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针灸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8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针灸床,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固定设有左侧床栏,床体的前侧固定设有前侧床栏,床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后侧床栏,床体的右侧设有可上下转动的右侧床栏;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镀铝膜复合面料,所述后侧床栏上设有多段铰支架,多段铰支架的末端指向所述床体,多段铰支架的末端设有远红外取暖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周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高反射率的镀铝膜复合面料,远红外取暖器的红外光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反射遍布整个床体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远红外取暖器所传播的红外光由于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不断反射,红外光难以逃逸到外界空间中,使得病人全身得到保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针灸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暖针灸床。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主要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配以特定的针法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还可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病人在进行针灸时,身体上的衣物会被掀开,由于针灸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病人的腹部、胸部、腿部会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尤其是在秋冬季,使得病人容易着凉生病。虽然目前大多数的中医院在每个针灸床的旁边均配备有一台取暖器,但是取暖器只能针对病人的局部部位进行取暖,如果病人需要对多个身体部位进行取暖则要增加取暖器的数量,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暖针灸床,该针灸床的四周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高反射率的镀铝膜复合面料,远红外取暖器的红外光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反射遍布整个床体的内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保暖针灸床,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固定设有左侧床栏,床体的前侧固定设有前侧床栏,床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后侧床栏,床体的右侧设有可上下转动的右侧床栏;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镀铝膜复合面料,所述后侧床栏上设有多段铰支架,多段铰支架的末端指向所述床体,多段铰支架的末端设有远红外取暖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高度为40cm~60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上设有床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远红外取暖器设有远程遥控,所述远程遥控放置在床垫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段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固定夹,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后侧床栏通过所述固定夹进行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依次首尾铰接,第三连接杆的末端设有所述远红外取暖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下底面设有支撑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四周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高反射率的镀铝膜复合面料,远红外取暖器的红外光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反射遍布整个床体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远红外取暖器所传播的红外光由于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不断反射,红外光难以逃逸到外界空间中,使得病人全身得到保暖。除此之外,远红外取暖器还具有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保健功能,对针灸的疗效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和图2,这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a1,具体地:一种保暖针灸床,包括床体1,床体上设有床垫10,床体的左侧固定设有左侧床栏11,床体的前侧固定设有前侧床栏12,床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后侧床栏13,床体的右侧设有可上下转动的右侧床栏14,当右侧床栏被放下时,病人可以从床体的右侧上床,当病人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护人员将右侧床栏关上。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镀铝膜复合面料2,由于镀铝膜的光反射率可达97%,因此镀铝膜复合面料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防晒装备上。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侧床栏上设有多段铰支架3,多段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和第三连接杆33,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固定夹,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后侧床栏通过所述固定夹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依次首尾铰接,第三连接杆的末端指向所述床体,第三连接杆的末端设有远红外取暖器4。由于多段铰支架的末端位置可以调节,因此远红外取暖器的空间位置也可以调节,当病人需要保暖时,远红外取暖器可以靠近床垫并传播红外光,当病人不需要保暖时,远红外取暖器可以远离床垫。所述远红外取暖器设有电线41和远程遥控,为了方便病人对远红外取暖器进行温度调节,所述远程遥控放置在所述床垫上。采用上述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四周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高反射率的镀铝膜复合面料,由于镀铝膜复合面料的表面布满皱褶,因此镀铝膜复合面料所反射的光不会被聚焦,所述远红外取暖器的红外光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反射遍布整个床体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远红外取暖器所传播的红外光由于通过镀铝膜复合面料的不断反射,红外光难以逃逸到外界空间中,使得病人全身得到保暖。除此之外,远红外取暖器还具有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保健功能,对针灸的疗效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保暖效果更好,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高度比一般病床床栏的高度要高,本专利技术床栏的高度为40cm~60cm,优选值为45cm。本专利技术床栏的高度越高,远红外取暖器所传播的红外光则更难向外界逃逸,但床栏的高度过高,则不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跟踪治疗。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床体的底面上设有两个支撑脚15,所述两个支撑脚的高度一致。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针灸床,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固定设有左侧床栏,床体的前侧固定设有前侧床栏,床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后侧床栏,床体的右侧设有可上下转动的右侧床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镀铝膜复合面料,所述后侧床栏上设有多段铰支架,多段铰支架的末端指向所述床体,多段铰支架的末端设有远红外取暖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针灸床,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固定设有左侧床栏,床体的前侧固定设有前侧床栏,床体的后侧固定设有后侧床栏,床体的右侧设有可上下转动的右侧床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内侧均覆盖有镀铝膜复合面料,所述后侧床栏上设有多段铰支架,多段铰支架的末端指向所述床体,多段铰支架的末端设有远红外取暖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针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床栏、前侧床栏、后侧床栏和右侧床栏的高度为40cm~6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针灸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青谢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