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06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摩尔比为1~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300℃条件下煅烧2~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36h,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佳、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锰酸锂是较有前景的材料之一,相比钴酸锂等传统正极材料,锰酸锂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无污染、安全性好、倍率性能好等优点,是理想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现有技术在中,锰酸锂在用作电池正极材料时存在导电性能和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石墨烯具有寻常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同时具备易分散的特点。采用石墨与锰酸锂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锰酸锂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石墨会随着锰酸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产生相应的形变,使石墨与锰酸锂之间一直保持良好的接触,保持导电网络结构不出现破坏,实现对锰酸锂材料性能的提升。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摩尔比为1~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300℃条件下煅烧2~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36h,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0:1。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锰酸锂粉末的粒径为50~300nm。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10~50:1。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球磨速度为1500~250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佳、稳定性好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摩尔比为1~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300℃条件下煅烧2~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36h,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上述步骤(1)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0:1。上述步骤(2)中,所述锰酸锂粉末的粒径为50~300nm。上述步骤(3)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的,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0.3g/mL;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10~50:1,优选的,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25:1;球磨速度为1500~2500r/min,优选的,球磨速度为2000r/min。下述以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说明,以制备本专利技术中的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实施例1(1)将摩尔比为1: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条件下煅烧2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浓度为0.1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h,其球磨转速为1500r/min,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10:1。实施例2(1)将摩尔比为3: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3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10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0: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8℃条件下真空干燥12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50℃条件下煅烧4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浓度为0.3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1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24h,其球磨转速为2000r/min,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25:1。实施例3(1)将摩尔比为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80℃条件下真空干燥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300℃条件下煅烧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浓度为0.5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36h,其球磨转速为2500r/min,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锰酸锂粉末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摩尔比为50:1。通过XRD、SEM、电化学测试对上述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晶粒大小为50~100nm,0.1C放电下放电比容量为一般锰酸锂的1.1~1.4倍,循环50圈后衰减至初始容量的89.2%~96.8%。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摩尔比为1~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300℃条件下煅烧2~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36h,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摩尔比为1~5:1的氢氧化锂和三氧化二锰混合后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氨水,于100~160℃高压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3~15h,停止反应,其中,所述氨水与所述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5~25:1;(2)将上述反应后的产物真空抽滤,于75~80℃条件下真空干燥10~15h,研磨成粉末,将所得粉末于200~300℃条件下煅烧2~6h,研磨,得到锰酸锂粉末;(3)将上述锰酸锂粉末加入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磁力搅拌,超声分散,于100~120℃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所得产物球磨12~36h,得到石墨烯-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锰酸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学如
申请(专利权)人:澳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