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30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其包括底座、上盖以及叠放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与上盖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供两个并排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放置;所述底座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其方向与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长边垂直;在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对接轴和对接孔;相邻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通过对接轴与对接孔进行配合;所述叠放基座上形成有对接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上的对接孔相配合。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对高压电缆中间接头进行防护,并且易于叠放。

A Superposition Protective Shell for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verlapping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protectiv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upper cover and a overlapping base, wherein the base and the upper cover are semi-enclosed structures, the bas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cover are set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the space formed by the base and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for two side-by-side heights. A piezoelectric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is placed; the base is formed at two ends with a first docking rod and a second docking rod, respectively, whose direc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 side of the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protective shell; a docking shaft and a docking hole are form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docking rod and the second docking rod respectively; and a connection between adjacent overlapping cable intermediate joint protective shells is communicated. The docking shaft is matched with the docking hole, and a docking shaft is formed on the stacking base for matching the docking hole on the first docking rod and the second docking rod. By implement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intermediate joint of the high voltage cable can be protected and easy to overl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
技术介绍
高压电缆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途是传输能量,其运行电压为10kV-500kV不等,受限于运输条件,高压电缆只能制成长度约800-1000米的卷盘形式,当高压电缆敷设长度较长时,就需要使用电缆中间头进行连接,电缆中间头的连接一般都在电缆敷设现场进行。由于高压电缆中间头的制造和安装缺陷,高压电缆中间头运行中发生短路击穿的概率远高于电缆本体,此外,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多采用高分子柔性材料制造,绝缘和防水性能好,但机械强度较低,由于电力系统的能量巨大,高压电缆中间头一旦发生故障,很容易发生起火、爆炸,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对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提供额外的保护,且能将多个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进行叠放,安装及拆卸均非常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其包括底座、上盖以及叠放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与上盖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供两个并排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放置;所述底座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其方向与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长边垂直;在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对接轴和对接孔;相邻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通过对接轴与对接孔进行配合;所述叠放基座上形成有对接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上的对接孔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两者平行。优选地,在上盖和底座的纵向中间位置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对接杆、第二对接杆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上盖和底座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供所述高压电缆中间接头端部的电缆通过的通孔。优选地,所述上盖、底座、叠放基座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可同时容纳两回电缆,采用螺栓连接,可以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两个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可通过对接轴、对接孔、叠放基座进行叠放固定,由于对接孔和对接轴尺寸相互配合,叠放后的结构较为稳固,可适用于安装区域狭窄,又同时需要各电缆中间头保持距离的工况,安装及维均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叠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叠加的原理图,其中,未示出上盖;图3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叠放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并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其包括底座1、上盖2以及叠放基座3;其中:所述底座1与上盖2均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2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供两个并排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4放置;所述底座1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对接杆10和第二对接杆11,其方向与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长边垂直,两者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一对接杆10和第二对接杆11两端分别形成有对接轴和对接孔,具体地,在第一对接杆10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对接轴100和第一对接孔101,在第二对接杆11两端分别形成第二对接轴110和第二对接孔110;相邻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通过对接轴与对接孔进行配合;具体地,在图1中,示出了两个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下面一个防护壳的第一对接轴100插接在上面一个防护壳的第一对接孔101中,下一下防护壳的第二对接轴200插接在上面一个防护壳的第二对接孔111中,从而使上下两个防护壳形成一个组合;在一些例子中,对接轴与对接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例如,对接轴的外径要以为25.0mm,而对接孔的内径为25.2mm,两者配合方式为松配合。所述叠放基座2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三对接轴300,第三对接轴300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分别与位于最下侧的所述第一对接杆10和第二对接杆11上的对接孔(101、110)相配合;而底板具有较宽的接触面,可以使叠放的防护壳竖直放置。更具体地,在上盖2和底座1的纵向中间位置通过多个螺栓7进行固定,使防护壳与电缆本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可以防止电弧和碎片飞出。其中,所述第一对接杆10、第二对接杆11与所述底座1一体成型。另外,所述上盖2和底座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供所述高压电缆中间接头4端部的电缆5通过的通孔。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电缆5为110kV电缆,其外径为径87mm,所述电缆中间头4的外径为150mm。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可同时容纳两回电缆,采用螺栓连接,可以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两个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可通过对接轴、对接孔、叠放基座进行叠放固定,由于对接孔和对接轴尺寸相互配合,叠放后的结构较为稳固,可适用于安装区域狭窄,又同时需要各电缆中间头保持距离的工况,安装及维均非常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以及叠放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与上盖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供两个并排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放置;所述底座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其方向与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长边垂直;在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对接轴和对接孔;相邻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通过对接轴与对接孔进行配合;所述叠放基座上形成有对接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上的对接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以及叠放基座;其中:所述底座与上盖为半包围结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供两个并排的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放置;所述底座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其方向与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的长边垂直;在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两端分别形成有对接轴和对接孔;相邻叠放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壳之间通过对接轴与对接孔进行配合;所述叠放基座上形成有对接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杆和第二对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