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41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及设于电源壳体内的电源电芯、电源电路板、感应线圈、从电源壳体内部延伸到电源壳体外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源电芯、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感应线圈分别与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的电源壳体内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电源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

A mobile power supp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bile power supply,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case and a power supply core, a power circuit board, an induction coil, a power input and output interface extending from the inside of the power supply case to the outside of the power supply case; the power supply core, the power input and output interface and the induction coi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electricity. The power circuit boar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d a wireless charging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power supply housing, and the induction coi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power supply housing of the wireless charging area. The mobile power supply of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induction coil, which is used to generate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wireless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尤其是指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电子产品的续航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延长电子产品电池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多用户选择使用移动电源,移动电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在现有移动电源的基础上,兼容无线充电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无线充电是通过两个线圈之间产生的交变磁场来进行电能的传输。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动电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及设于电源壳体内的电源电芯、电源电路板、感应线圈、从电源壳体内部延伸到电源壳体外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源电芯、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感应线圈分别与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的电源壳体内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线圈。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感应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所述电源壳体的侧边框上。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充电指示灯及电量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及电量指示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及电量指示灯设于所述电源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输入输出接口包括,microUSB接口,为电源电芯的充电接口;USB接口,为电源电芯有线输出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区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环状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TUP软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壳体为金属材质壳体。本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电芯、电源电路板、感应线圈,所述电源电芯、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感应线圈分别与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感应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立体图;其中,1-电源壳体、2-防滑垫、3-无线充电区、4-USB接口、5-microUSB接口、6-充电指示灯、7-电源开关、8-电量指示灯、10-电源电芯、20-电源电路板、30-感应线圈、40-电源输入输出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2。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1及设于电源壳体1内的电源电芯10、电源电路板20、感应线圈30、从电源壳体1内部延伸到电源壳体1外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40;所述电源电芯10、电源输入输出接口40、感应线圈30分别与电源电路板20电连接,所述电源壳体1上设有无线充电区3,所述无线充电区3的电源壳体1内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线圈30。本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电芯10、电源电路板20、感应线圈30,所述电源电芯10、电源输入输出接口40、感应线圈30分别与电源电路板20电连接;感应线圈30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实现无线充电的功能;所述电源电路板20包括电芯控制管理芯片,用于监控整个充电过程,给电路元件提供过载保护;升压芯片,移动电源电芯的电压为3.7V,而输出电压则是大于灯源5.0V,需要将电压经升压电路才能输出。实施例一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开关7,所述电源开关7与所述感应线圈30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7设于所述电源壳体1的侧边框上。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7控制感应线圈30的工作状态,当用于需要充电时,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区3,打开电源开关7即可将电感线圈30连通电源电芯10,对手机进行充电,关闭电源开关7,电感线圈30与电源电芯10的连接断开,电感线圈30即停止给手机充电。实施例二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充电指示灯6及电量指示灯8,所述充电指示灯6及电量指示灯8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板20电连接,所述充电指示灯6及电量指示灯7设于所述电源壳体1上。本实施例中,充电指示灯6用于指示移动电源的工作状态,当移动电源在给手机充电时,亮起绿灯,表示移动电源在输出电量,当红灯亮起,表示移动电源在输入电量;电量指示灯8设有四个,分别对应移动电源25%、50%、75%、100%的电量。实施例三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入输出接口40包括,microUSB接口5,为电源电芯的充电接口;USB接口4,为电源电芯有线输出接口。本实施例中,microUSB接口5为外部电源给移动电源充电的接口,USB接口4为移动电源给移动设备充电的接口,该接口能够兼容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设备的充电。实施例四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区3上设有防滑垫2,所述防滑垫2为环状防滑垫。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区3设置防滑垫2,使充电的手机放在防滑垫2上,手机的背壳与防滑垫2贴合,很好地防止手机在无线充电区3滑动掉落,有效防止手机背壳被刮花,对手机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实施例五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垫2的材质为TUP软胶材质。本实施例中,防滑垫2采用TUP软胶材质,使手机放在防滑垫上进行充电时,手机与防滑垫2接触面的摩擦力更大,同时有弹性,更好地保护手机。实施例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壳体1为金属材质壳体。本实施例中,电源壳体1优选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抗压性更强,金属材质的外壳更利于散热,在极端情况发生时也能吸收更多的冲击,同时金属外壳在质感方面相对塑料材质也是更胜一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及设于电源壳体内的电源电芯、电源电路板、感应线圈、从电源壳体内部延伸到电源壳体外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源电芯、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感应线圈分别与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的电源壳体内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及设于电源壳体内的电源电芯、电源电路板、感应线圈、从电源壳体内部延伸到电源壳体外的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源电芯、电源输入输出接口、感应线圈分别与电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壳体上设有无线充电区,所述无线充电区的电源壳体内一侧设置所述感应线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感应线圈串联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所述电源壳体的侧边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充电指示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意嘉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