以减少的结果,有可能在长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阻尼性能。此外,各摩擦件相对杆在轴向相对于底座主体的相对运动通过用邻近套环支承的夹持而固定不动。因此,各摩擦件可以牢固地固定,使其有可能消除摩擦件偏置于支承的缺点。如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2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底座材料较佳地包括一种板网和金属线网。板网的形成是通过在金属薄板上切割多个缝隙而形成,较佳地金属薄板为磷青铜制成,而用磷青铜制成的金属薄板在垂直于缝隙的方向进行拉伸。金属线网是利用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包括不绣钢线的细金属线通过编织或针织形成,金属线为诸如SUS 304和SUS 316奥氏体线或SUS 430铁素体线、(JIS-G-3532)铁线,(JIS-G-3547)镀锌铁线、铜镍合金(铜镍)线、铜-镍-锌合金(镍银)线,黄铜线,铍-铜线或诸如此类。如在本专利技术第13方面的摩擦阻尼器,滑动层较佳地包含聚酰亚胺树脂,或如在本专利技术第14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包含四氟乙烯树脂。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5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在按照从第1到第14方面中任何之一的摩擦阻尼器,底座主体包括管状体;一个固定于管状体一个端部的盖子并且具有杆通过的通孔;和另一个固定管状体另一端部的盖子并具有附属配件以便固定一个部件上。在此,支承固定在管状体的内圆周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摩擦件下列部件是合适的。在金属薄板(网状金属薄板)的表面上形成用聚酰亚胺树脂、四氟乙烯树脂或其混合物的滑动层,金属薄板用板网或具有多个网孔的金属线网制成,并以上面描述的方式填充金属薄板的网孔。具有在表面上形成这样滑动层的金属薄板被切割成为长条。在这样长条形状下的金属薄板卷绕成为一圈后在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成为滑动层,从而形成在金属薄板的互相邻近端部之间具有开口槽的中空圆筒并且从一个端面延伸到另一个端面。随后,该中空圆筒经过压力成型,从而制成与中空圆筒形部分和套环成为整体的摩擦件。按照本专利技术第16方面的摩擦阻尼器,在按照从第1到第15方面中任何之一的摩擦阻尼器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件介入在支承和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在按照第16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设置可移动件,摩擦件的中空圆筒形部分可以均匀地与杆接触。可移动件较佳地具有开口槽并从而可以如在按照第17方面的摩擦阻尼器中减小直径,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阻尼器,包括:    底座主体,适合于能够固定在一对互相移动部件之一上;    支承,固定在所述底座主体并具有通孔;    杆,延伸通过所述支承的通孔,可以相对所述支承在轴向活动,并且适合于能够固定在所述一对部件的另一个上;    摩擦件,具有介入在所述支承和在所述支承通孔里的所述杆之间的中空圆筒形部分,并且相对杆在轴向相对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相对运动固定不动;以及    至少一个可变形件,所述可变形件介入在所述支承和所述摩擦件的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之间,    所述摩擦件的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具有设置在其径向外圆周表面侧的网状基础材料和合成材料制成的滑动层,该滑动层填充所述基础材料的网孔并且形成在所述基础材料的一个表面上,并且    所述滑动层设置在所述中空圆筒形部分的径向内圆周表面侧,以便与所述杆在轴向滑动地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冲村明彦长岛和央田中刚荒井芳和
申请(专利权)人: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